看看德国的社会救济房
我们居住的小镇只有5万人左右。
房屋多为一家一栋Haus(别墅)或两层高的小排楼房。小镇优美的居住环境,让每一个到这儿的中国人都认为,这里是富人区。
其实,在德国, 居民住宅区并没有明显的“富人区”或“穷人区”。我们小镇的居民身份层次各异。有亿万富豪、百万富翁、公司老板、白领阶层、蓝领工薪,还有失业者和吃社会救济的特困户和难民。之所以给人“富人区”的印象,是因为这儿无论老房新房,都保养得体,各有特点。即便是社会救济房,外观也绝不“有碍瞻观”。
德国的社会救济房属于地方政府管理。
社会救济房就安插在亿万富豪、百万富翁豪宅的不远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穷人与富人共同分享公共设施,比如,小区儿童游乐场、体育运动场地,等等。在环境优美清净的街区旁,如果不特别指出,根本就看不出那是社会救济房。更无法想象,那房子里住着的是社会底层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户。
我是搬到这小镇好几年后,才偶然从邻居口中得知,离我们街道几十米远的这栋房子是社会救济房。这之前,我几乎天天开车经过那里,也曾带着孩子到这房子前的儿童游乐场去玩,却丝毫没有察觉到那社会救济房的异样。
每次国内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到小镇各处转悠。看完了亿万富豪、百万富翁的房子后,也不忘了带他们去看看这社会救济房。朋友们往往都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哎呦!如果可以,我情愿到德国来当个难民!
这两天政府正给社会救济房安装太阳能设施。安装人员告诉我,根据最新规定,居民每使用一度电需支付25毛钱,而通过太阳能向发电总站输送一度电则可收取45毛钱。也就是说,每个家庭一旦安装了太阳能,不仅可省去一部分用电费,还可以倒赚一些钱。政府无偿为没有经济收入的特困户安装太阳能,等于是以另一种方式帮助特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我于是拿着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可惜,上传速度太慢了。上传这几张照片花了半个多小时。不知怎么回事?
原本我还拍了几张社会救济房室内和院子里的照片,想展示给大家看看。现在情绪严重受影响,只好算了。否则,按这种上传速度,我还不得等到明天天亮才能搞完?
1.
这栋社会救济房共住了6户人家。每家都是楼上楼下共90平米住宅面积再带上50平米前院。房顶上刚安装好的太阳能,也是平均分摊到各家各户。
http://s8/middle/6bfb818ag76550500753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