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2010-10-13 18:50:46)
标签:
杂谈 |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在动手“滚一滚”、“堆一堆”、“搭一搭”、“数一数”等活动中,可以说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童真是可贵的!滚一滚环节中学生兴趣十足,尽管课堂略显嘈杂,但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劲头以及对活动的热情令人感动。
活动后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归纳是很重要的。因此活动后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你通过刚刚的动手操作活动发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球滚得最快,而正方体和长方体很难滚……。
在摸一摸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踊跃参与,第一个上台摸物体的同学说出自己摸的物体名称后,其他学生都想一试身手,这个环节教学效果较好。
其实,这样的实践活动课有效组织很重要。所以活动前分好小组、确立组长很有必要。尽管活动前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讲明了活动目的,不过个别小组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走下去、俯下身,认真地巡视指导,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多巡视,一方面能了解各组的活动情况,方便随后的交流汇报、评价;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操作有困难的学生,从而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可视情况,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的时间。
动手操作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将桌上的学具收好放一边,避免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继续摆弄这些学具以致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
同时活动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的思考是关键,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价值,真正让动手操作有所实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