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2011-03-25 15:34:43)
标签:

春意

原创摄影

杂谈

徽州

西递

古村落

文化

分类: 原创摄影随笔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

 

   皖南古村落西递村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誉称。当你漫步在这块具有950余年历史的神奇土地上,扑面而来的是那浓郁芬芳的文化气息和特有魅力的古建风姿,它将使你陶醉迷离,留连忘返……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雨罩西递底蕴雅

绵延溪水染芳华

书香馥郁诗书咏

情醉徽州意境佳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3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4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5

 

在绿水青山中

西递的村落显得非常和谐自然

每一处景色都可以入画

每一方人文都可以成书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6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7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8

也许在现代人眼里

西递处处透着古朴超然而颇具吸引力

西递保存之完整

几乎让人相信数百年来时间不曾前行

众人都说桃花源

景致倒在其次

向往的是世外之美

 

细雨中

慢慢走在西递蜿蜒幽深的小巷

徜徉在高低错落的幢幢古民居之间

品味着一副副似乎仍在散发着清幽暗香的古楹联时

在西递的这块历史厚土上

深切地感受到她的独特魅力

她的博大精深

她的厚重底蕴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9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0

 

站在半山

环顾西递你一定会惊叹

西递的老祖宗很早便对自然环境十分尊重

强调“天人合一”

现代的说法叫“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个村落平面呈船形布局

谓“船形西递,大吉大利”

整个村子,依山造屋,傍水结村

村中还有玉带般的溪水延绵流向村落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1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2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3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4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5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6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7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8

漫步村中

沿着青石铺就的巷子前行

水让地面如镜

细雨连绵

西递就如同雾中的版画似的

也如一个淋湿的旧梦:阴冷、湿润、隔膜

漂亮的是西递街道的那些石板路

因为水冲走了灰尘

如黛玉一般晶莹

感受着青石铺路曲径弯弯

大街小巷深幽宁静

粉墙青瓦鳞次栉比

飞檐翘角突兀多姿

砖木石雕满目琳琅

高昂翘首古朴典雅

 

走进一户户古民居

你若仔细审视

便会发现,这些民居的大门非常有特色

几乎每家的门上方都有门罩装饰

多呈元宝形,象征“招财进宝”

上嵌砖或石雕,多雕些戏文传说

或山水花草,层次分明,十分逼真和生动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19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0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1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2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3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4

进得屋子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屋置天井

这也是古徽州民居建筑的独特之处

据说是受了北京四合院布局的启发

俗称“天空一角”

用以采光通风

其实最重要的还蕴含着旧时徽商把财留在自己家里

即所谓的“四水归堂”、“肥水不往外流”之意

天井下面,多是庭院

有的设有假山、鱼池(用青石凿成的鱼缸)、花台,摆设奇石盆景,栽种名贵花木

庭院除了设在进门处外

也有设在自家后院的

但无论走到哪家庭院

便会发现庭院均缀以花台水池

隔以低墙漏窗

饰以砖雕石刻

其花卉犹在怒放

其人物栩栩如生

其走兽呼之欲出

谓“三雕”中之一绝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5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6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7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8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29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30

在天井,你若留意

可能会对每家都设有储水的石缸或水池而感到纳闷

原来这里也体现着古老村庄的消防文化

西递村数百幢连片的古民居全是木质结构

村中只有三条小溪,遇上天干地旱非常缺水

于是自古以来

西递人就有了较高的消防意识

未曾想这些不起眼的水池、水缸,如今也成了西递村独特的文化景观。

 

看了听了这么多

最让我感叹的还是古民居内诗书传家

书香馥郁的浓厚气息

尤其是厅堂里悬挂的竹木楹联

其书法的功力和许多内涵哲理、寓意深刻的联文

无不显示出当年屋主人丰厚的文化底蕴

由于这些屋主人大多做过商人

且大多数受过较深的儒家教育

因此格外注重商德和修养

这些楹联

都是先辈们对人生体味的结晶和对后人做人处事的教诲

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

且晓人以处世之哲理

如“世人厚德传家,儒雅修身为本”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

 

站在先人们留下的无数文化瑰宝面前

我忽然有一种感受

这个地处山区、山多地少、昔日交通相对闭塞的乡村

之所以在中国及至世界闻名

除了一代代徽商的不懈奋斗之外

更重要的还是她那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起了主导作用

西递,无疑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和一个徽州文化的博览园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31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32

西递,匆匆的一瞥,便生出无限感慨

其实她还有很多宝贝我未来得及欣赏

她的饮食文化

她的祠堂文化

她的儒家文化

她的风水文化

她的民俗文化等等

无不在吸引着我要去探个究竟

虽然每次来都住上了一段时间

但还是觉得没有住够

在这里走一走

仔细地看一看

用心地品一品

一定会得到启示

一定会提高品位

一定会倍增灵感

 

西递

不管呆上多久

总觉得只是匆匆的一瞥

这份感受让我魂牵梦绕、浮想联翩

若是再来西递

我一定会选在烟雨朦胧的春天

那时,桃花开了,树绿了

素称“桃花源里人家”的西递该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

那时

吟着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那该是多么惬意的意境

 

那时

你可能不只是感受西递

而是不由自主地融入了西递……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

 

雨中西递.梦醉于心.徽州行摄
P33

      地理位置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是皖南一处保护较为完好的古民居群落,四面环山。早期是古代一处驿站,据《新安名族志》记载其地罗峰交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有一水环绕,不见东而见西,故名叫“西递”。

    人文景观

    西递为胡姓聚居地,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昌翼公,当年翼公因避太祖逃匿民间,改为胡姓后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西递自古文风昌盛。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后便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西递修建得异常堂皇气派。胡氏宗祠敬爱堂傲立在村中央,其名取族人敬老爱幼、兄弟互敬互爱之意,门前一座粉墙黛瓦环绕的广场上游客闲人纷纷往往,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肃穆气。踱进敬爱堂内,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据说是朱熹手书。

    西递村目前完整保存的224幢明清民居中古楹联不下百副,就充分体现了古徽州商大多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的儒商。在《履福堂》、《膺福堂》、《笃敬堂》等清初时期的民居中的厅堂上悬挂着底蕴深厚的古楹联,为居室环境增添了几分雅气,形成了强烈传统的文化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历史文化的长廊中。

    明清建筑是我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西递明清民居300余座,保存完好的124座,门口的月湖畔矗立着西递唯一保存完好的石雕牌坊,高12米,宽约10米,通体采用不易风化的“黟县青”大理石,上书“荆藩首相”四个大字,底下一行刻着明朝嘉靖乙卯科进士胡文光的头衔与名讳。古徽州之砖、木、石雕堪称“三绝”,犹以石雕见胜,绝就绝在其人物栩栩如生其花卉犹如怒放,其走兽呼之欲出,其翎毛逗之欲鸣;这些都体现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

    自然景观

    整个西递古村落呈船形锚在皖南的群山丛中,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犹如一条大船的一间间船舱。走进地杰人灵的西递村好像步入了一座“漏窗的殿堂”;古民居群体布局规整,建筑典雅,粉墙青瓦,昂首云天,起伏交错;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蕴藏着无一雷同的室内装饰;室内画栋雕梁,淋琅满目,匠心各具,巧夺天工;微微跷起的屋檐,叠起的瓦片铺成的屋顶,青黄色的石墙,爬到屋脚的青苔,铺着青石小路,99米高墙深巷矗立村中,游客穿行其间如入迷宫奇境;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又回到了那遥远的明清时代。这样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之地,在那绿水青山的环境中,显得非常和谐自然,每一处景色都可以入画,每一方人文都可以成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