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clark
clar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2,793
  • 关注人气:2,4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對工作心得體會

(2022-06-11 14:21:59)
分类: 干部学习平台
校對工作心得體會
本人從事校對工作多年,有一些心得體會,現與大家分享。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說說如何做好校對工作。

一、首先要瞭解書稿整體結構和要求。

 

  開始校對一部書稿時,先全面地翻看稿件有哪幾個部分,認真審看發稿單。這樣可以瞭解圖書的組成結構,看是否有缺漏,知道圖書的大致內容、編輯過程及編輯要求,還有什麼問題有待解決,等等,對本書有了全面認識後再開始校對,有助掌握工作節奏,保證質量和效率(如知道有索引或人名對照表等部分的話,則在校對開始時就注意同步互相參照校對,就會事半功倍)。


二、具體校對過程,主要從文字和版式兩方面來做。

1.文字方面

  校對的基本功能有二:校異同,校是非。“校異同”的要旨在“異同”,是指將校樣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過查找兩者異同的方法,發現並改正錄入和排版時的錯漏,這裡都用紅筆清楚地寫出修改,其中要注意用字統一、區分形近字、有無漏字,注意標點格式如中英文標點的不同、破折號佔2格不能斷開,檢查圖表與說明文字是否相符,等等。其功能是:保證原稿上的修改全部改正。


  再延伸下去,要想到這些修改會否造成其他的錯誤出現。純文字書還好辦,保證改對就行,但也要每頁檢查開頭結尾的文字是否連接,不要有漏字漏句的情況出現。如果是有圖有表格的情況,改動引起文字走位的話,還要校對圖表位置;如果牽涉到註釋,就要保證註號和註釋一致,註號不能在行首,標題不能吊腳;如果是雙色印刷的書還要注意顏色是否一致……列舉這些問題最終就是想說,在校對時多思考:這裡這樣的修改會否引起其他本來正確的地方出錯,而不是只看改動處有沒改對而已,要儘量避免造成其他錯誤,這樣才算是真的修改正確和完成。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全書的內容非常清楚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這裡其實編輯和排版都需要留意)


  “校是非”的要旨在“是非”,是指通過對原稿內在矛盾的是非判斷,發現並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錯漏,這裡統一用鉛筆提出疑問,打上問號,提請編輯解決。例如:通過對內容的理解找出其中不通順或前後矛盾的地方;注意前後文不一致之處如人名地名等;發現常識性及事實性錯誤,注意文字、圖片的版權問題,等等。特別提醒:如有需要還要注意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傾向錯誤以及導向性、政策性錯誤等有關方面。其功能是:彌補編輯工作的疏漏,使書稿趨於完善。


2.格式方面


  除了文字的校對外,格式也是要注意統一的。常見的版面格式錯誤有:

(1)規格體例不統一;

(2)相關項目不一致;

(3)文圖、文表不銜接,不配套;

(4)各種附件與正文排版格式不規範,等等。


以下我歸納了八點版式檢查:

(1)根據正文標題校對書眉、目錄,校對扉頁、版權頁和封面,檢查是否有漏排,文字是否一致,頁碼是否正確,統一要有的內容是否都有,注意封面文字用字要以內文用字為準,書脊的文字也容易錯漏;

(2)檢查正文各部分的格式是否統一,包括字體、字號、佔行和位置。特別注意段前空2格,如果文字有改大或改小的情況,要注意檢查段前兩格的空距正確否;

(3)檢查圖表位置是否正確;

(4)檢查表格、公式等是否準確規範,注意圖表用字也要和內文用字統一;

(5)檢查註號和註釋是否相符,參見、互見頁碼是否正確;

(6)檢查文字是否在版心裡,上下左右是否齊版心,文字是否排齊,特別是中文左右兩邊排齊;

(7)瞭解不同字體的區別,注意字體搭配的合理。例如正文常用字體一般是宋體、黑體、楷體和仿宋等,其中的黑體字會顯大,楷體、仿宋字會顯小;中文字和字母數字一起的話,字母數字用英文字體會更和諧;

(8)解決其他有關的問題。


  最後,再仔細梳理一遍以上各步,確保各部分內容完整,全書已完成修改和檢查,則圖書完成清樣校對。如果圖書改動較大或者要求較高,可適當增加校次,也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校對的步驟,不過以上說到的各方面還是要確保都做到都檢查了,這樣才算校完了一本書。


  對於套書來說,製作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要注意系列裡面每本書的統一問題,包括字詞用法和格式的統一,所以更需要養成記錄的習慣。我會把每天的工作情況,碰到的問題、解決的問題、要注意的問題都記下來,以備查閱。這樣做下來,發現對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十分提倡大家做工作記錄。


  另外還想說說,我在校對中還會考慮全書頁碼編排是否合理,頁數是否合適,有無必要印顏色,是否可以整手印刷,如果差一點,那麼在哪些地方可以通過調版面或者文字修改來調整,儘量做到按版式設計的前提下可以節約成本。(這是我能想到的校對工作對成本控制的貢獻了,如還有其他方法,大家可以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