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杂院

标签:
老北京特色建筑历史文化大杂院杂谈 |
分类: 北京故事 |
要说老北京的特色建筑,那是说不完的,其中和老北京人最为密切的就要数大杂院了。今儿个,我们就来怀念怀念我们曾经的家,我们儿时的大杂院。
大杂院的生活是充实的。新的一天,各家的她婶儿、她奶奶,都扎堆在一起,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计。有织毛衣的、织围巾的、有时候儿赶上蒸包子,还有和面的、剁肉馅儿的、择菜的。当然叔叔、大爷们也是闲不住的,有提着笼子出去遛鸟儿的,扎堆儿下象棋的、一块儿切磋京剧的。
到了饭点儿,大杂院的女人们倾巢出去,照顾邻居的菜摊儿生意。围在一圈儿下象棋的老爷们儿们通常准备散伙儿回家吃饭了,顺道儿买点儿凉菜,在等着自己媳妇儿做饭的间隙喝上两盅儿白的。
一天中最有滋味儿的,要数晚饭时候。挨家挨户的小窗户里都往外飘着菜香味儿。谁敢说自己没吃过别人家两筷子饭食儿呢。回想小时候儿蹭过的饭,最好吃的就属炸酱面了,特儿喽一碗面就着根儿黄瓜,再来一瓣儿蒜,完美。
吃过饭,那就是大杂院孩子们的娱乐时间了。小伙子们最爱玩儿的是“弹球儿”、“拽沙包儿”,也叫“砍鸭子”,当然还有小霸王游戏机,一群小伙伴儿凑在一起,把游戏机插在电视上,那会儿最好玩儿的游戏就是“魂斗罗”和“超级玛丽”了。小姑娘们一般会玩儿过家家、跳皮筋儿、一起讲讲故事唱唱歌儿。现在想想,童年还真的挺美好。
大杂院也是温馨的。冬天,大人和孩子围着院里的枣树打枣,小王家的兄弟俩带着院里其他的弟弟妹妹爬柿子树够柿子。有时候儿也会凑着几家儿拿着虎头铜锅儿涮羊肉吃。谁家有人病了不舒服了,邻里街坊的都会搭把手儿,让人感觉格外的温暖。
每个大杂院都会有一个最年长的奶奶,她是大家的奶奶,天好的时候,孩子们缠着她讲故事。也会给每个孩子发糖吃,这个老奶奶冬天的时候会靠在窗台儿边儿上,晒着太阳这毛衣,夏天的时候,会坐在自家门前儿扇扇子。
大杂院里一定要说的,还有天天嘴里喊的老张头儿和老李头儿,门口经常互相杀两盘儿棋的一定是他俩。抽着烟在旁边观战的是王大爷,不远处溜着鸟的是另一个大杂院的周伯伯。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杂院的邻居彼此是互敬互爱的。小小的杂院,窄窄的过道,从来各户都把门前儿收拾的干干净净,不肯给别人走过路过带来麻烦。
大杂院的时光是快乐的,也是温馨的,更是老一辈北京人心里永远怀念的。

前一篇:记忆里的老胡同
后一篇:胡同里的“拐弯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