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波特兰先生
波特兰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62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说荷兰风车文化

(2014-03-28 12:13:12)
标签:

荷兰

旅游

民俗

分类: 网游世界驴记

简说荷兰风车文化

简说荷兰风车文化

简说荷兰风车文化

简说荷兰风车文化

简说荷兰风车文化

欧洲流传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类,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因为荷兰靠近北海,地势低洼,沼泽湖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有近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由于地势低洼,荷兰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蚀。于是,人们建筑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抽水风车,并很快得到了普及。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近乎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没有当地奶酪的盛名和郁金香的芬芳。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

荷兰境内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而靠近鹿特丹的Alexander Polder地区,更低于海平面6.5公尺之多。为了土地与大自然抗衡,荷兰人建造堤防,阻挡海水,并利用风车产生动力将洼地的水抽干,填海造地, 13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荷兰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埃塞尔湖。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莱沃兰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来保护。

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 19℃,气温年较差小,且全年湿润多雨。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荷兰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荷兰风车是适应水力利用和磨坊工业需要而创造的,如今虽然仍为荷兰的“国家商标”,实际运用上却不多见了。

荷兰的风车,最早是从德国引进的。当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16、17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有:造纸等作用,被誉为“风车之国”。荷兰向来以风车闻名。而保存风车较多的地方,则是“小孩堤坊”。传说一个小男孩眼见堤坊上出现裂缝,海水渗入,他担心村子将被海水淹没,便用手指头塞住堤坊,救了全村人……如今,在这个地方还保留了19部风车,并且还能见到穿着传统服饰的荷兰妇女。

历史上,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其中包括: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大麻子和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在荷兰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风车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

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艰巨的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当地的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他们对风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此外,为了能四面迎风,他们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

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这些风车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沦和人为鱼鳖的威胁。

20世纪以来,由于蒸汽机、内燃机、涡轮机的发展,依靠风力的古老风车曾一度变得暗淡无光,几乎被人遗忘了。但是,因为风车利用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耗尽之虞,所以它不仅被荷兰人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今日新能源的一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荷兰大约有2000多架各式各样的风车。荷兰人很喜爱他们的风车,在民歌和谚语中常常赞美风车。风车的建筑物,总是尽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帮助他们发展的“功臣”,确定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起转动,举国欢庆。每逢节日,风车上围上花环,悬挂着国旗和硬纸板做的太阳和星星。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历史上,荷兰一度在16、17世纪海上航权时代取得相当的优势,成为当时欧洲北海沿岸势力最强的代表,被称之为荷兰的“黄金时代”。1602到1799年一百多年间,东印度公司(VOK)从一家贸易公司跃身为对全球第一家的跨国企业,对荷兰的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尤其对阿姆斯特丹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从对阿姆斯特丹建筑的风貌、运河的规划等等,仍旧可以看出当时商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当时许多荷兰北方、围绕南海(Zuider Zee)的渔村,也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港口。

尽管在筑完堤坝后,原本的南海早已更名为艾塞湖(Ijsselmeer),但如珍珠项链般环绕湖畔的马肯(Malken)、沃伦丹(Volendam)、荷恩(Hooln)、乌尔克(Ulk)与史帕肯堡(Spakenbulg)等渔村,以及坎朋(Kampen)、斯塔佛伦(Stavolen)和恩克森等贸易城中,所遗留的传统文化将这个地区也,形成了一个独特且多彩多姿的区域,称之为“北海黄金圈”。现今荷兰仍然是世界上的最有竞争力的先进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出口贸易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