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定先你一步走向弱者……

标签:
雷鸣有话说杂谈 |
分类: 浅‘谈’辄止 |
作者:雷鸣
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孩子身上发生我们不以为然,而在父母的身上发生,我们就容忍度低呢?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里有个几岁的小孩子,你叫孩子或让孩子去做某事,孩子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你多半会嗔笑着说:宝贝好笨啊。甚至你还会被他的憨态逗笑,上去亲亲他。而同样的状况,如果是发生在父母身上,又会如何?我们常会语带责备:“我刚才说话你没听见啊?”“你怎么反应那么慢呢?”“哎呀!就这么点事,你还得反应半天?”
诚然,很多朋友责备完父母,自己也很后悔。特别是在父母的黯然转身之后。但是,经常听到的疑惑是:“可我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呢?”
我觉得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把孩子当孩子,把父母当成人。
如此,对待前者,你的期望值低,容忍度高。而对待后者,期望值高,容忍度低。可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能力在下降。孩子的各种能力向上走,而上了年纪的人各种能力向下走。视力、听力、反应力、记忆力,也包括理解力……可是,我们非但没把这部分考虑进我们的期望值里,反而会把经验加进去,会认为:你不但是个成年人,而且还是个有着数十年人生经验的成年人。
你知道最使他们感到神伤无力的是什么?那就是:能力上越来越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经验上,又未能给孩子带来价值。因为,很多经验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也不管用了。
二、“胜”过父母,进化的需要。
很多朋友可能意识不到,在指出或纠正父母时,特别是带有不屑态度时,潜意识里,我们是有着“你不行了,我比你强”的心理过程在里面的。为什么要胜过父母呢?因为,从我们懂事开始,生命中最先想要超越的便是父母。
三、补偿。
很多人,小时候不在母亲(或父亲)身边,或是父母在他的成长期有“重大过失”,如:离婚、上学选择等等。成年后,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变得理所应该,甚至在心理上觉得是一种补偿,而面对父母失误或犯错,显得“搂不住火儿”。
四、否定的叛逆。
从小接受批评教育过多的孩子,长大以后,特别是父母出错之后,便会抑制不住地想去否定的冲动。你甚至可以说这是青春期情感反应的余孽。特别是对于那些早年青春期时,与父母互动的不好的。
在我们一遍遍地反驳、嘲笑,甚至是呵斥、责怪父母时,我们终于站在了强者之巅。那姿态,抖擞战衣、高举武器、君临天下、振臂高呼……潜台词是:让你总否定我!怎么样,你也有让我抓到小辫子的时候吧?
即便事后我们常会后悔,但去否定的当时,我们只想着,先否定而后快!
可是,父母想不到“来龙去脉因果报应”,只有深深地失落、失落、失落……他们常说的:“行行行,我老了,我不中用了,行了吧!”
其实……其实……父母注定先你一步走向弱者……他们真的需要你只是把他当孩子……
成熟的孩子,能及时地把父母当孩子。
前一篇:补偿:那些不被重视的日子。
后一篇:你要求,不如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