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战争题材中的青春偶像剧
(2012-01-09 02:24:30)
标签:
黑狐文章张若昀娱乐 |
《黑狐》:战争题材中的青春偶像剧
从五六十年代具有强烈阶级意识、代表苦大仇深的劳苦大众的李玉和、杨子荣们到新世纪的英雄李云龙、石光荣们,这期间他们不断淡去正面人物完美无暇的光环,最终回去普通人的地位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六十年代尽管强调阶级的力量却在实际创作中突出了英雄,而新世纪则更着重于历史是如何准普通人塑造成英雄的。越是接近于现实中的人物则越容易展现普通人的性情与气质,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不像英雄的英雄。
我们说《黑狐》是《雪豹》的发展,这并不仅是就剧情或演员阵容来讲的,而是就它们的精神气质来讲的。一部作品总有它特定的接受群体,不同的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形象标准,尧斯说这叫期待视野。因而,谁能满足更多不同层次的观众的心理需要,谁就注定会受到更多的欢迎。简单的说,市场需要决定一切。
就第一类人来说,当革命英雄的主角从老成持重的大叔、大哥换成青春阳光的儿子、孙子级别的大男孩时,她们有一个重要的心理转变,她们可能要求自己的丈夫、兄长严肃、庄重、有男人味,但对于儿子、孙子却宽容的多,毕竟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刻板的时代,每一个母亲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有能力、却又不必寻规蹈矩,有时候一定程度的叛逆与倔强恰恰更能唤醒她们的母爱心理。而对于第二类人来说,阳光帅气永远是不变的要求,而这形象还必须不能像他们的父祖辈那样一本正经,叛逆不羁与充满好胜心永远是青春斯的主题。
张若昀恰恰是符合这两类审美标准的一个个例,对于第一类观众来说,他是一个努力上进却又有些任性的孩子,时时渴望用功业来证明自己。他会让父母为之担心,也会让他们为之骄傲。担心的是那双稚拙的翅膀是否能承受得住天空的辽阔,骄傲的是那充满热情与真诚的眼神仿佛从中依稀看到自己青春时候的影子。而对于第二类观众来说,《黑狐》中的方天翼就是自己青春梦的一个代表,在渴望建功立业的年龄遇上了能够建功立业的年代。他们不会关注那沉闷的军队纪律,当然也不会真正体验到炮火纷飞、随时可能会牺牲的感觉,他们只会将目光投向方天翼漫不经心地穿过封锁,如关云长那样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首级的潇洒。那种对敌人的藐视与对自己的信心恰恰是成为自我梦想的最大动力。
张若昀还谈不上完美,甚至对于初出茅庐不久的他来说,有些地方还有些稚嫩。但这个有陈坤的邪气与帅气却比陈坤阳光温暖;有陈小春的痞气与放浪却比陈小春严肃认真的大男孩却肯定能抓住更多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