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请读——家长教育方法测评!

(2012-06-27 15:21:44)
标签:

雷鸣有话说

分类: 浅‘谈’辄止

 

我的节目中,经常有家长朋友问我有关于孩子教育,特别是亲子沟通方面的话题,有些谦虚的朋友会这样问:“我是这样做的……某件事我是这样处理的……”然后他(她)接着问一句:“你说我这么想对吗?我这么做可以吗?”   

我特别能理解这些为人父母者的感情和心情。现在几乎家家都是一个孩子,大家都没有过多经验,又都想给孩子一个更科学的家庭教育。从老辈那儿汲取经验吧?有些人直接就Pass了:“问我爸我妈?算了吧!我觉得他们还不如我呢,我小时候,他们就知道打骂……根本就没啥方法啊……”的确,坦白讲,事关孩子教育,最绝大多数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很多家长走偏在教育的两极端:要么霸权主宰;要么放任自流。节目中,我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最正确的定位应该是“人生伙伴”。既是伙伴,就该平等、尊重、慈爱、扶持、从容、自由……

具体到事儿上怎么检验?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套测验题选自英国著名教育家唐纳德·切尼希的著作《父母必读》。虽然我觉得有些题根值得推敲商榷。但基本的结论还是很具有借鉴意义。我建议大家如实地耐心地做做这个测验,相信会对您今后如何更恰当地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每道测验题有三种答案,请家长和孩子根据平时的情况(家长和孩子同时做最好),如实选择一种,每道题选择11分,22分,33分。先把分数都记下来,不要先看后面的答案。最后算总分再看


    一、您的孩子回到家里,您发现他刚刚与小朋友打过架,衣服撕破了,双膝受了伤,您见到此情景,做何处理?
    1.您仔细察看孩子的受伤处,然后给孩子洗脸,您批评他几句,但态度和蔼可亲。
    2.您表现焦虑不安,手忙脚乱。并决定以后不许他一人到外边去玩。
    3.你怒气冲天,并且惩罚了孩子。


    二、您送给孩子一件他盼望已久的礼物(较贵重的)。数日后孩子双眼含泪告诉您:礼物丢了。此时您做何反应?
    1.您安慰孩子,尽量使孩子不要为此事太难过,您丝毫不吝惜孩子丢失的东西,看着正在伤心哭泣的孩子,您的心里充满怜悯之情。
    2.您本想立即跑出去寻找,但一寻思已无济于事,只好作罢。但您决心今后再不给这种不懂事的孩子买贵重的礼品了。
    3.您惩罚了孩子,在责备孩子的话语中提到了丢失物品的价钱。


    三、孩子给您传信:老师让您去学校一趟。您如何对待此事?
        1.您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表现镇静自若,只要有可能,您一定去见老师。      

2.您设法要搞清楚孩子惹了什么祸,并警告孩子,只要听到老师告他的状,您将狠狠地教训他。
        3.您发怒,打算立即去见老师,您气得不服用镇静剂就难以自持。


    四、孩子期终考试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这对您是个打击,因为这孩子平时学习还可以。此时,您采取什么态度?
    1.您很难过,但认为这并非不可救药,您决定在假期里给孩子补上这两门课。
    2.您弄不清发生这事该怪谁,是孩子不用功?还是孩子天生智力迟钝?抑或归罪于老师?
    3.您认为这是家丑,但并不以为然,因为儿子的同学也有两门课不及格,并以此自慰。


    五、您看到您的孩子在戏弄一只无主的猫,您如何对待此事?
    1.您很生气,并要求孩子立即停止这种恶作剧。
    2.您大惊小怪地拉着孩子离开猫,还说:这要是一只疯猫呢?
    3.无动于衷地走过去,并认为这种恶作剧对男孩子来说不足为怪。


    六、您发现您的孩子有香烟,如何处理?
    1.您做出尚未发现他有香烟的样子,注意经常向孩子讲述吸烟的害处。
    2.您不重视这件事,也没采取任何措施,但当孩子干了另一桩错事时,您向孩子提起他吸烟的事。
    3.等待适当时机,以便当场抓住孩子抽烟,再训斥他。


    七、您与丈夫吵架后气得难以自持,眼泪夺眶而出。此时孩子放学归来,他因得了好成绩情绪极好,一心想与您去看事先已经买好票的电影,您如何做?
    1.您镇静下来,与孩子一道去看电影。
    2.您告诉孩子,身体不大舒服,电影改日再看。
    3.孩子的到来使您更恼火,根本谈不上去看电影。


    八、您孩子的十岁生日快到了,他已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并急切地盼着生日的到来。但头一天您得知您久未见面的朋友也将在儿子生日那天来看望您,您如何处理此事?
    1.您朋友的到来将不影响孩子生日的安排,您愉快地让客人们一起欢度这一天。
    2.您向孩子讲了上面的情况,并请求儿子改日再举行聚会。
    3.干脆告诉孩子,他的生日聚会改日再搞。


    九、您发现您钱包里有少量的钱丢失,而且证实是您那未成年的孩子干的,您如何处理?
    1.您不知所措,但表现理智,您决定首先弄清:孩子要钱干什么?然后再采取措施。
    2.没弄清事情的原委就惩罚了孩子。
    3.您恍然大悟:孩子是个小偷。


    十、您十五岁的孩子近日来学习成绩下降,对老师不礼貌,您发现这是因为他在单恋(初次),您如何处理此事?
    1.您联想到自己在孩子年龄时的情况,尽量理解孩子,对孩子态度温和。      

2.您相信这种蠢事随时间的流逝会过去的。
    3.十五岁谈得上什么爱情?!在没有消灭不及格和没学会自理时,不许离开家!


    十一、您十五岁的孩子与染有恶习的孩子来往,对学习漫不经心,当您的面吸烟,有几次是酒后回家,您此时采取什么措施?
    1.您利用一切机会给儿子讲,他的行为对一个男子来说是不体面的,并真诚地相信,这种令人怀疑的友谊很快会结束的。
    2.您认为这一切是因为过渡年龄所致。今后家里的丑事将发生得更趋频繁。

3.您开始逐渐相信您的孩子是个流氓。


    十二、您在与孩子进行不愉快的谈话时,忍不住打了他一巴掌,过一段时间您清楚地意识到不应打儿子,此时您如何处理?
    1.您请求孩子的原谅,保证今后要克制自己。
    2.您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但并不准备向孩子道歉,您认为道歉会影响您的威信。
    3.是孩子引得我发火,这样做才像父母样儿!


    十三、您回到家门口时,听到孩子与自己朋友在屋里的对话,您孩子在谈他与女孩子接触中的想法,他说他对女孩子不那么严肃。您听后有何反应?
    1.您立即表明您已回到家里,听到了孩子说的话,您孩子的想法使您难过。     

2.暂时在门外屏住呼吸听完,然后走进屋里,您对孩子说,考虑女朋友问题还为时过早。您劝孩子不要因不理智而早婚。
    3.您往下听了一会儿,对孩子的话没什么反应。但您一旦有机会时将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脑子里在想女朋友。


    十四、您十七岁的孩子对您说,您对现代生活一无所知,您做何反响?
    1.您不打算坚持己见,准备与孩子以平等身份讨论有关现代生活问题。     

2.您听后很生气,并认为恰恰是您才清楚什么是现代生活
    3.在孩子对我的无礼言行没有悔悟之前,我根本不想见他。


    十五、您的不满十八岁的儿子宣称,两个月后他将结婚,未来的儿媳您根本不认识,您如何回答他?
    1.您根本不打算劝阻他,您认为过一段时间一切都会正常的。
    2.您以迷惑不解和轻蔑的态度接受这一消息。
    3.您听后目瞪口呆,但恢复常态后,您脱口而出的话是:除非等我死了!


    十六、您的孩子能以什么事情使您高兴?
    1.突然发现您的孩子在数学、绘画、体育等方面有特殊的天才。
    2.在学校取得优秀成绩。
    3.在家里绝对听话。


    十七、您孩子的什么事情会使您难过?
    1.在各方面平平常常。
    2.考试不及格。
    3.不听话。


    十八、您认为一个人事事成功的保证是什么?
    1.具有特殊的意志力。
    2.有健康的体魄。
    3.智力突出地好。


    十九、您希望您的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1.善良的人,好朋友。
    2.出色的专家。
    3.知名人士。
    
    评分标准:(1)1分;(2)2分;(3)3分。您的积分总数与下列各分数段评价相对照

    20-25分:您在教育孩子方面可提供很多经验,您具有做教育家的天赋。     

    25-30分:您在教育孩子上基本做法正确,但请您不要忘记:好激动是不利于教育的因素。
    30-40分:您应重新审查一下您对自己及对孩子的看法是否正确,尽管您有时也联想自己年轻时的情况。
    40-45分:您常常是不会公正的,令人惊讶的是,您居然也能看到孩子两词之间的差别。
    45-55分:您未必会有一个受孩子热爱的幸福的晚年。幸运的是,您还不是一个典型的不幸者。
    55-60分:当初您应认真考虑是否生养孩子,因为这一步迈出后,您的家庭成员中谁也没因此而感受到更幸福。

                                                             
                                                               雷鸣
                                                            2012.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