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2012-09-23 11:09:01)
标签:

雷鸣有话说

杂谈

分类: 我们能给孩子什么

 

    一次,和一位朋友讨论美国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谈起有一些美国家庭,孩子考上大学之后,不会为子女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这位朋友已经为人父母,她很不理解美国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

 

    在美国,有人调查过,有38%的年轻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财务支持,而年龄19岁至22岁的年轻人只有35%得到学费资助。当然也不排除不少美国父母是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孩子学费。

 

    而有些父母则是坚持不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即使是有足够资金。他们认为如果孩子没有付出,不会真正了解教育价值,或是金钱的价值。

 

    我认识的一个老美朋友就说:“我上大学时,一直在打零工,同时还有奖学金,再加上借用学生贷款,我的费用就够了。我觉得,这种方式让我更负责任,更加努力应付学业,因为我知道无法不及格了,我会负担不起,等我的孩子出生之后,我也会这样教育他,让他学会独立。

 

    美国的家长认为,父母应该只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教育负上责任,孩子要做兼职的工作,为自己作出贡献,家长支持他的努力。这是对他好,也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好处。

 

    其实,这是美国家长对孩子的一贯作风:不给钱,不骂人。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如:买玩具、出去旅游,在家里或者勤工俭学什么的。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而美国孩子从小就比较有经济头脑,大概也与此有关。

 

    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那种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些看似残忍的教育方式,让美国的小孩,从小就有超强的适应能力,长大之后,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就显得过于“温情”了。

 

 

    在中国,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父母的,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所以父母不能打孩子,因为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说了就算。

 

    由此而来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责任。

 

    在中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的,从小到大,家长会帮孩子把的一切都料理好,生活、学习,包括经济上的。会想方设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买房子、养儿育女等。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做的心甘情愿,牺牲非常大。

 

    在美国,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很多孩子吃喝玩乐、学习的费用,都是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来的,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

 

    这看似很“狠心”,其实却是让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的最佳办法。而且自己努力得来的,才会更懂得珍惜。自己攒钱上大学,恐怕连逃课都舍不得了吧?

 

    (完)

 

 

 

 

 

摘自高娓娓的新浪博客;作者高娓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