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静静的,除了远方偶有的火车声,只剩风扇站在一旁,默默为我送风。
若不是连着几场雨,只怕广东难以得此清凉。
很想爬上天台,看看今晚是否有月亮。想知道它有没有被云挡住,又或者露出月牙,如镰刀垂空。
想看满天的星星,想放声嘶喊,
只要归家一段时间,便会渴望外出。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奇妙的魔力,只要是陌生的地方,不管在那儿做了什么,心会迅速的平静下来。
从西藏归来,朋友对我说:“别人应该是旅行,而你,是在流浪。就好像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一样,你像极了里面的人物。你们都在寻求,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像是他们一样说走就走动不动就横越数千公里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旅途的真正意义在精神层面;在路上,不断地在路上,流浪着,好像是在寻求一种信仰。我人未动,心却跟着你沿途的文字做了一次流浪。”
我回复他:“我的人生,就是一趟倾尽自己的流浪,我无悔。”
一段路,莫管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憾。
也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怎样的路适合,才会懂得身体与灵魂应该同步,否则就会迷失自己。
昨夜,故友向我求助:“人的梦想是不是容易被人偷走,还是自己走散的?”
我:自己的灵魂跟脚步不同步,然后走丢了。”
他:“解决方法?”
我:“独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谁都不要理会,让自己问清楚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
他:“如果保持现状态改变不了?”
我:“那只能选择接受。”
他:“难道没法抗争下?”
我:“得问你自己,你衡量得失,取舍, 舍不舍得,舍不得,就注定接受。”
他:“正在找梦开始的地方。”
我:“去吧!找回你!哪儿美好,去哪儿!”
其实,我们的灵魂一直在飘荡,只有找到摆放它的地方,心才得以安宁。而这个地方可能在曾经留下欢笑的城市,也有可能就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