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城大亨》:香港的文化焦虑

(2012-05-18 01:01:41)
标签:

浮城大亨

严浩

郭富城

刘心悠

鲍起静

杨采妮

娱乐

由严浩执导,郭富城主演的《浮城大亨》可以说是一出具有高度寓言特征的文化电影,它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整个香港的文化历程。或许这出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它只是讲了一个普通香港人的成长,作为最底层的草根,布华泉(郭富城)经历了从草根到精英的奋斗与变身,其中自然充满了各种艰辛。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或者说并不是故事的核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片甚至刻意忽略了他的奋斗历程及情节,而在这种忽略的背后则是导演对香港的文化归属的焦虑与思索。

 

布华泉的出生似乎就是一个象征,他的亲生母亲是当地华人却被英国水手强奸,从而生下了混血的他,而且一出生就被送给生活于海上的渔民抚养。这一情节设置并不是为了显示他的经历传奇,而是从很隐蔽地角度向我们暗示了香港文化的独特地位与尴尬处境。

 

香港文化的诞生始于殖民,在此之前它是清帝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顶多也只能说是南粤文化的一个细小分支,放在整个中国里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随着英国人的入侵,香港的文化历程却走向了一个独特的轨道。或许香港就如影片中的布华泉一样,是西方文化强迫后的产物,从基因上讲一半是中国,一半是西方,而他被渔民收养的经历则昭示了香港与疍家文化的亲缘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体,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殖民文化、香港本土地方文化三者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香港的现代文化。

 

处于这样一种独特境遇中的香港,固然有其诸多优势所在,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摆脱的文化焦虑,一种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反思与迷茫。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英国的外来文化从某种意义讲既是强盗也是现代文明的代表,香港人对于这种集光明与魔鬼于一体的强势文化,可以说是爱恨交集。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他们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活的机会,所以那代表大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成了普通港民向往的地方,而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并融入到他们之中也就成了上层精英人士的象征。然而,英国文化同样也带给香港人屈辱,英国人并没有给予香港尊严,西方文化的傲慢始终把香港当作随意支配打发的对象,一如那强暴布华泉母亲的英国水手。

 

对于当地的土生文化来说,香港人同样有着一种复杂的感觉,疍家人的文化是一种水上的文化,陆地对于他们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们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世世代代在与海的相处中生存,既有收获的幸福,也有被海浪打翻的痛苦记忆,这种海上的经历给年少的布华泉以生存的意志,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根基。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外,传统也渐渐成为远处的一抹夕阳,疍家人的渔船也逐渐消失在远处的斜辉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