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中式英语》将登百老汇舞台

标签:
中式英语百老汇喜剧杂谈 |
分类: 美国生活 |
http://cn.wsj.com/photo/MK-BP618_horizo_G_20111009184555.jpg
Lia
Chang
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谈“中式英语(Chinglish)”
百
老汇新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商人在中国为自己的标牌制造公司争取一份利润丰厚的合同时努力克服种种语言障碍的故事。这 部舞台喜剧采用了英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还配上了屏幕唱词,剧情来自托尼奖得主、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在中国出差时的亲身经历。黄哲伦曾于2005年到访上海,他被带到一个全新的艺术中心,那里一切都很完美,只是标牌的英文翻译很糟糕。黄哲伦 说,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残疾人洗手间”被翻译成了“畸形人厕所”。
去年夏天,黄哲伦(因《蝴蝶君》(M. Butterfly)一剧获得托尼奖)为《中式英语》与导演雷•西尔弗曼(Leigh Silverman)和制作人杰弗里•理查兹(Jeffrey Richards)去贵阳采风期间受到政府官员设宴款待。菜单上有一道菜叫“木蛙输卵管”,结果却是一种蔬菜,黄哲伦说。
《中式英语》本 周在纽约朗埃克剧院(Longacre Theatre)开始上演,10月27日正式公演。为了宣传这部剧,制作人员和专为百老汇作品做广告宣传的宏盟集团(Omnicom Group Inc.)的Serino/Coyne LLC公司合作,营销团队有人讲英语,有人操中文,并且在推广时玩了一点文字游戏。一则广告说道:被解放的牛乳(Emancipated Cow Juice)?那是无脂牛奶的中式英译。
Serino/Coyne公司的创意总监汤姆•卡拉汉(Tom Callahan)表示,有些广告语出自该剧的台词,有些来自中国的真实标志牌,有些则是讨论会上的突发奇想。卡拉汉说:我们的目标是让人们花点时间多看看广告。
尽 管《中式英语》在宣传上着重强调了语言游戏,但在内容上却阐发了在中国做生意的更深层的问题。黄哲伦说:语言是最表层的东西,但是能够导致一些棘手的局 面,尤其是当美国人与英语水平有限的人交谈,或者开会时没有自带翻译的时候。我们的舞台剧想要表现的是,即使你真的认识那些字,有时也可能会错意,因为两 种文化之间基本文化假设和实践可能有天壤之别。
Barbara C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