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标签:
情感 |
分类: 小柔日记 |
回到公司,新买的书已经到货了。拆开纸箱,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整理出来,看着崭新的书籍,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快乐感。很喜欢看书,不管买了多少本,我都会抽时间一一看完。因为从不会耐心挑选,所以经常买回来的书并不合口味,即便如此,我还是会耐着性子阅读,这是对知识基本的尊重。虽然我也会因为工作过后的疲惫而看书看得睡着,但当我醒过来的时候,看着怀中的书,欣然一笑。
我不会在书上乱涂乱画,不会折书页,总觉得在整洁的页面上做标记,那是件很可恶的事。若是对当中某句话有所共鸣,我选择在手机的记事本上记录下来。有感悟时,会将心中的感觉写在互联网上。看书的时候,心是平静的,哪怕有所烦心,也会迅速平复。我想,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因为书是人最好的朋友。
翻开去年写的《山东高考作文——莫言精神》,真心觉得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
2012年的诺贝尔奖,将莫言推向世界。一时间风头无两,连带着过去的书籍作品也变得炙手可热。有多少人知道,最初踏入文坛的莫言,仅仅是为了一日三顿能吃上饺子。也许连他都没有想过,自己有天会站在文坛的巅峰,为国家与自身带来荣誉。名气、衔头、还有虚荣、这是人活着都无法抗拒的诱惑。文艺圈里,从不会缺少话题。莫言在拿到诺贝尔奖之后,也开始感慨出名后的影响,不仅是私隐,还是家人,都被媒体曝光人前。
他的故居,变成了旅游景点,那片本是欣欣向荣的红高粱,变得面目全非。故居的泥巴,被游人抠走不少,只因纷传可以沾上他的运气。其实莫言的成功,真的是运气吗?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点出众多当代作家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其中也包括莫言。莫言谦虚,他并没有像某些作家那样恼羞成怒,反而向挑错方表达谢意。
出名后的莫言,依然低调。这位“寻根作家”的文学之路,并不简单。他出品了一系列的乡土作品,里面不乏复杂情感。众多周知,文学创造的过程,是枯燥而乏味的,尤其涉及三餐温饱需要收入时,更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能力。要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客或许用一两天的时间看完一本书,而作者花的时间则是数年,甚至数十年。尤其在当时没有网络的年代,一字一句全靠手写,那是多么考验毅力的事。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浇灌而成。而人无完人,作品也是。莫言今时今日的成功,可谓算是一个励志故事。试想,他若是在前期忍受不了创作的艰辛而放弃,又或是过于追逐虚名,忽视文学创作需要的情感,恐怕他也不会有机会拿下诺贝尔奖。得奖这不仅仅是对他作品的肯定,也是对付出的肯定。人总是容易看到旁人的成功,却不曾去想其中的过程是如何引人深思。
其实,很多人都可以成功,只是他们在追逐的过程里,坚持不了选择放弃。毕竟,成功不是必然的。莫言在文坛的成就,恰好说明不管一个人当初因为什么而抉择,只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忠于选择的道路,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的。若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想必许多国人并不知道莫言是谁。但我们不妨去想想,在没有任何名气之前,在没有得到诺贝尔奖之前,莫言依然十年如一日的创作,这是种坚持,更是一种精神。所以,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