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拉萨
标签:
古城拉萨美丽风景图片欣赏杂谈 |
分类: 图片欣赏 |
提到拉萨,映入脑海的首先就是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十三岁亲政的“天神之子”松赞干布在红山建筑了最早的宫殿,名叫“森康呷布”,它是布达拉宫的雏形。贞观十五年,二十五岁的松赞干布将月亮一样美貌的文成公主迎娶到红山脚下。藏王“乃为公主造一城以夸后世”。
公元八世纪中叶,布达拉宫遭雷击,引起火灾。九世纪初,又遭连年兵火,布达拉宫仅剩一间“曲结竹普”(藏王修炼洞)。
清朝顺治年间,五代达赖发布了重修布达拉宫的命令。整整五十年的光阴,一万八千个日落月升,象红山一样大的金山银山消耗光了,而在红山之巅,一座壮丽的布达拉宫矗立起来了。
梦境似的这座山峦叫“八瓣莲花山”,它环抱着拉萨河谷。河谷中心,红山之颠的宫殿“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转音。传说是观世音居住的地方。
晨光中的布达拉宫—世界屋脊上的“金字塔”和“太阳神殿”。多么庄严﹑雄伟和安详。
登上布达拉宫,在千座宫室间穿行,只见回廊陡梯,高低曲折,数不清的楼外楼﹑宫外宫﹑殿上殿,微弱的光线,厚重的宫门,浓烈的酥油味,充满了神秘气息。宾客无不惊叹进入了一座迷宫。
在光线暗淡的宫室里行走,满目都是闪闪烁烁的珍宝。这里藏有历代的文物,还有金粉所写的佛教经典。更让人迷恋忘返的是数以万计的壁画。
灵塔塔顶巍巍然拱出殿顶之外,辉煌耀目,形成布达拉宫之极—“金顶”。宫内八座灵塔镶嵌各种宝石,灿若满天繁星,五世达赖的灵塔,单是包裹塔身的金皮就耗去十一万两黄金,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内有一座珍珠塔,由十多万颗珍珠用金线编织而成。
布达拉宫巍峨耸立﹑宫宇叠砌﹑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布达拉宫北侧的龙王潭,碧水澄澄。古城周围的八瓣莲花山,沐浴着晚霞,突出在河谷中心的布达拉宫,成了美丽的莲芯。
红山脚下,圣洁的白塔倒映在碧水池上。
华灯初上,布达拉宫多像是从古老海底崛起的一座水晶宫。
置身于水晶宫一样的布达拉宫,去捕捞埋沉在海底的古老岁月,你不能不发出海涛般的感慨:“俱往矣……”
多少世纪以来,那些不远万里,走一步磕一个长头,前来朝觐的善男信女,在几十里外一看到布达拉宫辉煌的金顶,无不惊喜地发晕﹑崇拜得五体投地。因为在金顶下的灵塔里,殓盛着大活佛万劫不灭的佛骨。
伴随着晨钟,一群信鸽带着悦耳的哨音,从布达拉宫的金顶掠过,飞向遥远的天际传书去了:
故乡宫阙在,何时拨云归?
在布达拉宫上俯瞰古城,拉萨河谷,气象万千。蜿蜒逶迤的拉萨河,从平原中间流过。不远处,大昭寺金顶辉煌,葱绿的林卡如一丛丛珊瑚树,市中心楼房幢幢,车水马龙……
金顶辉煌的大昭寺与布达拉宫遥遥相对
阳光下,浮光跃金,灿烂辉煌的金顶,金宝幢,展翅欲飞的香香鸟,安详的宝瓶双鹿,深褐色的边贝墙……
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像,至尊至圣,金银珠宝把佛像装点得典丽庄严。长明灯一年三百六十天长明不熄,更增添了肃穆的气氛。虔诚的信徒千里迢迢,磕着等身长头来到拉萨,在圣尊佛像前,为先人,为后辈,为自己祷告,求今生长寿无恙,求来世不堕地狱。(这是雍布拉康的释迦牟尼像)
寺内还有各种生动微妙的壁画,风格特异的雕塑;廊殿﹑额枋﹑梁架﹑门框之上,雕花漆彩,绚丽多姿。
一千多年来,大昭寺香火不断,朝拜﹑旅游之人络绎不绝。
八角街头乞丐和请求布施的喇嘛不少,他们在这里都能如愿以偿。有的职业磕头喇嘛每天用自己的身体把八角街丈量,他们是在佛陀面前,替所有轮回中的罪人赎罪,他们受到人们的尊重,得到的布施也多。佛主释迦牟尼圆寂纪念日,藏历四月十五日,是喇嘛和乞丐的良晨吉日,这天,人们除了吃斋饭,还要发放大量的布施,布施给寺院和街上成百上千的乞丐。
八角街是一条繁华的街。街上的商店星罗棋布,热闹非常,与大昭寺内庄严肃穆的气氛既矛盾又统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