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自己多点爱心

(2012-10-19 06:33:29)
标签:

雷鸣有话说

杂谈

分类: 你可以更智慧

    有一些优秀人士对待自己十分苛刻,并把这种苛刻作为美德来看待。

 

    优秀人士的成功,的确要依赖一些美德来完成,譬如超人的毅力,勤奋以及其他。然而作为创业时的原始动力,对自己无论怎样苛刻,它都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心态作为一种世界观被定型以后,它的作用与影响就值得反省了。

 

    我们说,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需求。工作与创造的愿望只是生命愿望中的一部分。更多时候,工作的愿望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而形成并被无限放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工作并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惟一的愿望。但在一个优秀人士那里,在责任心,荣誉和财富的召唤之下,长期的劳作会无情地排斥除了工作外的所有愿望,譬如闲适,游戏,包括懒惰。对于一个长期过度劳累的人来说,懒惰或许才算美德。因为懒惰可能在特定状态下拯救他的生命。

 

    这里,仅仅是说,一个人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生命的均衡感。经济学中有一个“木桶效应”,木桶中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板。说的也是均衡的效应。但人们常常瞩目于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譬如这块板叫拼搏,希望它越长越好。最后,则有可能把整个桶拖垮。

 

    均衡意味着我们必须知道自己身心中最短的那块板是什么,了解他并改善他。

 

    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则是掌握均衡的一个前提,人不是机器,会产生多种愿望,发出多种声音,有些可能是微弱的,转瞬即逝的声音,过劳而导致焦虑症的患者,则可能忽略了这种声音,最后导致冷漠,沮丧,对生活毫无兴趣。

 

    这些声音是什么呢?它常常是奇怪的,譬如在上班的途突然想去公园坐坐,甚至想学吹笛子,想拆马蹄表,想在雨中奔跑。这些看上去有可能显得可笑的想法,证明你太累了,也证明你的内心仍有活泼的生机。这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放下一切,去满足这些愿望,不管它多么荒诞不经。否则你再也没有机会去调整自身。

 

    当你进入这些愿望的时候,会有极大的解脱感,会有机会从容的梳理思绪,此时,你对自己的现状与前景会比平时观察得更为清晰。

 

    因此,善于了解自己内心的声音,善于在内心建立有多种声音并存的机制,善于达到身心的平衡,就是对自己一点点的爱。在这种对自己的施予中,其实已经包括了你对家人和社会的爱。 

    

    (完)

 

 

 

摘自《上海法制报》作者原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