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的发问说明了什么?
(2012-08-23 09:03:24)
标签:
雷鸣有话说 |
分类: 我们能给孩子什么 |
邻居家的孙子飞飞今年刚6岁,最近连连向他的祖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奶奶,我怎么天天过得不开心?!”
6岁的孩子还懂得过得不开心?!上有外公外波爷爷奶奶怂着,中有父母护着,而且既不愁吃又不愁穿更不愁乐,哪有不开心的话语说出口的?
原来,天生贪玩非常好动的他,只要一睁开眼睛,就满地疯跑乱蹦,没有个一时半刻的安闲清静。住在大路边、南来北往的车辆,穿梭频繁,稍一不慎,就有撞上跑车的危险。视之如命的大人们,不得不砌围墙、做大门、立圈子,把他置于院内小天地内,所有的跑、跳、蹦、玩等活动,都在大锁紧闭的铁将军把关下进行。场院虽不算小,但毕竟如笼子,跑东蹦西,走南玩北,就这么大,且天天如此,越觉窄小,笼中鸟般的生活感觉,与日俱增。再则,上了幼儿园中班的他,暑假里也有作业布置了,而且还不少呢,加之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又给他加了额外的学习套餐,什么写字啦、唱歌啦、背诗啦,不一而足。每天不得按时完成,就要挨训,甚至还有体罚式的挨揍。玩乐的天地又小,加在身上的学习任务又重,被管制受压缩的时间又多,童心本应灿烂浪漫的他,怎不早熟般地进入成人思维,倍觉压抑,并连连发出“过得不开心”的天真呐喊和不解之问呢!站在他的立场和角度,真的替他同情和悲悯:小小童年不开心,浅浅人生颇郁闷!自由生长发展的人性世界,被人为的圈定和箍住,拔苗助长害苗长啊!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身边周围,被这样过度地看守般的宠爱呵护与寄与厚望、过早加压着的童男童女,又何止一二人呢?不顾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生长成人规则,严管重爱,既要他们上这班那班,又要他们参加这培训那教育,自主自我自由活动玩乐的空间被一再地挤压,小小年纪的身心上,却背负着过多的成人的希望重载?!为什么有报道说,中国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总不如他国的,因为他自小就被框定在一个小圈子里,并在藤蔓缠身紧箍慢绕中长大。这样的树木,又哪能挺直腰杆,顶天立地抗风击雨呢!
天真孩子不作假,不到难时不诉说。面对6岁孩子的发问,我们是视作戏言一听而过,还是引起注意,细加思索呢?为民族长久兴盛计,还是为小家庭世代兴隆想,我们是不是该留心留意起来,并付诸于行动般的思考与计谋起来呢?!
我真的不再希望小小年纪的童男童女,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新时代,说出“过得不开心”的发问。也许我有点杞人忧天,但听到这样的发问,总让我心痛不已和深陷忧虑。因此,我真的不愿听到和看到再有孩子这样地发问。
来源:网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