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物管的那些事

(2011-10-21 19:24:50)
标签:

物管

杂谈

分类: 街谈巷议

                      闲话物管的那些事

                             孙尔台

 

    物业管理这个概念是随着住房的商品化而从国外引进的,并且很快就在中国普及开来。不过在我看来,这大概是开发商发现的一个生财之道,就是在卖完房子以后还可以继续收钱,而且收得比房租还贵,真是很划算的。这就是我对物管最初的概念。

    过去的物管就是看门人,一般单位的宿舍区都有。记得在50年代时,我家住在文昌巷的文华里,那是民国时期留下的一处公寓,院子很大,里面有两幢三层楼,住了不少人家。负责看门的一对老夫妇就住在一楼的门房里,他们交不交房租我不知道,但我估计机关里还会给他们一些生活费的。

    老夫妇的平时的任务就是看看门,打扫打扫院子的卫生,传递个信件或喊个电话什么的。不过楼梯的卫生都是由各家自己负责,经常用拖把来拖。院子里的卫生住在楼下的人会都会主动打扫,楼上的人有时也会参与一下。不过大家并不认为是在做什么好人好事,就像锻炼身体一样。而且这也是谈论大家身体状况的一个参照系,比如说谁的身体还可以,还经常看到他打扫院子呢。

    那时候人的平等观念很强,没有主仆意识。老夫妇既不是仆人,住户们也不是业主。因为地主都打倒了,谁敢当业主呢,小业主在当时就算是剥削阶级了。那对老夫妇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大家有什么麻烦事都可以拜托他们,孩子放学后也可以请他们临时照看一下。但大家也不亏待他们,逢年过节时烧了点菜,或是平时包了点饺子,都会盛一些给他们尝尝。

    管理与被管理的概念是后来的物管带来的,因为物管中有个“管”字,所以他们就当起了管理者。一方面收钱,一方面还会闹出些打人的新闻。这些事情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就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只要一穿上了制服,公仆就变成了主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就变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我现在住的地方是个老厂区,大部分是厂里的宿舍,少部分是商品房。过去一直没有什么正规的物业管理,只有一对姓刘的小夫妇负责看管,一直相安无事。后来街道要求规范化,就招来了物管公司。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巷口建了新的值班房和电动门,把里面的三个院子都管起来;第二就是划出停车位开始收钱。这一下原本平静的小区就闹腾开了,门口吵架的声音不断。

    大概闹腾了好几个月后,估计能收的钱也收了,值班室门口穿制服的人就渐渐地少了,电动门也成了摆设。平时只有一个老汉在院子里清理垃圾,并在垃圾中寻找一些可没钱的东西,这些事原来都是小刘的专利。

    谈到拣垃圾,我就想到我们院子门口原来的那对收破烂的夫妇。他们都是农村人,就靠收破烂在南京买了房,并把儿女的户口都安定下来。物管来了以后他们被赶了出去,但他们自然不肯放弃这个营生,每天就在电动门的路口外揽活。虽然离得比较远,但因为他们的人缘不错,人脉关系很广,所以大家有什么旧书废报纸要卖时还都去找他,他也是一喊就到。所以我经常感叹农民的智慧与艰辛,只要给他一个角落,他就能经营一生。

    我对这个物管公司最不满意的就是重形式但工作并不实在,尤其是信件的管理不仅没有改进,而且要比以前乱多了。我过去每周都有两三件邮件,但自从物管来了以后,每个月都收不到两三件。这与过去小刘能在门口及时地把信递给我们,甚至送信上门的服务相比,简直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些日子值班室门口平静了许多,也没看到那些老职工在议论什么。只是母亲老是在念叨,说最近应该有照片寄来了,怎么老收不到。于是天天催着我去值班室看看,但总是很难看到人。后来还是我爱人的运气好,碰到了一个值班的。值班的还向她诉了一大堆的苦,说这个地方的物业费和停车费一大半都收不到,这就是值班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不过我也替他们老板算了一笔账,原来这几个院子都有人看门,现在合并后不仅人员大幅减少以外,额外的停车费还刮到不少,要说亏损我还真不相信。

    我有个朋友就是办物管公司的,据说赚了不少钱。不过在他眼里,我们这种老小区最难服侍,他是不想碰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些人观念太落后,思维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所以我今天说的这些话肯定是代表了一种陈旧观点,大家就权当是一个笑料罢了。 

 

推荐文章

中国人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和年轻人谈谈印象问题

在国外的生存法则

中国人的脾气和道德上的空白

从养儿不能防老谈起

谈谈养女儿的好处

向德国人民学习

谈谈人的本性和角色的转变

做家长的要敢于说不

高考和九品中正制

闲暇之余话沧桑

岁末之闲言碎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漫话裸婚时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