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的爱》听课心得

(2010-12-08 13:23: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有感

1123日,我在三山中心小学听了分别由谢本玲和吴永娇两位老师执教的《父母的爱》的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听后颇有感触。《父母的爱》是五年级单元习作的内容,要求孩子通过一两件事写出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的不理解。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节描写,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两节课上老师采用了种种方法去引导、去拓思,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

谢老师的习作指导课上,一开始她就呈现了班级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拍的照片,并让小主人公说说当时的情景。这种做法使得平时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细微的关爱在他们的说的过程中无形的得到放大。接下来谢老师步步为营,一步步的由浅入深的去引导学生说话——“当我___________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将复杂的事件简单化,明了化,突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中式如何将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写人物的时候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几个方面去描写,让事情更具体更生动。引导过后学生再去谈自己所体会到的父爱、母爱的时候,很明显要具体许多,生动许多。对于一些说的比较简单的学生,老师还请其他同学帮忙,说说还可以交代什么……这样一步一步下来学生能说的已经有很多很多了,说的多了写起来也就轻松了。所以谢老师的指导还是很成功的。

第二节吴老师的作文讲评课让我更是眼前一亮。课堂伊始,吴老师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她们班学生家长对于这个学生的该篇作文的读后感,让在座老师眼前一亮,也让我为之一震。这种新颖的导入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将学校和学生的家庭相结合,从另一层面上说,这正体现了家校合一的教学方法。第二个亮点则是吴老师将学生作文中的事件真实再现了,学生的表演入情入境。当其他同学目睹了当时的情形之后帮助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修改起来就容易多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将事件清楚生动的描述了出来。教师课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使得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了。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最为头疼的教学内容,从教以来很少能将一节作文课上的精彩纷呈,一直以来这也是一个让我很苦恼的问题。但是今天的这两节作文课让我明白作文源于生活,我们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生活中选材,教会学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颗会观察的心。这样的话,等到写作文的时候才不会无从下手。当然一些写作技巧的传授还要靠平时的扎实的课文教学来引导学生去掌握。因此,作文教学与教师平时的课文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课堂不仅掌握知识,学会做人,还要教会他们写作。同时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与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也不可分,所以在业余时间还应引导学生去多读书、多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