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蛹》:爱的多义性与爱的错差
(2013-02-08 20:29:40)
标签:
女蛹邱处机小马奔腾娱乐 |
相对而言,邱处机导演的《女蛹》并没有太多的恐怖镜头,但却始终制造出一种能让人神经兴奋的效果,这种效果即来自于不断的悬念叠加。它将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采用分散式的导入,这种方式乍看起来仿佛全无关系,甚至让人觉得某些人的出现就是多余的,然而只有等到谜底揭开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它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哪怕一个打手出现的出现也是有他的目的。
《女蛹》的主人公戴安妮虽以蝴蝶自比,其实却更像一只飞蛾。她本应该从丑陋的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之间巨大的张力中感受到促己奋斗的无穷“正能量”,却惜乎为爱成疯成魔最终化为一只扑火的飞蛾,虽然惨烈哪怕称为壮烈,却只成就了无价值的毁灭;由毛毛虫到飞蛾的退变与由毛毛虫到飞蝶的蜕变,真可谓一为魔鬼,一为天使,一念地狱,一念天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然而如何去追求美,如何去得到爱?这是个问题。毛毛虫的前世今生或许是最好的注解,为人的我们实在都应该好好向毛毛虫学习。
《女蛹》作为一部惊悚片,却刻意在情人节前夕上映,似乎是在刻意提醒观众反思、审视“我们的爱情”。这样看来本片并不仅仅为了讲述一个故事,也不仅仅为了以“看客的看客”的心态大赚观众们的惊声尖叫,而更是为了启发我们思考爱情乃至人生的真谛。当戴安妮以谋杀背叛友情,以欺骗背叛爱情,以亲情要挟自己的父亲、姐姐成为杀人的帮凶,她的全身赤裸裸地流淌着自私、自私、还是自私,而最不幸的是——自私是爱的“死敌”。所以她爱得愧疚,爱得纠结,爱得痛苦,爱得身心俱疲,爱得成疯成魔,最终失去所有的爱。一个女人竟然可以为了所谓的“爱情”背叛一切,一方面让人慨叹:爱情对女人到底有多重要!另一方面又让人慨叹:“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正因为没有底线的自私,虽然戴安妮对爱的可望而不可得的痛苦表达得真切动人,当毁灭到来,悲剧的大幕落下,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理解却绝不可饶恕。
在戴安妮身上自始至终表现出的那种一直处于发酵状态、膨胀状态的东西绝不能称之为“爱情”,因为爱只能是两个灵魂的碰撞,而绝不是一方的、甚至不是双方的占有欲与支配欲。爱情是一种欲望,但绝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可称之为“爱情”;更重要的是“爱情”绝不等同于所有的“爱”,我们也绝不能以“爱情”之名抹杀父母之爱、同胞之爱、朋友之爱的价值。爱有着很多重意义,也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错差,局中人往往难以自知,这就是人生之悲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