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说:最美好的女子,有两点,一是生活安定,二是心里不安定。
另一女说:不安的女子,心里永远放养着一匹马,怎样在风中奔驰,只有自己知道。
我说,都严重同意。
是个年轻的人,有着一颗不安定的心,也就逐渐习惯了不安定的生活。在安静下来的日子伊始,还是会雄心勃勃的将时间表排的满满当当:此地,彼地,旅行,歇息,继续上路...
人大了,总该要去尝试些自己曾经以为难做到的事情,于是,大把时间用来过别人眼中平淡的难以想象的生活。当然,不用自欺欺人,安稳的表象下如何也改变不了不安定的本质,只是尝试不再追逐用眼睛去发现新奇,试着用思想在斗室中细品美好,也不再强调脚步丈量的宽度,试着用心去挖掘方寸的深刻。是不是可以自恋的认为,我离张笔下那美好的女子又靠近了一步了呢,呵呵。
心中的马一直的撒着欢儿奔腾也不是回事,过上一阵,放出来溜溜也绝对有益健康。不去管生活和内心形式上安定与否,会控制节奏了,更是好事。于是,又开始思考旅行了,也开始抬步旅行了...
偶尔也会思考,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一友的疑问,为见更多地的风物,还是收集更多的人生?
突想起西塘的酒吧里,一位失恋的女子走上台去,借过乐手的吉他轻唱了一首旅行的意义,女孩略带颤抖的声音给空气中洒满淡淡的忧伤,把这些异乡的离人都带入对远方的思念。对于这首歌,绮贞说:追寻的过程、放弃的勇气,迷恋着永远无法完成的旅行,走在一段没有尽头,了解自己的路上,就是旅行的意义。
以前一直迷恋于生活里的某种仪式感。比如,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要做如何特别的事,为拥有一本首版的原著,寻找和等待半年之久,坐上N小时的车为了吃某家小众对味的美食印证大家的疑惑。。。也许,仪式的形式能够满足我理性思维的自觉,而实则感性的内容更让我觉得自己鲜活,当它达成的那一刻总会让我感到愉悦。于是,在旅行中,我继续迷恋这样的仪式感。孜孜不倦的提前做着充足的功课,从行、住、玩、吃,甚至购都有最明确最让旅伴窝心让驴友羡慕的list,甚至包含关于旅途目的地的文化和人文背景,包含某个著名或非著名的人写的关于此地的对味的美文,甚至曾经有点BT的去体会口碑最好的驴肉黄面,师傅和徒弟两家店做出的口感差别;在仅有几小时的自由时间里黑灯瞎火的去找一座几乎没有官方报道的石像...
有时,还真像个疯子...
其实对旅行中的享乐以及目的地的著名并无强烈的兴趣,反倒往往会因为某个人,某本书,某句话甚至某种无由的感觉想去一个地方,或者喜欢甚至迷恋上一个地方。想来,说穿了还是仪式感在作祟,做什么事,都要找个标致的理由开路!可一旦理由具备了,就有了去的冲动,timing对了,我拎包出发了,验证或强化了理由,那么,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现在或未来,定也会去上很多次了。
有时候,说迷恋旅行,更是迷恋旅途中一个“干净”的自己。这儿的干净是指没有被关注的一切,没有预设的包袱,我像一把归零的算盘,如何拨弄出噼啪的声音或不符逻辑的组合,都任随他去。旅行让人感觉自在,还有放松。
现在的旅行,也许仪式感般找理由的习惯还在,可是却也如正在改进的生活态度般,逐渐尝试放弃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琐碎,放弃了看来华美却无用的装饰,放弃了他人眼中的该与不该,逐渐捡拾起最简单朴素,最贴合心意的方式。最近的一次旅行结束几周,这次,没出现任何的计划,没出现想去的目的,但也有一位对味的小友。我们约好,随性,随喜,到哪儿算哪儿,遇见什么都享受,错过什么都不遗憾,我们不预设的旅程就是最美的!
事实上,感觉也真好...
旅行,是足迹,更是心迹...
旅行的意义,也许是精神的虔诚追随,是常规的愉悦抽离,是身心的自在流浪吧...
还是忍不住写下几句非常重要的话:
明早,一女友,将开始她的第六次进藏之旅,
只有一个人,一部车,还有计划中冈仁波齐转山。
我想说,你那么虔诚深刻的爱西藏,西藏和诸神也一定会疼你,佑你!
从今天开始,生活多了一个牵挂,每天都会有千万句祝福在心里,一定会顺利!顺利!顺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