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a柔儿
Sa柔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830
  • 关注人气: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2014-12-30 20:41:19)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柔日记

      以德报怨,这是我们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光凭字面含义来看,无非宽容,大度,豁达之心面对。旁人只知这句话解析为:“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如何?”却不知孔子回答的是:“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

      有时候,同情是种伤害。

      有时候,退让是种纵容。

      有时候,宽恕是种逃避。

      过度的心慈,那是懦弱,人生需要张弛有度,有进有退,方能尽善。

      孔子并不赞成以怨报怨,假设以仇恨,恶意,愤恨,甚至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

      孔子更不赞成以德报怨,一个人奉献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一直用不值得的宽厚去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完全有负自己的人和事,这是一种对人格人品的不尊重。

      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泛指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千百年来,中国受儒家思想所影响,仁慈,施德,信义乃核心。主张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我们可以提倡仁慈,却不能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做错事,你可以祈求别人的原谅,却不能要求原谅。人家可以原谅你,也可以不原谅你,错就是错,任何人都需要为错误付出代价,这就是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的爱
后一篇:吃力不讨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