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2011-04-07 09:31:51)
标签:

春天

春意

春醉

原创摄影

古村落

宏村

徽州

南湖

杂谈

分类: 原创摄影随笔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青砖黛瓦映南湖

烟雾飘飞秋意抒

情景悠然随蝶舞

风捎落叶竞相扶

枫红菊艳游人醉

村野轻描锦绣图

经霜踏露迎四季

清香暗洒润归途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2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

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

被称为牛型宏村的“牛肚”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3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4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5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6


 

   当时因村中人口繁衍,需要更多蓄水,宏村人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砌石立岸,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的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岸古树参天,垂柳婀娜,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尽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

   清嘉庆年间,浙江钱塘(今杭州)名士吴锡麟游南湖后,撰文述道:“宏村南湖游迹之盛堪比浙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古代诗人云“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横跨堤面,如果有时间多停留一段时间,桥下可荡舟,每年都会来到这里,也就有了四季看南湖,早晚看南湖的醉人之美

   南湖边有南湖书院,村子里面有一百多幢保存良好的房屋。

   这些房子与其余徽派建筑大同小异,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刻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7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8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9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0

 

一直觉得

宏村之美

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徽派建筑

周围的青山绿树

更在于村中潺潺的流水

在于南湖和月沼的碧水

走在山水间

悠悠碧水于心

轻风踏歌行

满腹的心事随风而飞

执笔在手

却发现一切都在画中,都在水中了

 

再婉转的文字也道不尽宏村的美

再悠扬的箫歌也唱不出心中的情

只是面对这样的景和情

不得不说些什么

闭上眼睛

畅想一下:

夏日的午后

独自一人俯卧在南湖书院里沧桑历练的书桌前

抛却凡俗的纷扰与隐忧

独享一份宁静

独占一段历史

会是何等惬意的事啊……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1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2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3

 

    宏村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800多年。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位于宏村最南端的南湖,整体呈弓形,弓弦处铺石板建楼舍,鳞次栉比;弓背部筑堤岸植杨柳,郁郁葱葱。水面平静如镜,映碧山蓝天,融粉墙黛瓦,引绿荫红花,如诗如画。南湖的设计遵循了中国山水画气韵生动的绘画原则,造境极富诗情画意。南湖四季皆景:春季杨柳含挚桃带笑,夏日白莲盛开风飘香,中秋水宁如镜月当空,冬雪一把银弓落玉盘。若把南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同在山水画意境里的,还有宏村的民居园林。明末至清末的300多年间,是宏村始祖汪氏家族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里,徽商崛起,高官、文人辈出。为了光宗耀祖,他们纷纷回乡投资,树祠堂、建宅院、挖渠塘、铺街巷,一时间楼阁耸立,街巷八达。宏村的宅院建设大多受苏杭园林之风的影响,山川湖泊的景色微缩于园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工匠们巧借水圳之活水,在院中挖池塘、建水榭、造亭阁、种树植花,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村落私家园林。 

 

  碧园,位于水圳的源头,涓涓源头活水流经园内的鱼塘,塘水清澈见底,水面波光粼粼。遥想当年的朱熹老先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感悟也许就是在这种景致中生发的吧。塘上建有水榭,水榭临水处三面设有“美人靠”,可供纳凉、垂钓。想来,与黛玉、湘云中秋赏月,临风吟诗的凸凹馆还真有几分相像!水榭直通厅堂,坐在厅堂内即可眺望水榭对面花台的景色。水塘北侧是一面屏风墙,墙中嵌有一方石雕透窗,“祥云瑞气”四个大字正当其中。石雕透窗旁边的园门可以通向后院,门循上写着“碧园”二字。整个园子庭、塘、楼、榭布局井然,点缀以花草树木,赏心悦目。 

 

  水出碧园,再经水圳流入居善堂的水塘。水塘四周青翠欲滴,丛林间有碎石小径,道旁自由地布置着青竹篱笆,花畦内各色植物,色彩夺目,错落有序。水塘边墙上也雕有透窗,窗上青藤缠绕,野趣横生。宏村里家家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如斯这般的园林数之不尽。松鹤堂里有个“招鹤亭”,这里偶有水禽栖息;德义堂古朴典雅,书香四溢;根心塘内水圳呈U形,风景独特。

 

    承志堂,位于宏村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原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整栋建筑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共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全部都是木结构,内部不乏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136根木柱,大小门窗60个。全屋不仅有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还有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为了娱乐的需要,还建造了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前厅是整幢房子中的精华,国内罕见的“倒立双狮戏球”式木雕棚托,厅堂两侧卧室的厢房门上的“福、禄、寿、喜”四星雕和“八仙”雕,横梁上雕的那幅“唐肃宗宴官”图,都是木雕中的精品之作。鱼塘厅里水声潺潺,风清景媚。整个承志堂气势恢宏,不同凡响,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南湖书院的景致也是可圈可点,在望湖楼上可将荡漾的南湖以及苍翠的远山尽收眼底。《汪氏族谱》中写道:“旁有小楼可以俯瞰全湖风景,时见莺飞鱼跃,生趣昂然。”望湖楼下是抵园,是供教书先生休息的小园,“抵”即是福,又有恭敬迎候之意,徽州人素来尊师重教,在他们眼中,“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园内一角,绿荫掩映中,有一尊大理赏石,虽为人造,宛如天成,俗称“文人石”。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4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5
情迷南湖.徽州行摄
p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