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月草青青

(2023-04-21 15:29:14)
标签:

文化随笔

      农历三月,地气开始慢慢回暖,无处不在的草儿渐渐泛青。
     田埂上、砖缝间、街角处......甚至无人理会的所在,哪儿不是草儿的家呢!尤其恰逢一场春夜里的透雨泼撒过,三月的草,遂得了将军令一般,探头舒脑的、拔节伸腰的、恣意欢娱的、舞姿蹁跹的......活泼泼地顺着一望无际的原野蔓延开去,直到天地之间青色迷离,翠色一片。
     见过了冬季的凛冽、冷峻与单调,谁又能够不喜欢三月里的草色泛青呢?尖尖的草尖上,也许还挂着昨夜春雨的珍珠,仔细嗅一嗅,的确可以闻到一丝悠悠的春气。这个时候,该是“斗草”的好时候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伟大的曹雪芹先生,给我们“还原”了“斗草”的可爱细节: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个人,满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一来一往,“斗草”里的“文斗”情节,闪展腾挪,伶牙俐齿,让人目不暇接。《镜花缘》里也写到过二十多位佳人此起彼伏“文斗”---诸如“长寿”对“半夏”、“金盏草”对“玉簪花”、“木贼草”对“水仙花”、“苍耳子”对“白头翁”。这是“斗草”吗,这简直就是在做诗呢!“斗草”的另一种玩法是“武斗”,所斗彼此,执草于手,互相角力,断者则为负---在孩童之间流行的这种“武斗”,倒是很有一些“决斗”的意思。“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宋人晏殊笔下的斗草,溅起一片欢声笑浪,腾起一抹盈盈春色。
      草儿青青的三月,也是春草肆意点缀人间餐桌的美妙时节。翠翠的艾草汁,流入霜花也似的糯米堆中,春色回旋婉转,渐次成了人们踏青果腹的小小青团。青团一只,春天也就稳稳地托在了掌心。并不打眼的秧草,却可以衬托出河豚的绝妙美味。而北地的“柳蒿芽”,南方的马兰头,仿佛“文斗”一般,同样伴随着春天生发,同样陪伴着人间餐桌,烘托出无边烟火之气---就像苏轼在《菜羹赋》中所抒发的那样:“卜居南山之下,服饰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青青三月,充盈着一团春气的草儿,给予普通人家难得的山野回味:岁月静好,灯火可亲。
     人们对于草的认知,自有一番兰质蕙心。培育一盆菖蒲,剑叶舒展,挺拔秀立,暗暗契合着一种温润淡泊的情怀。《菜根谭》一再强调“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所谓“兰为君子,蒲为隐士”是也。而《诗经.采葛》,则直接赋予青草爱的象征---“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样的诗句,最适合恋爱中的小情侣;这样的诗句,又哪里是而今一些莫名其妙的网络语可以比拟---正是,婀娜一束风流草,示爱千年到如今!
     点染如许春色,人们常常瞩目桃红杏白,杨柳吐翠---因为其身也高、其姿也靓、其色也妍。而几乎无处不在的三月青草呢,只是静静地匍匐于地上,静静地以自己全部的身心,释放出无边的春色。还在春寒料峭之际,桃杏尚未含苞、杨柳枝干僵硬,富于生命力的青草便悄悄萌动着,示人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信儿---不争、不抢、不妍、不妖......只静静地编织无边春色,点染于天地之间。
    如此三月青草,焉得人们不敬不爱!
三月草青青
网络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斋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