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神庙·埃及之旅(一)


标签:
摄影旅游随笔 |
分类: 原创摄影随笔 |
摄影:双儿
地点:埃及·卡纳克神殿与卢克索神殿
时间:2008年1月27日 晴·多云
设备:Canon EOS
5D
应该说在埃及行走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看神庙
尼罗河沿岸有许多著名的神庙
而我们所看的是其中两个最著名的
卡纳克和卢克索神庙
在去神庙的路上
头脑中关于神庙的一切都浮想起来......
在新王朝时期
围绕着法老崇拜
一种新的宗教产生了
法老不再是一般的神
而是高出其它神的大神
于是法老和太阳自然联系到一起
是太阳身阿蒙的化身
底比斯最著名的两个太阳神庙
是卡纳克神殿与卢克索神殿
都是献给阿蒙神的寺庙
太阳神庙产生于
金字塔的祀庙、和崖窟墓之后
太阳神庙完全抛开了陵墓
而把祀庙独立了
他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建筑内部
这些太阳神庙又叫阿蒙庙
在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广袤的土地上
硕大的建筑群
与精美的石雕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
巨石在沙漠中变成不朽的奇迹
看起来顶天而立的石柱
支撑起宽广的神庙
那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建筑
沙漠干燥的空气和灵巧的创造者加以保护
让几千年的神庙屹立至今
那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祈祷礼拜场所
那是迷一样的建造过程
那是古埃及人供奉神
祭拜神的地方
宽广、多彩的神庙
昭示着法老的权利与财富
以及对神明的赤诚之心
在世的法老都是通过神庙献祭
与彼岸世界的诸神沟通、讨神欢心
因为有朝一日
法老们也将开始永恒的重生之旅
回归到诸神的行列
神庙的石壁上用大量的篇幅
刻画了法老和诸神的礼尚往来
其实,诸神的形象都是虚幻的
是法老和贵族阶层用来安慰自己
和统治子民的一种政治需要和文化手段
神庙里的雕刻
记载着拥有权利和财富的法老
这是那一时期最进步的文明
强盛不衰达3000年之久
我们的埃及之行中历史文化
应该说是始于木乃伊
终于神庙
也可以说是始于死亡
终于重生
这也是古埃及人生命的自然过程
生于斯土
感恩于天
法老们希望通过慷慨的捐献
以及对神的敬奉来保证土地的丰产
和自己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
在底比斯古老的街道上
有一段3000年前的斯分克斯大道保留至今
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分别建在大道两端
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的太阳神庙
埃及向导说这是太阳神办公的地方
而一公里外的卢克索神庙则是太阳神居住的地方
当车停下
我们来到
卡纳克神庙
这个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庙宇前的时候
还是只能用两个字
震撼...来形容心中的感觉
全部用硕大无比的巨石所构建
是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
只要想到它始建年代距今将近4000年
就令人瞠目结舌了
从入口我们一路走进去
这感叹也是一路相随
与其他地方相比
古埃及人在卡纳克创立的功业更加令人惊叹
他们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阿蒙神的虔诚
石头的墙壁上雕刻的各种浮雕显示着对神的膜拜
记录着战争的胜利
古埃及人为几个时期的法老
和各种各样的神设计了大殿
图特摩斯三世、“热鸡汤”
塞提一世以及三座神庙供奉的阿蒙神
阿蒙之妻穆特神
以及鹰首战神孟图等等都占据了属于他们的独有空间
另外
方尖碑在卡纳克神庙出现了
数量颇多
与神庙的大厅、庭院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穿过第一座门塔
便进入神庙迂回漫长的主道
游客经过主道的中间部分便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
因为到了举世闻名的圆柱厅
圆柱厅之所以著名
是因为厅里有柱子多、柱子大、柱子高三大特色
厅里一共有134根巨大的石柱
每根圆柱上据说可以站立100个人
有一排石柱的高度竟然达到了23米
每根圆柱的顶端都雕刻着恣意生长的纸莎草
中间部分都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图画
连天花板上也刻满了图画
有的甚至填上了五颜六色,色泽鲜亮,至今不褪
面对它,你会感叹不可思议
坚硬的石头在这里竟然有了植物的柔软姿态
圆柱厅的石柱纵横交错
金色的阳光透过冗长的主道
和残缺的天花板倾泄而下
令那片世界忽而金光灿烂
忽而幽暗冥冥
尘世的喧嚣在朦胧中悄然隐退
人的思维早已被带到了几千年前
那一刻
我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
古埃及的精神并没有消亡
这神庙、这壁画、这雕塑
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和艺术内涵
都在这太阳的光和热之中搏动着
亘古不灭……
这里每日都有着长袍的工作人员来回巡视
这里有众多的红男绿女往来穿梭
这里依然一片安静
众多的游客在这个圆柱的世界里流连徘徊
面对石柱上的精美雕刻艺术久久的注视、摩挲
沉默不语
直到夕阳西下
在经过了至少6个塔门与庭院后
就到达了神庙的深处
几千年的风沙腐蚀令六个塔门
与庭院里的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地毁坏
许多残破的石头和雕像无人扶起
寂寞地倒在漠漠黄沙里
有的庭院甚至已经没有了完整的格局
在神庙的深处有一个常年不涸的巨大水池
古埃及人把它称作“圣池”
圣池呈长方形
四周镶有整齐的石头
水面平静无波
碧蓝的天空把圣池变成了一面蓝色的镜子
四个角上种植的棕榈树倒映其中
甚是美丽
祭司们每次祭拜之前
会取用圣池的水洁身沐浴
以面对不可亵渎的诸神
埃及众多的神庙中
卡纳克神庙是埃及最大的一座神庙
是唯一一座有圣池的神庙
虽然神庙是社区的中心
但并不是一个公共的祭祀场合
除了法老
其他人不允许进入神庙的中心
即不能进入诸神居住的圣殿
神庙是为敬奉的诸神所专享
神庙是一个空间
人与神在这里相遇
也就是法老或者法老的代理者――
那个下午,我们在神庙中不断的行走
看着那巨大的圣甲虫
和远处的方尖碑在金色的阳光中交错并存
那是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平民到不了的禁区
那个禁区只对法老和祭司开放
而今天
任何人都可以到达这里
时代前进的步伐早已打破了历史的等级制度
这是现代埃及人值得高兴的事情
离开卡纳克神庙的时候
夕阳西下
金色的光芒里又出现了一种火红
卡纳克神庙就像一座天边的宫殿
被燃烧的晚霞映照得如幻似真
西沉的太阳马上就要坠向尼罗河
几千年来
太阳神阿蒙在卡纳克神庙祭司们的祭祀下
在尼罗河完成重生
明早依然升起在富饶的埃及大地上。
在夕阳中我们来到了卢克索神庙
实际上
就是拉姆西斯二世为自己修建的陵庙
里面布满了拉姆西斯二世和王后的雕像
拉姆西斯二世的王后是他的妹妹
他们感情很好
王后是拉姆西斯二世的贤内助
无论拉姆西斯二世后来拥有了多少美丽的女子
但是对王后的感情不变。
卢克索神庙规模庞大的废墟里
立着和卧着众多的石头雕像
大都是拉姆西斯二世的
他的身边总是有一位女子悄然而立
那是他美丽的王后
他们伤痕累累的身躯无言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大家一边笑一边走向卢克索神庙的门塔
门塔外的方尖碑直指云霄
卓而不凡
卢克索门塔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多了一个方尖碑。
在门塔外看完了近景的方尖碑
回头见着门塔左侧有一个与右侧相同的基座
上面却是孤零零的空无一物
那里似乎曾经有过一个方尖碑
可是方尖碑呢?
这里本来有两个高24米的方尖碑
都是采用阿斯旺上好的红色花岗岩雕凿完成后走水路运到卢克索
后来,左侧的那个被埃及总督拿到法国与拿破仑国王换了一个时钟
那个时钟至今还放置在开罗市区的一座清真寺里
那座方尖碑运到法国后
被放置在宽敞的协和广场
时尚的巴黎人把有些磨损的地方尖碑涂以金粉
打理成一个美丽非凡的艺术品
成为协和广场经典的一景
小规模的增建和修筑
卢克索阿蒙神殿最能证明卢克索辉煌的过去
它是由三代法老修建
卢克索神殿的大门处
有两座高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高15.5米,置于约1米高的基座上
进入卢克索神殿
内厅中有两根以合拢的纸莎草花为柱头的柱子
柱间还有埃及神话中欧里西斯的塑像
内厅左侧是一个小的清真寺
再向里走是卢克索神殿的柱厅
土黄色的大柱由内而外
柱式不断变化
内侧为合拢的纸莎草花
高柱耸立
神秘而威严
傍晚从尼罗河上看卢克索神殿
似浮动在棕榈树顶的一艘大船
高高耸立的方尖碑恰如船前撑旗的桅杆
圣船载满了千年的历史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