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之SLA(立体光固化成型法)

标签:
3d打印sla立体光固化成型法 |
分类: 3D打印 |
SLA是最早实用化的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液态光敏树脂原料,工艺原理如图所示。其工艺过程是:
- 首先,通过CAD设计出三维实体模型,利用离散程序将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设计扫描路径,产生的数据将精确控制激光扫描器和升降台的运动;
- 其次,激光光束通过数控装置控制的扫描器,按设计的扫描路径 照射到液态光敏树脂表面 , 使表面特定区域内的一层树脂固化后,当一层加工完毕后,就生成零件的一个截面;
- 然后, 升降台下降一定距离,固化层上覆盖另一层液态树脂,再进行第二层扫描,第二固化层牢固地粘结在前一固化层上,这样一层层叠加而成三维工件原型,
- 最后,将原型从树脂中取出后,进行最终固化,再经打光、电镀、喷漆或着色处理即得到要求的产品。
SLA技术主要用于制造多种模具、模型等;还可以在原料中通过加入其它成分,用SLA原型模代替熔模精密铸造中的蜡模。SLA技术成形速度较快,精度较高,但由于树脂固化过程中产生收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应力或引起形变。因此开发收缩小、固化快、强度高的光敏材料是其发展趋势。
- 光固化成型法是最早出现的快速原型制造工艺,成熟度高,经过时间的检验。
- 由CAD数字模型直接制成原型,加工速度快,产品生产周期短,无需切削工具与模具。
- 可以加工结构外形复杂或使用传统手段难于成型的原型和模具。
- 使CAD数字模型直观化,降低错误修复的成本。
- 为实验提供试样,可以对计算机仿真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与校核。
- 可联机操作,可远程控制,利于生产的自动化。
- SLA系统造价高昂,使用和维护成本过高。
- SLA系统是要对液体进行操作的精密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苛刻。
- 成型件多为树脂类,强度,刚度,耐热性有限,不利于长时间保存。
- 预处理软件与驱动软件运算量大,与加工效果关联性太高。
- 软件系统操作复杂,入门困难;使用的文件格式不为广大设计人员熟悉。
简单解读:
光固化(SLA),不能算是新鲜事。有些物质加热之后会硬化,有些物质遇冷会硬化,以此类推,有些物质见了光会发生硬化,这个现象称作“光固化(SLA)”。
光固化物质制成的材料,称作“光敏树脂”(Photopolymer),它是由聚合物单体与预聚体组成,一般为液态,加有光引发剂(光敏剂),经过一定波长的UV光(例如,250-300
nM波长)照射后,,引起聚合反应,完成固化(如图)。
http://s12/mw690/001YwobPgy6TrigIgn97b&690
光敏树脂,可用在半导体产业,例如当作光阻剂,也可用在印刷业,例如印刷门牌及标志。与各位最贴身的应用,或许是当牙医为你补牙的时候,先用光敏树脂当成填充物,然后用UV光照射充填物将其硬化,完成补牙的动作。
近几年,“3D打印”不定期的占据新闻版面,有人打印了车子(美国),有人打印房子(中国大陆),NASA还想要把3D打印机送上太空,好应付航天员的不时之需。这些深植人心的3D打印应用,大多属于FDM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可以把它想象成类似在蛋糕上用奶油挤出花纹的手法,只不过精密度高些。“FDM”属于3d打印里始祖级的商业化技术之一。
其实,另一个更早的始祖级商业化的技术,就是利用前面所述“光固化”的原理,因为没有那么平易近人,加上材料是液体,溼答答的,总是比较不容易处理。所以,除了因工作需要而使用过的人,一般人其实不清楚它的存在。将“光固化”原理,运用到3D打印,并且将它商品化的代表人物,是Chuck
Hull先生。他在1980年代,成立了总部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3D Systems公司 。3D
Systems公司至今是3D打印界的龙头之一,当初该公司制定的“stl”格式,仍然是现今3D打印界广泛使用的模型档格式。光固化式的3D打印,是3D
Systems公司的基础技术,现今,仍执该技术的牛耳,地位无人能及。
“光固化”技术3D打印设备的概念,使用能量光源(例如,激光),并利用光敏树脂受光硬化的特性,产生物体的剖面层;3D打印便是想办法将每一个剖面层堆积并且黏合在一起,组成想要的成品。工作台的上下与能量光源的配合由计算机控制。这一层层的剖面厚度,视精密度需求,约在0.05-0.10mm左右。如图所示http://s15/mw690/001YwobPgy6TriYkSHc6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