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的五种画法技巧

分类: 中国画 |
梅干的画法
画前准备
用笔:中号狼毫笔
用色:墨汁
其他:调色盘、生宣纸
勾皴法
画梅花枝干时可据枝干体积感和光源,将之分为阳面和阴面,而阳面以勾线为主,阴面以皴擦形成的面为主的画法就是勾皴法。绘制时除了要体现出枝干的特点之外,还要注意笔墨枝法的体现。
1 选用中号狼毫笔,以笔尖蘸浓墨,中锋运笔。先勾画一侧的短干,再向上运笔,勾出主干一侧的轮廓线。
老干古拙盘曲,给人以沧桑、刚劲、雄浑之势,画时线条不宜过实,以体现苍浑有力的感觉。用墨要干、湿、浓、淡并用,特别是要有干墨、枯墨的运用,飞白能表现出老干苍劲的质感。
2 勾画另一侧轮廓线,形状弯曲如龙,用笔要有顿挫之感。要连接主干画细枝,细枝曲折不要太大。
画老干的注意事项
画老干时不论行笔走向如何,一般都应上方轮廓线较细、墨色较淡,下方轮廓线条较粗、墨色较深。这样,既符合视觉要求,画出的枝干也更富有稳重感。
3 笔中蘸取淡墨,在主干的内部进行皴擦,不要把飞白填掉,要保留笔触的生动感。
皴时用笔用墨要表现出梅干特有的质感,同时要分出阴面和阳面,表现出立体感。
4 继续用笔皴画,笔墨的变化不能平均对待,要主次分明,以虚实、大小、浓淡来处理画面空间关系。
结疤的画法
1 用硬毫提斗笔蘸浓墨,笔中水分宜少,枯笔勾出主干轮廓线,再用双勾线条表现出树干的粗糙。
2 笔中调有浓淡不同的墨色,根据梅干的结构,逐步皴擦出全部的老干。逡擦时,明暗向背要根据不同形态灵活掌握,不要拘泥于细节。
没骨法
用没骨法画梅干首先要注意墨色在浓淡干湿上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也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一次蘸墨一气呵成。在绘制之前要调和墨与水的比例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完整的画面。
1 用中笔,先以侧锋画出主干底部,在落笔前就要构思好枝干的走向。再渐转中锋连接主干勾画较细的枝。
2 以中锋用笔,在枝干的合适位置添加小枝,注意用笔要流畅有力。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769a40a326d464e8b98d65c103ae3c7
3 结合梅枝的生长结构画出其余部分的小枝桠,墨线要流畅,不要滞涩和反复。
梅花常见枝形
梅枝形态各异,有上发枝、下垂枝、横倚和回折等。出枝用笔走势和书法笔顺一样,行笔有顺有逆,用笔有中锋、侧锋之别。本小节将讲解从主要枝干向不同方向生枝,让笔下的梅枝更朝气蓬勃、挺健有力。
上发枝
1 以小号狼毫笔蘸取浓墨,中锋运笔,画出略的小枝并顺势画出细枝。用笔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
2 连接主干画出两边的旁枝。
3 在枝梢上添加细枝,注意枝与枝的穿插,呈不规则的三角形。
下垂枝
1 蘸取浓墨,以中侧锋用笔,从上至下画出枝干,运笔中要有顿挫之感。
2 中锋运笔,在主干的一侧添加旁枝,绘画时要灵活用笔,不要过于死板。
3 笔中含水墨不宜过多,运笔劲健。在主枝的右侧添加小枝。
横出枝
1 以笔蘸取浓墨但不宜太多,画出主干,行笔中可留飞白。继之因梅干长势画出粗细有致、浓淡不一的枝桠。
刻画主要枝干时宜多曲折,而刻画旁枝时线条则较细,以使画面协调。
2 据画面需要添加一些细而圆润的小枝,与其他枯枝形成对比关系。另外,还要注意画面的疏密虚实关系。
1 以中号狼毫笔,蘸浓墨,用侧锋勾画梅枝主干的上半部分,顺势添加旁枝,笔中要留有飞折。
画好主干之后,再根据画面需要添加枝干平衡画面,枝干的长短、粗细及浓淡都要有所变化。
2 根据梅干的走势,继续刻画。在行笔过程中,枝干要留白断开,以便填花。
3 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再以笔尖取墨,画出蕊丝和蕊头。
4 继之添加其他不同形状、不同向背的梅花,注意疏密组合及画面的对比变化。
远处花头的颜色要淡于前枝近处花头的颜色。染色不必过于饱满,否则会导 致画面毫无生气。
5 用干净的毛笔蘸取曙红加适量清水调和,根据花头的朝向染画花瓣,使花朵更显自然而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