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闭关所获

(2015-06-21 17:47:29)
标签:

杂谈


对待墨子的哲学,我发觉自己的思想倾向于这位几千年前的墨家学派。儒家讲求怎样,却不会去问为什么,而我认为,什么与为什么不光是疑惑,更多的是解析事物,还原事物的本质。
你为什么爱一个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一定有原因的,哪怕所有原因说不出来,那就归于感觉。
你为什么要吃饭?什么?没有为什么?不,除了填饱肚子之外,食物还有延续生命的作用。
如佛家的因果论,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人们不一定能追潮至源头,重组原因。
我喜欢问为什么,虽然不一定会问出口,却会在心里,眼里,寻找这件事的拆解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直到找到核心关键所在。
每个人都曾读书,接受教育,可教育的根本观念在哪?没几个人会去想,也许我们会得到的答案是考试,得到好的文凭,甚至有一技之长得到一份好工作。
没有人会去想,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需要教育普及知识,这文化植入的根本观念,在于将来能学以致用。
如果知识只挂在嘴边,那就是空话。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便为应用主义,这方算知行合一。
说再多的理论,有何意义?
应用主义学说,是现实论,实践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悟性。同样的路,不同的人走,有人会觉悟,甚至顿悟。有人觉得,这只是一条路,毫无感觉的走着,直到老去,直到死去,一无所获。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坊间有语
后一篇:一棵树看得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