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意牡丹如何巧妙布局?叶子和枝干的画法

(2019-04-01 12:28:22)
分类: 中国画

第一、如何巧妙布局?

一幅优秀的牡丹画,不但需要有精湛的笔墨表现手法,也需要有高明的布局手段。在中国画论之中,布局被称为“经营位置”,精妙的布局可以使作品富有节奏,艳丽动人。一幅上乘之作,必须是高超的笔墨技巧和优美布局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画牡丹时,布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体突出

画牡丹,一般以花冠为主体,布局时应该花冠安排在画面的主要部位,辅以绿叶扶持,在色彩上产生冷暖、明暗对比,就能产生画面集中,花头醒目的效果。

二、疏密虚实

画面上花、叶稀疏而均匀,则感松散无中心。布局过密,满纸花叶,不留空白,又显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见,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才能恰到好处。画面的虚实处理同样重要,笔墨形色处为实,画面空白处 为虚。

近者墨色浓重为实,远着墨色清淡处为虚。这样既可使画面有空灵感,虚处又能留给观赏者以无限的遐想。

三、宾主呼应

画面只有主体花头,显得孤立单调,必须有体型较小的花苞或初放的花头相衬托。布局上药顾盼呼应,才能体现牡丹的勃勃生机。

四、气势贯穿

牡丹和梅花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表现花、叶为主,梅花以表现枝干为主,气势的贯穿比较容易。所以画牡丹,不论画面的大小和构图的简繁,都要理顺花、叶、茎、干的来龙去脉,注意整个画面气势的贯穿。

五、变化统一

画面,是笔墨形色组成的视觉“交响乐”。花有大小开合,茎有长短多少,叶有政策聚散,墨色有浓淡冷暖,线条有粗细刚柔。一切绘画的要素都处在矛盾对立之中。从而产生无穷的变化和蓬勃的生机。

但万物都有极限,过之则反。画面布局也一样,只求变化,不讲统一,则杂乱无章,不肯产生美的韵律。因此变化中求 统一,才显得调和。统一中有变化,才会给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受。

六、以少胜多

画面虽小,但笔墨精炼,观后意犹未尽。这便是成功的作品了。达到此种境界,除画家的笔墨素养外,主要靠布局的巧妙。如画一花一蕾的同时,可在主体花的后侧画些枝叶等伸向画外,或在色彩处理上,把后侧枝干等画的淡一些,形成第二层次,以至消失为空白,产生笔墨行色虽尽,而画外仍有花的效果。

七、花叶互衬

红花虽好,但还需绿叶扶持。作画时利用这一道理很重要。因此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形态,也要考虑色彩关系。如果浅色花头(白、黄、粉、绿等)不以深色叶子衬托,则花型轮廓不清楚。反之,深色花头周围衬叶过多,因色彩明度接近,同样效果不好。所以布局时必须注意花和叶的色彩关系。

八、稳定均衡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好作品的重要因素。牡丹以花硕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为其特征。因此在布局讲究变化的同时,还要给人以稳定均衡之感。一般不作下垂式布局,横倚时不宜头重脚轻,也要避免左右对称。

在布局时,除了注意枝干和花叶的均衡外,还可以利用墨色的浓淡或配以十块造型,达到均衡画面中心的目的。

根据上述要领,具体入手时,以“一长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纵一横”这十六字的矛盾统一法则进行构图。

  • 如画两株花茎,应一高一矮,一壮一弱,不要平行等长,才有参差变化。两朵花的构图,花头不要一般大,应一大一小,以盛开花头为主体,另以花苞或初开花朵为陪衬。两花也不要平列或对称,要注意主宾和呼应。
  • 三朵花的构图,不要平均分散,要有聚有散(即一多一少),也不要平均、对称或形成一直线。以两朵紧靠,一朵散开,形成斜三角形布局为宜。在布局有聚散的同时,仍要注意花形的大小主次。
  • 多品种花的构图,即一幅画面有深浅不同或色相不同的花冠,可运用纵横交错布局,分两至三个层次,深浅花头互相衬托。

第二、叶子和枝干的画法

一、点写叶子的画法

牡丹叶子为羽状复叶,一柄九叶,俗称三叉九顶,但靠近花头部位则为一柄三叶。牡丹叶子多为绿色,叶柄带紫褐色。画叶子可用纯墨色,也可用花青蘸墨,或淡绿蘸深经,老叶以深绿蘸赭或调墨,嫩叶以嫩绿蘸胭脂,画叶落笔不能改动。“花可复加,叶无重笔”,因此画叶要慎重。

写意牡丹叶子的画法

牡丹的叶子可谓三权九顶,也就是一支分三杈,三叶分九顶,但是叶子不能平摆,要有动感,要有明暗。

http://p0.qhimgs4.com/t01ab45c678483fe615.jpg

叶子应该分成三部分,上部的叶子向上翘,中部的叶子相对平,下部的叶子下垂。

http://p0.qhimgs4.com/t01dc679e0653b1180d.jpg

向上翘的叶子起手先画阳面,颜色以藤黄调三青、略加红、再调点墨,暗部加蓝调墨。

http://p0.qhimgs4.com/t01c837b57129d019a0.jpg

叶子的色彩根据不同环境或作者不同偏爱变化。早晨的叶子可以偏蓝绿色。

http://p2.qhimgs4.com/t012e1001834773051d.jpg

中午的叶子可以黄绿色。

http://p2.qhimgs4.com/t0129b883161a0917b7.jpg

晚上的叶子可以偏红色。

http://p0.qhimgs4.com/t01f6afabcb4e245536.jpg

也可以全用墨色来画叶。

http://p0.qhimgs4.com/t019ed68c2512edb044.jpg

1.用笔方法

完整的单片叶子为一叶三出,要三笔完成。叶背面色浅,叶正面色深,一笔落纸要分明暗,勾叶筋一般多用中锋,叶面主筋要偏一些,勿于中心。

http://p0.qhimgs4.com/t0136316ba0dce774af.jpg

为了便于掌握叶子的画法,可以以三叶为一组用笔,三叶为一小单元进行练习。

http://p1.qhimgs4.com/t017622632da8095669.jpg

http://p1.qhimgs4.com/t0144f7a4202cd5b858.jpg

 

 

http://p2.qhimgs4.com/t0168cc221da712e345.jpg

2.叶子的分组与组合

画花容易、画叶难,因为花头的花瓣集中而完整,叶子则数量多而分散、琐碎,叶柄摆动,变化无常,所以,落笔前要分组考虑,注意组与组之间的主次、疏密、虚实的相互关系。

http://p0.qhimgs4.com/t01363fa9bd783c232b.jpg

 

 

http://p1.qhimgs4.com/t0149217a664ef11e1a.jpg

3.结构与视角变化

枝干把叶片连接在一起,但随着视角的转移而变化,从这种变化中逐步掌握其动态规律。

 

http://p2.qhimgs4.com/t013fa7d96b9fca9c96.jpg

http://p1.qhimgs4.com/t0181d8d271f02e05b3.jpg

http://p0.qhimgs4.com/t01b5f720e48d8d4b8f.jpg

4.结构与虚实关系

牡丹叶子生于茎周向外辐射,形成各种空间层次,这种空间层次必须用虚实方法表现出来,如:花后有叶、叶后有花、层层衬托,体现出空间感,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达到丰富统一的目的。

http://p2.qhimgs4.com/t016e07345934c32b12.jpg

http://p1.qhimgs4.com/t01cb03adeebcc819bb.jpg

http://p2.qhimgs4.com/t01f560461b36f56c4b.jpg

二、叶子的大小与疏密变化

牡丹叶子有老叶和嫩叶两种,写意画法只需表现出叶子组合的形似特征即可。

1.大中有小

叶子在自然状态中,有正面、反面、不同的侧面、上下左右的倾斜等,形成大小、宽窄、尖角等不同形状。在画叶时要大小配合才能有节奏。

http://p1.qhimgs4.com/t01316e43419e9708d7.jpg

2.整中有散

牡丹叶子分散,因此在观察方法上必须建立块面观念,首先以块面稳定画面,然后再配上零散的单枝叶片,才能显出整株牡丹的茂盛而富有朝气。

http://p0.qhimgs4.com/t011550b8401c49ec7c.jpg

三、叶子的动态与天气变化

1.晴天牡丹叶

牡丹盛开时,晴天的叶子株株向上,充满生气。画时最好是自下而上,从内到外用笔,画出叶尖来,假若下笔没有把握,可以在下笔前用木炭条打一下底稿。

http://p2.qhimgs4.com/t01e0bca1d3d697224f.jpg

2.风中牡丹叶

风中叶的形状特点是要有明显的一定数量的侧状叶,叶柄形成弯曲状,表现出叶子飘动的形态。

http://p0.qhimgs4.com/t01fc7f36429ebb17db.jpg

3.雨中牡丹叶

叶子下垂,阴雨天光线灰暗,但因叶子着水后光滑,仍然透出亮的点与面,所以,用笔时仍然要显出结构中的明暗关系。

http://p0.qhimgs4.com/t0106ffff84f456dc04.jpg

四、叶子与花头的搭配

1.全围式

在白纸上为了衬托浅色花头如:黄、白等,可采用叶子全围式搭配,但不要把花头全封闭起来。

http://p1.qhimgs4.com/t017e7e23731916ff86.jpg

2.半围式

为了衬托半亮半暗的花头。

http://p1.qhimgs4.com/t016a9ed15608d8dd65.jpg

3.散点式

花头属于中色调或重色调的画法。

http://p1.qhimgs4.com/t01cde739a8416330ab.jpg

4.遥相呼应式

这种搭配形式是比较夸张的画法,既突出了花头,又表现了叶子自身的姿态,显得别致。

http://p1.qhimgs4.com/t017518130125808b32.jpg

五、关于写意牡丹枝干的画法

牡丹枝杆是牡丹之骨在画面中起支撑作用,用它的铮铮铁杆来支撑美丽的花、欲放的苞、挺拔的茎、碧绿的叶、伸展的枝。牡丹枝杆的表现方法有很多,有的用赭墨或墨直接来画,稍加修理即可;也可用焦墨破淡色的方法来画:笔根上蘸石绿,笔尖上蘸赭石,画完后,用干笔焦墨在原笔的基础上干擦,稍加修理,形成自然纹理,效果很好。

画牡丹枝杆时应注意主杆和辅枝之分,枝和枝之间要注意穿插交错的安排,要多变化、少重复,并要注意干湿、长短、粗细的对比。

http://p0.qhimgs4.com/t01a94458fb4228fc95.jpg

1、牡丹的枝干分三部分:一部分是新枝,一部分是老枝,一部分是新枝老枝交界处。画新枝要柔嫩,老枝要苍老,老枝与新枝的连接处要留空儿。

http://p1.qhimgs4.com/t015de7d1de6f237922.jpg

2、画新枝的起手,首先调淡墨或淡色,起笔先顿,半中锋向前滑行,到一定位置还要顿笔,顿壁之间的长短要不同,起笔的方向也要调整,这样才有节奏感,“节外生枝”,小枝一般都在节上生。

http://p0.qhimgs4.com/t018ce4bd381bd3682e.jpg

3、嫩枝的组织要有疏密、长短、粗细之分,要组成一组和谐的韵律,不要横竖交叉,更要避免平行,枝干之间的空白要大小不等。

http://p1.qhimgs4.com/t016f80bd715551a296.jpg

4、画老枝时一定要先将毛笔蘸饱墨,然后刮掉多余的部分,这样才会笔走一半石墨已耗尽,行笔要稳,不可重压,不可轻飘滑行,是一种稳重带有控制意念的行笔,要有顿挫,尽量使画面飞白,可顺锋可逆锋,不理想的地方可以点苔补救,局部地方可以用清水破一下,使其产生韵味。

http://p0.qhimgs4.com/t01e57b73253d5fc94e.jpg

5、画苍枝应有浓淡之分,这样才能有层次感。

http://p1.qhimgs4.com/t0184762790039312a9.jpg

6、新枝老枝的交接处称“护围”它和嫩芽前的蓓蕾画法相似,画时先在笔上调黄,再调红和胭脂,最后调墨,用笔时笔尖向上,笔根向下卧即成。嫩芽和“护围”在画面起着无限生机的作用,千万不可忽略。

http://p1.qhimgs4.com/t01d6a2b2c0bcac7de0.jpg

7、老根在画面虽然不常用,但也必须了解。它的画法是先用枯笔画出老根,然后再画龙爪般的根筋,根筋不可画得太长,才能有深入地中的感觉,写意的画法在用笔干后还要深入刻画,可以再加皴擦、点缀染使其生动。

http://p0.qhimgs4.com/t01966b7400664c6ce9.jpg

六、工笔牡丹叶子的画法

牡丹的叶子最主要的特征是一叶三筋,中间主筋所在叶片较大较长,主叶片末梢附近会有缺齿并伴有较为清晰的细叶脉,两边副筋所在叶片略短略瘦,无缺齿现象。牡丹叶子的颜色通常为草绿色,但是有时候为了配合画面的整体色彩变化,翠绿色以及蓝色的牡丹叶子在工笔牡丹画作中也比较常见。

http://p1.qhimgs4.com/t01f7a1069150120244.jpg

牡丹叶子的造型:

牡丹叶子的造型并没有什么固定规律,既可以偏肥硕一些表达雍容之意,也可以偏瘦弱一些,表达野逸之意。大组的叶子组合要注意“三叉九顶”这个生长规律。

一张工笔牡丹画作中叶子的造型要避免多处重复的现象出现,也不要让叶子四面生长,要避免零乱。在整体有序的基础上多注意局部的灵活多变,这样画出来的叶子才可能生动耐看。

这里给出了十数种牡丹叶子的造型,只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了每一片叶子的造型变化法则,再通过举一反三,根据画面构图需要和牡丹叶子的穿插规则进行组织,我们很快就可以掌握大组叶子的组合规律。

http://p1.qhimgs4.com/t01c93399e3a0e33ba7.jpg

牡丹的局部细叶脉根据画面情况可勾可不勾。通常情况下,需要精细的小品,可以考虑勾勒细脉并用胭脂复勒主筋。但是大幅面的作品不勾勒也可,勾多了反而可能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枝梗在牡丹画面中主要起到分割画面空间的作用,所以要描绘的挺拔有力,枝梗的交叉部分通常呈“十字形”,此处描绘要多注重体现“骨点”的感觉。

http://p2.qhimgs4.com/t011b467010c2f40978.jpg

http://p0.qhimgs4.com/t017e4ddff59583ea01.jpg

牡丹的叶子造型一般以丰满圆润为主,这是为了吻合牡丹花“雍容华贵”的特性。主筋及轮廓线大多以铁线描勾勒,更显厚重。辅脉等以钉头鼠尾描为之,略添灵动。

http://p2.qhimgs4.com/t01c620e176946b9323.jpg

点击查看视频教学

主讲老师:李晓明

1.李晓明工笔画基础--牡丹叶子的画法

1、中锋执笔,浓墨勾出叶子、枝梗。线条要挺拔有力,叶筋根部稍粗,到了叶梢部分要注意回旋变化,忌讳单纯收尖,会显得叶子比较单薄。叶子的造型既可贴近生活中的原型,也可以主观变化,如蓝色叶子的造型就较为丰满。

 

2、反叶、梗平涂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草绿叶子正叶用花青调和藤黄调出草绿平涂。翠绿叶子平涂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蓝色叶子则平涂淡蓝色(花青+三青)。↓↓↓

 

3、蓝色叶子用偏蓝的花青统染,草绿叶子用淡墨青色(花青+墨)统染,翠绿叶子用淡花青统染。基本都统染两次左右,第二次用色稍深并且涂色的面积稍微小一点。反叶用草绿统染。梗的正面用草绿平涂,反叶草绿略略分染。↓↓↓

http://p1.qhimgs4.com/t015d538107b206e486.jpg

4、蓝叶子和绿叶子用花青继续分染,局部用重墨青色提染。草绿叶子则用墨分染、提染为主。反叶用淡墨绿(头绿+墨+大量水)分染。此步骤要注意留出水线。但是不能让水线显得刺眼,要边染边留出,不能生硬的挤出一条条水线。↓↓↓

http://p2.qhimgs4.com/t01e94053eba9330520.jpg

5、蓝色叶子整体罩染酞青蓝,用色要薄。草绿叶子整体罩染草绿,叶尖部分提染淡朱膘。翠绿叶子叶尖部分提染中等浓度头绿,拖染到根部为止,随后整体罩染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反叶部分用薄三绿从尖部往根部大面积拖染,用色要薄。最后用中墨复勒模糊墨线,淡墨勾出细叶脉,并用胭脂复勒正叶主筋。反叶、枝梗等处用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http://p2.qhimgs4.com/t0123dbee14998c5110.jpg

2.李晓明工笔画--三色牡丹叶子的画法

牡丹枝梗:

http://p1.qhimgs4.com/t0125dd7782385b35a5.jpg

http://p0.qhimgs4.com/t01d02fcc024c4e8404.jpg

http://p2.qhimgs4.com/t01b6b2f2e16c09a559.jpg

牡丹老干为木本,质感苍涩,笔法要粗壮有力且略干涩。可以用镢头钉锚略加颤笔描法勾勒。顶的芽苞水分饱满,质感娇嫩,以钉头鼠尾描勾勒为宜。

七、工笔牡丹老干设色

1、老干为木质,所以用线要苍涩,勾线笔可以用短锋硬毫笔。用笔要以中锋或者逆锋为主,顺锋少用,以免油滑。行笔间要顿挫有变且符合生长结构,局部疤节可略夸张,一些翘起的老皮也可适当描绘。↓↓↓

http://p1.qhimgs4.com/t01685831c175f019ec.jpg

2、稍干的色笔蘸淡墨点、皴出老干的明暗变化,要有一边略重一点。用笔要见笔,依据结构变化落墨,不可一味湿笔分染。↓↓↓

http://p0.qhimgs4.com/t016ba1f3633a0d9f57.jpg

3、水分稍饱满的淡墨整体罩染老干,遇到疤节处要留出白底色。中墨局部复勾,老干暗面部分线条略粗。大的疤节处局部重墨填色。↓↓↓

http://p0.qhimgs4.com/t017e193928bd88d228.jpg

4、淡赭石复勒老干两边线条,稍干后整体罩染淡赭石。疤节处仍需空出。干后淡墨点苔点,趁湿润用清水破开点苔,并冲入薄三绿。↓↓↓

http://p2.qhimgs4.com/t017ea6cd041fa2415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