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搓耳朵益处多!

(2018-01-24 07:12:33)
标签:

搓耳廓外缘强健四肢

捏三角滋阴补肾体

摩耳背调畅气血

摩擦耳轮防治颈腰病

搓全耳通达全身

分类: 健康长寿

耳为宗脉之所聚,常搓耳朵益处多!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相应点上。另外,肾开窍于耳,从耳朵可以看出肾脏功能与肾精充足与否。常搓耳朵,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何搓耳朵?

搓全耳,通达全身

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上班困的时候搓一搓全耳,可疏通经络,使气血顺畅,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能让你瞬间神志清爽、容光焕发

具体手法:每天用双手搓热后,搓揉全耳,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

http://p3.pstatp.com/large/47230000818e29e3461d


搓耳廓外缘,强健四肢

耳廓外缘是肢体区,这一带的耳穴主要对应于人的四肢。长期揉耳廓外缘,可以使四肢强健

具体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搓揉外耳,搓揉到发红发热,直至出现火辣辣的感觉。天冷时如能经常搓揉外耳可以达到活血驱寒、防治感冒的目的。

http://p3.pstatp.com/large/47210003a6a70e8efdd9


捏三角,滋阴补肾体

耳朵上的三角区就是三角窝、对耳轮下脚和耳轮与三角窝相邻的部分,它对应人体的生殖系统,捏这个区域,可以滋阴补肾,还能调整体内植物神经,调节排泄机能。

具体手法:食指和中指托住三角区的背面,拇指按在三角区上,捏紧,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搓揉动作,先顺时针搓揉50次,再逆时针搓揉50次。

http://p9.pstatp.com/large/472500007a262eeebbc1


捏三角,滋阴补肾体

耳垂一带,是耳朵的头面区,这一区域的耳穴与人的头脑、面颊关系密切。没事的时候,经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养颜、醒神健脑,还可预防感冒

具体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搓揉动作,先顺时针揉50次,再逆时针揉50次。揉完以后,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http://p9.pstatp.com/large/472500007a614515a439


摩耳背,调畅气血

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具体手法:食指和中指塞进耳窝,从反面托住降压沟,拇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http://p1.pstatp.com/large/4723000082634bbecba0


摩擦耳轮,防治颈腰病

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长期坚持摩擦耳轮,可防治颈腰腹痛,还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

具体手法:用你的拇指、食指沿对耳轮上下、来回摩擦,至耳轮发热为宜。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http://p3.pstatp.com/large/4728000048a58fe6b055

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选择的选用几种。

搓耳朵禁忌症:

1. 如果耳郭上有湿疹、冻疮破溃、溃疡等症状,则不宜搓揉耳朵;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年老体弱者,搓操耳朵时手法要轻柔。

2. 另外,选择耳穴贴保健养生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法。时常刺激耳朵,可以使其气血通畅,人体又有9条经脉通过耳朵,刺激耳朵,也能间接达到通畅经脉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耳朵跟手脚一样布满了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因此,平时如能坚持搓耳、捏耳,可强健身体。

常搓耳廓可养颜。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从后向前搓49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顿有神志清爽、容光焕发的效果。

提拉耳垂治头痛。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调理脾胃方法大全:

搓耳摩足按穴手疗内功都有了!


搓耳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然后搓揉耳根部3分钟,以耳根透热为度。

按摩耳部反射区

调和脾胃对症反射区有:神门、胰、胆、肝、内分泌、胃、轮1~轮6、肾上腺、交感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病,可以选择不同的反射区。

脾胃虚弱、怕凉、四肢乏力、食欲较差:选取脾区和胃区。

情绪激动即觉胃痛、胃胀,胁肋部胀痛明显,排气较多选择肝区和脾胃区。

脾胃虚弱表现为容易腹泻,稍食用油腻食物,腹泻即加重:选取脾胃区、大肠区和小肠区。

胃痛并口苦、口泛酸水:可选择胆区和胃区。

http://p1.pstatp.com/large/26e000049709f7bf1818

按摩足底

按揉足底胃、脾、小肠、胰、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可健脾助运、增加食欲。

脾反射区:位于左脚脚掌第4、5跖骨之间,心脏反射区后(向脚跟方向)1横指处。

胃反射区:位于双脚脚掌第1跖趾关节后方(向脚跟方向)约1横指宽。

:位于双脚脚掌内侧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小肠:位于双脚脚掌中部凹陷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

手法:以食指第1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各反射区3~4次。

腹腔神经丛:位于双脚脚掌中心,分布在肾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

手法:以食指第1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刮5~6次。

http://p3.pstatp.com/large/26ea0000a0f337fc3aeb

按摩腧穴

选穴足三里、阴陵泉、劳宫

足三里:足三里相当于人体的营养师,能够协调人的脾胃运化功能,有益于气血津液的生成。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距胫骨前缘1寸处。将膝关节弯曲成直角,外侧膝盖骨下方有个凹陷,即外膝眼,再往下4横指处。

http://p3.pstatp.com/large/26e000049708abd8fae5

阴陵泉:阴陵泉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功效。位于膝关节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内膝眼下2寸。膝盖骨的下方有2个凹陷,靠内侧的为内膝眼,在此穴下3横指处,即为阴陵泉。

http://p3.pstatp.com/large/26e90003f0cd89e50dd4

劳宫穴:这个穴位被称为“长生不老穴”,刺激脾胃阳气生发,同时对于过度疲劳非常有效,可不断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http://p3.pstatp.com/large/26e50003eb5799f732c7

手法:按揉诸穴,每穴3分钟,每天2次。

手疗

捏手指:五指连心,内属脏腑。手指是手三阴、手三阳经起止之端,与足三阴、足三阳经相通,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常捏五指,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常捏食指,可以强脾胃、助消化。

推按对合正中线:手掌和手背正中线是重要脏器、血液、生殖、泌尿、代谢的反射区,而手部诸多经穴、经外奇穴、手穴分布其中,与内脏相连。因此,推按对合正中线,是祛邪养身、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从中指指根正中线推向腕部中点处,用拇指指腹持续轻柔对合推揉各100~300次,每日1次,宜长期坚持。

内功疗法

站桩功:本功法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无不良反应,不易出偏差,练功时不受场地限制,每日1~2次。

本功法分无极站桩、穴位按摩和辅助功3个步骤。

无极站桩练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舌抵上腭,口唇轻闭,两目微闭,全身放松,意念入静。然后鼻吸鼻呼,腹部随着吸而外凸,呼而内收,一呼一吸为一息,以10息为基础,以后每天增加10息,至50息止。练功结束时,意想“我要收功”,连续3遍。

穴位按摩功练法:无极站桩结束后,两手掌摩擦至发热,用手心劳宫穴对准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命门、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等,每穴按摩36次。

命门: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神阙: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在腹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即4横指)处。

涌泉:位于足掌心,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根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辅助功练法:屈指梳发36下,左右搅舌18次,咽津3次;两手搓面,由下往上,连做36次;闭目,眼珠左右转动18次:两手掩耳,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滑弹后脑部36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