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寿彭楷书《逍遥词》可能吸收了邵雍《安乐歌》与康熙《逍遥词》的精髓而创作的本作品。
附:邵雍《安乐歌》:
茅屋数椽任逍遥,山径崎岖宾客少。喜的是青山隐隐,乐的是白水滔滔。观得是无名花草,听得是枝上鸟叫。春花开的早,百年蝉枝头闹。黄叶飘飘秋来了,白雪纷纷冬又到。可见人生容易,倒不如盖一间安乐窝,上桂着琴棋书画,下悬着渔读耕樵。闲来时把鱼钓,闷来时把琴敲,吃一杯杜康酒醉乐陶陶,我只把愁山推倒。这滋味谁人知晓。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自称安乐先生,北宋五子之一,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西元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西元
1077年),宋哲宗元佑中谥康节,南宋孝宗淳熙初从祀孔庙,追封新安伯。明代嘉靖中祀称“先儒邵子”,后世习称康节先生。与二程、周敦颐、张载合称为“北宋五子”,所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梅花易数》等。
宋代西京洛阳城东北,瀍河岸边有云溪观,为道教圣地。观旁有云溪洞,邵雍刚到洛阳就住在云溪洞里(1966年以前洞内有一块小石碑,上刻邵雍读书处字样,失落于文革期间。现经考古挖掘发现乾隆三十一年(西元1766年)碑刻一通中刻:先贤邵康节之神位,右刻:乾隆丙寅年,左刻:康节三十一代孙景星敬奉,该碑现存洛阳文管所。
初迁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蓬毕环堵,不避风雨,躬炊以养其亲,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布衣躬耕,安贫乐道。邵雍虽然身居都市,却一生清贫,自甘清苦,能居之裕如,悦乐无比。
附:康熙逍遥词
看,士农工商,终日奔忙,人生碌碌,竞短争长,却不道荣枯有分,得失难量。叹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却做了邯郸梦一场。真乃凄凉,真乃彷徨,道不如乐天知命,守分安常。大事难消殃。自古英雄轮流亡,分明是荣华枝头露,富贵草上霜。看破世事皆如此,兴废何必挂衷肠。说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江,闹市静处且将诗酒佯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宦海莽莽。看花对锦砌,听鸟弄笙篁。或山旁水旁,或地外园场,当此际好风光,且进樽前酒一觞,转眼之间两鬓霜。茅屋隐逸多苍老,山径崎岖宾客少。看的是无名草,听的是暮鸦禽声噪,喜的是青山隐隐,乐的是绿水滔滔。春花开得早,夏蝉枝头闹,黄叶纷纷秋来了,白雪飘飘冬又到。叹人生容易老,名利何必苦计较。总不如盖一个安乐巢,挂着渔读耕樵。闲向河边钓,闷来把棋敲。吃一杯乐陶陶,直把愁山推倒。喜的是刘伶杯大,爱的是陶潜菊花。邀几个诗朋好友,携手东山下。吃的是青丝瓜、黄豆根,膳夫献酒,童子煮茶。似俺这烟火神仙,谁敢熬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