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从维熙访涉
李 亮
金风送爽,艳阳高照的仲秋,中国作协名誉委员从维熙先生,踏上了女娲文化之乡,在刘邓开辟的这块晋冀鲁豫根据地首府县河北涉县等地,瞻仰了革命遗址,凭吊了当年战场,游览了娲皇古迹。在此同时,对涉县的文学爱好者,进行了口传心授的创作辅导,讲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六十余年的简况,谈了他的人生感悟。先生的坎坷人生,使他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时候都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满腔热情地讴歌党,讴歌新生活,讴歌真善美。他希望文学爱好者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的同时,更要精读细读经典佳构。他以自己的实例,讲了创作经验。在与大家集体合影的同时,还满足了每个人单与他合影。他身穿红色秋庄,朴实无华,虽然著作等身,出版了近70部文学作品,翻译到外国的有四种语言文字,向异域他邦,传播了中华文明。但他不改平民本色,就像太行山上的一块红色石头,与人真诚交谈,问讯乡情,俨然一位山中老人,给众多的“粉丝”们带来大家风范。他是偕同夫人钟女士沿着前辈的足迹走来的。抗日战争时期,范文澜、刘白羽、欧阳山尊、杨朔、吴伯箫、徐懋庸、叶以群、碧野、赵树理、阮章竞、陈荒煤、光未然等许多著名学者作家,紧跟一二九师指战员,曾生活和战斗在清漳河畔,创作出许多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光辉诗篇,也更加吸引了从先生对这块热土的向往。知名军旅作家、涉县偏店乡范家井村人王波同志,全程陪同了从先生的进山来访。原涉县常委、常务副县长陈邢魁同志,特地从邯郸回来与从先生见面请教。从先生的来涉,不仅受到传统革命思想的熏陶,他将为老区写出新歌,在指导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同时,精神上也给了很大的鼓舞,强化了这块热土的文学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