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背后,都有一个缺席的爸爸
(2019-05-20 15:45:48)
标签:
最大的原因缺席的父亲 |
每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背后,
都有一个缺席的爸爸
每个妈妈都是第一次做妈妈,她们在用力地成长。请允许她不完美,允许她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小脾气。曾经看过一句话:那些小脾气背后,其实是积攒了很久的不满一下子倾泻而出。或许,每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背后,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希望更多的爸爸能够承担起那份责任,好好爱妈妈,跟妈妈一起照顾孩子,给他换纸尿裤,陪他玩乐高,给他讲故事,给妈妈一份底气和自由。
朋友圈一个妈妈的动态:
看起来是个有趣的事,但背后的心酸估计只有当妈的才能懂了。
大概很多男人有时候都会纳闷,谈恋爱的时候温温柔柔的老婆,怎么结完婚生完孩子,咋就那么难伺候?分分钟脾气就爆发?
纳闷毛线?还不是因为老公不得力?
如何让一个少女变成一个暴躁的妇女?嫁个不管事的老公,生个不省心的孩子。
前段时间《都挺好》蛮火的,看到各个公众号都在写苏妈妈怎么怎么强势,儿女上如此,对老公也是如此。
一开始嘛,我也觉得是苏妈妈太强势了,后来看到苏爸爸在老婆走后做的一系列事(把儿子都弄得离婚了),才觉得,碰上这样一个老公,女人不强势不行啊!
(家庭一有分歧,他就装傻充愣)
连他二儿子也说,“妈在的时候这个家多好呀~”
撇去“重男轻女”不说,苏家确实是苏妈妈一个人在操劳着。
如果可以选择,苏妈妈不想找个靠谱的男人什么都不用操心地过完一生吗?
当然想,可现实摆在面前,都是被逼出来的啊~
而这是中国家庭大多数的现状,妈妈强势的背后,往往是一个爸爸的缺失。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这样写过,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常可归到一种模式上: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一个时不时暴躁的母亲,孩子不省心是一个原因,最大的原因是缺席的父亲。
妈妈的形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易怒”的代言?
记得去年的时候,朱丹在微博上发飙,起因是动画片描述的妈妈形象让她生气。
看到她这么一说,我回想了一下,还真是。
比如孩子很喜欢看的《大耳朵图图》,妈妈就时不时发火:
图片来源:《大耳朵图图》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简直家常便饭有没有?
图片来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蜡笔小新》妈妈发火直接一个爆栗~
图片来源:《蜡笔小新》
因为成绩不满有意见的,总是妈妈~
图片来源:《樱桃小丸子》
虽说创作来源于生活,但这生活带来的赤裸裸的真相,真是令为娘的心酸~
当你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孩子和家庭,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自己做, 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那种烦躁,郁闷,只需要一句事不关己的风凉话就能点燃。
前段时间,一个二胎妈妈猝死的新闻,喜妈看了很是唏嘘。
照顾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妈妈有了自己的时间,拿着手机逛逛淘宝买的还是孩子的东西,就这样过度疲劳,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
这些现象涌现出了一个全世界的问题——爸爸去哪儿了?
家庭的幸福我们总是依赖于妈妈身上,可是家庭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
总说妈妈的性格、妈妈的脾气会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但却忘了家里还有一个爸爸。
有研究显示,在孩子出生第一年里,大概有67%的女性对婚姻满意度急剧下降。
虽然女性不满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妻子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但丈夫似乎根本不像"爸爸"。
爸爸的缺失,是妈妈们“累”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妥妥当当,甚至舍命半夜辅导孩子的作业时,没有人看到妈妈的辛苦,还认为那是妈妈应该做的。
妈妈们在“疲惫”的状态下,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时常因为一些“小事”发怒。
一旦妈妈控制不好情绪,忍不住吼了孩子,就会被认为“这个妈妈不称职”“这个妈妈很糟糕”。甚至老公还会在边上说风凉话,“孩子还小。”
而很多爸爸却觉得“妻子矫情”,带个孩子会有多累,做家务会有多累?
建议这样想法的爸爸,单独做一个星期家务带一个星期孩子来体验一下,只是一个星期,而妈妈们却做了好几年。
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爸爸们,能多替妈妈们想想。
做家务的时候搭把手,带孩子的时候参与进去,辅导孩子写作业可以轮流,这样你会发现,那个温柔的老婆又能回来了!不仅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还能婚姻和谐美满。
来源简介:"小学生家长慧”学习无止境,智慧做家长。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烦恼,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小学生家长慧”。
曾经看过一个微博截图,有人问「不同年龄段对妈妈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网友的回答太扎心了。4岁:妈妈啥都知道!14岁:妈妈什么都不懂,18岁:妈妈的想法太老套了,25岁:和妈妈商量一下吧,45岁:如果是妈妈的话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85岁:好想在和妈妈商量一下……小时候,我们往往看不到妈妈的关心。
年少时,我们常常看到妈妈的笨拙、唠叨、控制、暴躁,却往往看不到妈妈在用尽全力成长。欣慰的是,终有一天,我们会长大,会明白妈妈的不容易,会懂得妈妈为我们所做出的改变和努力。或许,对于妈妈而言,你的一句「妈妈,我也爱你,成为你的孩子,很幸运」胜过这世间所有。每一个妈妈都是上帝精心挑选的天使,都怀揣着一份爱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更是倾尽全力用爱去养育孩子。愿妈妈的这份辛苦,能够被更多的爸爸感同身受,跟妈妈一起做好孩子前半生的观众,陪着他一点一点书写自己的人生。愿妈妈的这份爱,能够被家人理解,也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妈妈每天说的是,这个太上火了不能吃,这个太甜了不能吃,电视看多了对眼睛不好……爸爸说的却是,要不要吃薯片,要不要吃冰淇淋,我们一起看动画片吧……妈妈每天一直在带孩子,很辛苦就会烦躁,就会催促孩子,孩子做错事情会发脾气,而老公只会在旁边玩手机和插嘴,「你能不能对孩子有点耐心,你能不能不要嚷他!」然而却少有人明白,那个看起来似乎有点「暴躁」的母亲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承载了多少责任,吞下了多少委屈。
台湾心理学博士许皓宜曾说:在一个理想状态下,母亲扮演着「容器」的角色,能够承接与包容来自孩子的各种喜怒哀乐。做着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一个清洁工,一个厨师,一个护士,一个玩伴,一个学步教练,一个老师,一个衣柜造型师,一个洗衣机操作员……我们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和误解。当我们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妥妥当当,甚至舍命辅导好孩子的作业时,没有人看到妈妈的辛苦,认为那是你应该做的。可是一旦我们控制不好情绪,忍不住吼了孩子,就会被认为「这个妈妈不称职」「这个妈妈很糟糕」。
总是期待着每一个妈妈都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即使24小时带娃,即使要兼顾家庭和事业,面对孩子都要永远保持微笑,保有一份包容心,随时向孩子展现出一副温柔有爱、岁月静好的模样。可是,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状态,不是吗?妈妈也是一个普通人,曾经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也想要属于自己的自由。每一个妈妈,都应该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