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曝光》:痛感的故事,痛感的人
(2012-10-03 03:25:53)
标签:
二次曝光范冰冰李玉方励娱乐 |
在一本一再再版的电影书中,新生代导演们曾集体吼叫:“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不过,将摄影机从乡土传奇拉回城市街道的新生代们,却没人想过有什么样的观众在观看摄影机。作为新生代中的稍晚的一员,李玉以持续且极具标签性的作品回答说:“我的观众是那些有痛感的人”。从《今年夏天》、《红颜》经《苹果》、《观音山》直至最新的《二次曝光》,李玉用多样的男女关系、形态各异的残缺婚姻所带来的痛感诠释了痛苦本身的力量和吸引力。
李玉曾经是电视新闻人,从山东到北京,都以女性特有的诗意、犀利和疏离观察着社会。从女性自身的角度出发,《二次曝光》在虚实中反复勾勒出女性在婚姻和爱情中的充满悲观色彩的依附者的形象。不过作为女性的李玉却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导演,相反,她更加欣赏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和谐。所以,影片结尾的画面便既符合她的价值观,片尾宋其与刘东并肩而立,可想而知,此时的刘东仍然只是幻想。但是即便如此,宋其仍然坦然,其实从藏埋闺蜜小西尸体的地方挖出日记本开始,宋其已经试着正视自己饱含着痛苦的过去。沉浸水中的自我暴露,预示着对一切过往的适应和接受。海市蜃楼,似真似幻,幻觉世界,为所欲为。
与其说宋其的痛来自男性的伤害,毋宁说伤痛的根源来自于家庭生活中爱的缺失。亲眼目睹的杀戮以及成人之后的感情被养父所扼杀,都将宋其置于痛苦的孤独境地。在李玉的电影中,作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男性角色却总是呈现缺席的状态。男性的出现,总是让女性置于更加孤独和无望的境地。宋其生父大难不死,却结束了母亲的生命,也结束了宋其健康的成长。刘东的出现,却引起了她幻想中的死亡暴力以及情感上的巨大伤痛。有意思的是,越是这样,孤独的女性越是想要去寻找。寻找依靠或是记忆,宋其在沙漠中一直走,寻找生父,寻找哥哥。
在新生代导演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一种是坚持极端化、风格化的个体书写,一种是被体制“集体招安”。而李玉却走出了迥异于两者的第三条道路,即以痛苦的自我蜕变,更开放的关注视角、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以及最真实、最诚恳的艺术表达,吸引更多数人的同感体验。而负责建构起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交流桥梁的,便是对痛感的理解甚至亲身体验。《二次曝光》暴露了个体对爱的渴望,也暴露了渴望的代价。不过,渴望的结局有时并非全然悲剧残酷。《观音山》中常秀琴面对观音庙,在安详平静的微笑中得到身心解脱;《二次曝光》中的李玉,面对海市蜃楼,完成了对痛苦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