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穴——保护心脏健康的平安穴
标签:
什么时间刺激太渊穴运行时间是早上3~5点先在床上按揉一段时间预防心脑血管心肺疾病 |
分类: 健康长寿 |

太渊在神话传说当中是天池,也就是五母的瑶池,在昆仑山上,是昆仑河的源头。在人体当中,是指气血藏得很深的地方,太渊是肺经的原穴,原同"源",就是生命的源泉。原穴贮藏的是肾的先天之气,脏腑经络的气血要得到原气才能发挥作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所以,这里的气血是非常旺盛的。而肺呢,又是相辅之官,是调节一身之气的,它的原穴必定气血充足,取太渊之名用意也在此。
http://p3.pstatp.com/large/4e78000370243326442f
太渊穴的位置
将把左手撑心向上,平放在腿上,在大拇指根部,会发现有一块突起的骨头。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放在这里,像号脉一样,会感觉到有一处地方在跳动,这是动脉在搏动,这个搏动的地方就是太渊穴的位置。
http://p3.pstatp.com/large/4e7c00008134ce76a956
太渊穴是老年人保护心脏的平安穴
十二经脉的原穴基本都在腕、踝关节附近。既然是渊,那么脉气肯定藏得很深。所以气虚乏力的时候,刺激太渊穴,效果非常好。这就好比我们储备的粮食一样,平时轻易不动,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赶紧拿出来,是可以很好地应急的。
临床实验发现,太渊治疗脑溢血和咯血效果不错,对血压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这当中,对于心律不齐还是最有效的。老人一般起的早,早上天不亮就醒,一般正好也是这个时间段,就可以亲自感觉自己的心律,如果跳动的速度不平稳、不规律的话,太渊就能派上用场。可以先在床上按揉一段时间,大概2-3分钟,等心律平稳一点,再穿衣起床。刺激太渊,可以促进气的运行,让气上行,所以不光心律不齐等疾病,平时走路、跑步等导致上气不接下气、喘不过气的时候,也可以刺激一下太渊,提升中气,保持身体的长久活力。
http://p3.pstatp.com/large/4e78000370265308b81a
心律不齐在中医中属于"心悸"的范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气不足。太渊是脉气深藏的地方,刺激它,可以促进气的运行,让气上行。所以,不光是心律不齐等疾病,平时,比如走路、跑步,或者其它的什么事情,导致上气不接下气、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也可以就地休息,刺激一下太渊,提升中气,保持身体的长久活力。
现代医学也发现,太渊穴可以使肺的呼吸机能加强,改善肺的通气量,降低气道阻力。临床实验还发现,太渊治疗脑出血和咯血效果也不错,对血压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这当中,最有效的还属心律不齐,通过太渊穴能够很好地调节。
http://p1.pstatp.com/large/4e7c00008135f9e5d096
什么时间刺激太渊穴最有效?
那么我们说什么时间来刺激它最有效呢?我们知道,肺经的经气运行时间是早上3~5点;太渊穴呢,又刚好在号脉的地方,可以用来探测心跳的速度。老人一般醒得早,早上天不亮就醒了,一般正好也在这个时间段。这时候,将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腕上,亲自感觉自己的心律,如果跳动的速度不平衡、不规律的话,太渊穴就要即时派上用场了。可以先在床上按揉一段时间,大概2~3分钟,等心律平稳一点了,再穿衣起床。
太 渊
属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呼吸,气为血帅,本穴开于寅,得气最先,故在人体穴位中占有重要地位。太,指大的意思;渊,指深的意思。此穴为肺经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脉气大会于此,博大而深,故名。
咳嗽气喘、痰多气短,咯血胸痛、咽干咽痛;
心痛心悸、无脉症;
手腕疼痛无力。
配尺泽、鱼际、肺俞、膈俞、三阴交,治咳血;
配神门、太冲、行间、鱼际,治呕血;
配经渠,治臂内廉痛;
配列缺、经渠,治掌中热;
配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治烦怨不卧;
配大陵、乳根、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庭,治呕吐。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1/1818/29689272_1.jpg咳嗽不止 按按太渊穴
因为太渊为肺经的原穴。原穴就是脏腑的元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五脏有病,最早会 在原穴上反映出来。而刺激这些穴位,也可以起到调治内脏阴阳,治愈五脏疾病、强壮内脏的功效。太渊穴是肺经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打个比方来说,此处相当 于肺经的源头,肺气便是由此处源源不断地运达全身各处的。所谓“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刺激此穴便相当于深挖井,使肺气源源不断地涌出。本穴开于寅,得气 最先,因此这个穴位补肺气的效果是最好的。肺气足则卫气强,卫气强则腠理密。这就相当于给我们的肺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邪不能侵肺,我们体内的这位“宰 相”大人便可安心工作,肺的宣发和肃降正常,自然就不会再咳嗽、气喘了。
【穴位释义】
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操作要点】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
【取穴方法】
伸臂侧掌,在腕横纹桡侧轻触桡动脉,从感觉到搏动处稍往桡侧移动,至凹陷处即为此穴。

【主治】
咳嗽气喘、痰多气短,咯血胸痛、咽干咽痛;心痛心悸、无脉症;手腕疼痛无力。
【保健养生】
经常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渊,每次1~3分钟,可以补肺气、利心脏,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保健心脑血管,预防心肺疾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