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围棋趣话(一)
(2011-01-09 01:59:19)
标签:
体育陈岱洛阳围棋 |
分类: 往事回忆 |
洛阳是九朝古都,文明古迹很多,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自北宋以后渐渐式微,风光不再。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久的将来她将焕发青春,重振古都雄风,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洛阳围棋界门户众多,各家弟子却无门第偏见,互通有无,切磋棋艺,共同提高,诚为体育界一盛事也。
洛阳现代围棋兴盛,陈岱先生功劳最大,据围棋国家级裁判马铁良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末,洛阳下棋的人还不多,他和李超等少数几个人名列前茅,难遇敌手。一日,李超找到他,说楼下新搬来的一位老人整天摆弄围棋,于是,两人便邀上几名棋友前去探访,以棋会友,老人很是高兴。当提出要下棋,老人稍作思考,提出让四子。等弄清老人要让他们四子时,几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一时面面相觑。出于对老人的尊重,几个人最终老老实实地摆上四子,轮番同老人对弈,皆被杀得惨不忍睹,始惊遇上高人。而这位“世外高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被称为“中原棋王”的陈岱。陈岱是个地道的老北京,曾受过大国手刘棣怀的点拨,也曾亲眼目睹少年吴清源痛击日本围棋高手的情景。1962年,新中国首次评定了棋手的段位,陈岱被定位四段。1966年陈岱调到洛阳体委担任围棋教练,从此,一拨拨少年聚集在陈岱麾下。数年后,洛阳出现了一个围棋英才群体——汪见虹九段、王冠军八段、王海钧七段、马石七段……到了上世纪90年代,洛阳围棋30年的积淀终于造就了一名超一流国手——周鹤洋。虽然陈岱没有亲自指导过周鹤洋,但鹤洋的启蒙教练王佳强却是他的大弟子。因此,陈岱算是鹤洋的师祖。2000年,周鹤洋获得棋圣战冠军后专程去看望陈岱。2005年3月5日,一手缔造了洛阳围棋事业的陈岱仙逝,享年94岁。
关于陈岱先生的往事,我最早是通过读陈祖德先生所著的《超越自我》了解的,陈祖德先生在书中记录了一则他的师弟吴淞生的往事,大意是说“中原棋王”陈岱专程赴上海找到顾水如先生,想同他切磋棋艺,顾先生一则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二则害怕输给陈岱毁了自己一世英名,于是让弟子吴淞生出战陈岱,当时吴尚在稚龄,但棋艺已不凡,陈岱乃中年人,棋艺应更胜一筹。两人对弈过程中陈岱满腹怨气,不时嘟囔说:“我堂堂‘中原棋王’,千里迢迢来找您下棋,您不同我下也就罢了,偏偏叫一个小毛孩同我下,是什么意思?……”,陈岱只顾自言自语,却不知已经激怒了吴淞生,只见他突然双手将棋盘掀翻,棋子洒落在地上,使陈岱顿时谔然……。陈祖德接着又说,此事并不代表吴淞生不尊重陈岱,两个人在后来的交往中还是互相尊重的。如今陈岱先生和吴淞生先生都已经作古多年,后人不便对此事谁对谁错发表议论。若真要评论一下,我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句话:这件事情陈吴二人都没有错误,应该算是顾先生有错误,他可以拒绝和陈岱对局,但不应该让吴淞生替他出战。
陈岱先生除培养了八大弟子(汪见虹九段、王冠军八段、王海钧七段、马石七段 、康占斌六段、赵余宏五段、李海五段、于梅玲四段),还培养了数不清的业余强豪,如后来培养出周鹤洋的王佳强业余4段、先后称霸河南省业余棋界的方浦业余5段、关宏业余6段,曾经称霸洛阳业余棋界的贺长合业余6段……。他本人的嫡传弟子除了汪见虹九段1989年荣膺一次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并多次进入全国前六名之外,其他弟子战绩都不是特别突出。而是他的再传弟子周鹤洋九段为他多次争光。周鹤洋是王佳强弟子,小时候学棋异常刻苦,同王老师的严格要求也分不开。周鹤洋成为职业棋手后被聂卫平九段收为内弟子,棋艺提高很快,后来在全盛时代多次位居国内等级分第一名,多次获得国内各种棋赛冠军,获得两次世界亚军和一次亚洲快棋锦标赛冠军。在和李昌镐同时代的棋手中,他是唯一一位曾3:0领先李昌镐后来在总比分上又互相战平的中国棋手。周鹤洋现在国内国际比赛成绩不如从前,但他所效力的山东齐鲁晚报队在2010年全国围棋甲级队联赛中首次夺冠,也不失为一大喜事。相信周鹤洋今后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一九八七年我痴迷围棋时曾多次在洛阳西工体育场围棋教室见过陈岱先生,那时他已经是古稀老人,但满头黑发,声音洪亮,步履矫健,如果别人不说他已经七十六岁高龄,我还以为他只有五十岁左右。他为人谦和,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有一次我斗胆提出同他下一盘让三子指导棋,他欣然同意,在对局过程中,他骁勇善战的棋风发挥得淋离尽致,我苦苦支撑,也抵挡不了他凌厉的攻势,最后一条大龙被吃而中盘负。下完后他给我简单复盘,并指出:下围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盘攻杀,我国古代棋手力量都很强大,往往从开局就纠缠厮杀不停,棋局迭宕起伏,最为精彩耐看。现代围棋理论上比从前提高了不少,但太侧重于小地方的攻防,大局观不明确,有些棋手到一定水平了再难有提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攻击力偏弱。我问他如何提高中盘战斗力?他说一要多做死活题,二要多打古人棋谱,三要找水平稍高于自己的人进行实战,如此训练,不出十年即可达到业余高手水平。后来我按陈岱老师指导去做,果然水平提高很快,而且形成刚猛善战的棋风,虽然我在自己棋艺水平鼎盛时期也未能跻身洛阳一流好手行列,但在第九届洛阳运动会围棋比赛中几乎差点战胜(3半目负)曾获洛阳围棋业余棋王的李豫洛,也给自己的围棋生涯涂抺了浓重的一笔。陈岱的八大弟子中,我有幸同汪见虹九段、赵余宏五段、李海五段下过棋,得到过他们的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陈岱的其他弟子中,我曾经得到过方浦先生、关宏先生的指导,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
洛阳围棋的发展和李太平先生作出的贡献也分不开,李老师是业余4段高手,培养了李豫川六段、高峰三段、张英挺五段等高手,他的弟子陈刚业余5段培养有汪涛六段等人,汪涛现在在国内大有名气,论辈份是李老师的再传弟子。洛阳业余高手黄欣凯业余4段,李豫洛业余3段、史喻生业余3段(培养有弟子时越九段)、姚东业余5段等人都受过李太平老师悉心指导。我没有同李太平老师下过棋,但在一九八八年秋季的一个雨夜曾亲眼目睹李老师同史喻生和李春生同时下让二子和让三子的指导棋,他棋艺高超,以一敌二,游刃有余,以强大的中后盘功力令两个对手俯首称臣,给我以极大的震撼。李老师平生最大的遗憾是在洛阳第一届业余棋王争霸战中未能荣膺棋王,他当时棋艺已经过了巅峰时代,但凭着顽强的斗志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眼见得登顶在即,却让另一高手黄欣凯捷足先登。据有人传说:黄欣凯最后一轮对阵李豫洛前觉得无必胜把握,遂于赛前头天晚上宴请了李豫洛一顿,第二天二人对局李豫洛很快中盘败。等李太平老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战胜对手以为棋王到手之际,发现自己大分同黄欣凯相同,小分却低了一点,只能看着自己弟子黄欣凯摘走棋王桂冠。李老师叹息一声“人算不如天算,谁料到自家后院走水!……”,从此以后,因年龄渐长棋艺下降,偶尔参加比赛也难振雄风,慢慢退出一流棋手行列。黄欣凯虽然得到棋王称号,棋艺并未臻一流,第二届棋王挑战赛即被关宏请下宝座,此后再也无精彩表演。
李太平长子李豫川六段因父亲言传身教,对棋艺悉心钻研,曾达国内高手水平,进过国家集训队和名人战循环圈,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是河南省围棋队主力队员。他为人谦和,指导后进不遗余力,曾让先指导关宏多盘,七胜一负。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一个和我棋力相当的年青人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和他下分先棋,他没有拒绝,两人猜先后他执黑先行,结果那个人被杀得一塌糊涂,当别人告知那年青人说和他下棋的人是李豫川六段时,那人连忙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该死,该死!”,并及时向李豫川道谦,请他原谅自己的唐突。李豫川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又指了指我说:“你们俩个可以玩一盘”。随后走到一边和早就等候在那里的方浦下了一盘让二子棋,两人居然下成了和棋,方浦见豫川下完后盯着棋盘思考,知道他有意相让,赶紧又是让烟,又是端茶,笑咪咪地请豫川复盘指点,豫川复盘后说:“我的一个绝对先手让你逆收了,否则你至少输一目”。方浦笑着点了点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方浦如此谦虚地接受别人指导,在我的映象中,他作为河南省第一届业余名人战冠军获得者,也是河南省业余棋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声称洛阳二流棋手能过得了他二子关的也无几人。其实他说的是实话,他棋风刚硬,水平比他稍差者同他硬碰硬无异于拿鸡蛋碰石头。他好多年一直和关宏难分轩轾,轮流坐庄,迄今仍是一流强手,只是性情率直,说话直来直去,有些人对他有些看法。通过观看李豫川同他下让二子指导棋,我明白了“莫向人前夸海口,强中还有强中手”的道理。人在任何时候,低调做人是不错的,在智力竞技运动上,没有永远的强者,即使曾经独霸世界围棋十年之久的李昌镐不也接二连三吞下了“十连亚”的苦果吗!
李豫洛是李太平小儿子,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人,八七年时他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孩,但整天同他父亲教的那些小孩在一起玩围棋,后来也练了一手好棋艺,虽然他没有象高峰、张英挺等人那样成为职业棋手,但在洛阳围棋界也曾荣获棋王,他的官子功夫接近了李昌镐的水平,他获得棋王的两盘棋都是以半目险胜关宏,他获得棋王挑战权时棋友们都认为他将以0:2的比分惨败,但他却以2:0挑落当时如日中天的关宏,爆了一个大大的冷门。只是他后来参加工作后棋艺退步,以致在洛阳第九届运动会围棋比赛中甚至没有进入前八名,现在基本沦为二流棋手。
1988年秋季某一天,我在西工体育场围棋教室和李豫蓉还玩过一次五子棋游戏,那时候她大约十四岁左右,很天真烂漫,她的主要任务是替她父亲看守一个纸烟摊,因一时没有人买烟便走过来同我们玩一会,她先是同一位老人下五子棋,输了后想找个不会下的人出出气,于是主动邀我同她下,赢了几盘五子棋后还觉得不尽兴,又提出要下一盘围棋,但条件是我得让她一把“飞刀”(关键时刻她连走两步),我当时围棋水平要比她高一点,但没有达到让她“飞刀”的地步,游戏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自那以后,我们互相也熟悉了,但后来几年去体育场围棋室,她由于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有点害羞,见了熟人也只是远远地点一下头,并不过来搭讪。再后来出去上大学了,就再也没有见过。
李老师的得意弟子高峰三段在河北省队征战几年后放弃了职业棋手工作,回到洛阳后在巡警队上班。自他回来之后,洛阳业余围棋界关宏和方浦称霸的局面被打破,他先后夺得棋王和名人,并在第九届运动会围棋赛上夺得第一,他夺冠的历程很顺利,遭遇的一点小麻烦是代表洛阳医专出战的汪庚先差一点赢了他,高峰自己也承认比赛时一度很危险,小汪有杀他大龙的机会却放弃了,他谦虚地说汪庚先让了他一盘,其实论棋力他让汪庚先两子也没有问题,况且他当时正指导汪庚先的儿子汪涛。汪庚先和陈刚对局我在旁边观战,到快终局时局面极度细微,两人为争一个单片劫下了几十手,陈刚最后刚好多一枚劫材,又落了个粘劫收后,以半目险胜。陈刚当时棋局一结束数完棋子后即匆匆离去。我们医专代表队几名队员简单复盘后认为汪庚先若以收单官做劫可以赢半目,汪庚先微笑不答。后来回来后他吞吞吐吐地对我说:“你不知道,我当时最害怕的就是……”他话不说完,我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从前汪涛多年接受陈刚指导,陈刚也算是汪涛的恩师,他真要是赢了陈刚和高峰岂不是恩将仇报了吗?他吸了一口烟又吐了几个烟圈,象是自言自语又象是对我说:“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就行了,何必非要赢他们呢!”。谁知最后一盘他对阵并不是洛阳一流棋手的李岩时因体力欠佳又输了,我校代表队因小分较低最后遗憾地与前六名失之臂。有一天走出赛场的路上关宏和我走在一起,向我打听汪庚先的情况,并说找机会想和他聊聊,我知道关宏想同小汪切磋一盘,看看他到底有没有一流强手的水平,但后来他的愿望没有实现,因为自九运会之后网络围棋兴起,人们之间对弈不必面对面交手,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了。但网上对局很少有人用真名字,所有很多棋友在网上下了许多盘,也不知道对手是谁。汪庚先和汪涛(2005年之前)最喜爱用一个bosmao的网名在新浪围棋下棋,最好战绩曾排名全世界第十九名。
洛阳九运会围棋赛我校代表队虽没有进前六名,但从前在我校上过学,后来在洛阳铁路分局洛阳铁路医院上班的薛玉阳业余2段发挥很好,一举夺得第三名。薛玉阳的家庭号称“围棋之家”,他的父亲薛佑钧(原洛阳铁路分局局长)生前是围棋高手,他兄弟五人(薛玉太、薛玉阳、薛玉洛、薛玉生、薛玉虎)并称“薛家五虎”,都是业余高手,1987年5月薛玉阳还是医学生在附属医院实习时,洛阳医专的几名围棋爱好者赵元猛、李宝泉、任长江先后同他对局,被让先的情况都是中盘败,他同我下了一让三子棋也是大胜。他当时对我说,他如果不学医,是可能成为洛阳最早一批职业棋手的,他在河南省第一届围棋段位赛上被定为2段后再没有参加过升段赛,故一直是业余2段,但按他能进入市级比赛前三名的棋力来看,应该具有业余5段棋力,他的儿子薛刚也会下围棋,1988年4月在体育场我同他对局过一次,当时薛刚只是一个六岁小孩,虽然输给我,但当时在场观看的薛玉阳说我赢得很侥幸,并说自己在家中同儿子是让四子下的。薛玉阳的其他兄弟我见过薛玉洛、薛玉虎,但都没有同他们对弈过,只观看过他们同别人比赛,他们的棋力应该稍微比薛玉阳差一些,介于业余3段与业余4段之间,他们的比赛成绩也稍逊于薛玉阳。薛玉太先生不仅是棋手,而且也是国家级围棋裁判,我只见过他一面,对他不了解。薛玉生我没见过,不妄加评论。薛玉阳现在已年过六旬,在2009年举行的洛阳第十一届运动会围棋赛上又勇夺第三名,真是老当益壮,令人钦佩。(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