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话是怎么练成的
(2014-02-23 11:14:37)
标签:
情感 |
分类: 小柔日记 |
前几天,朋友跟我挖心掏肺的说了一段话:“柔,你就是个人精,看起来说话率真直接,其实曲折迂缓,圆滑得不行,说话时明明是打了别人一巴掌,偏偏又立马能把场面拉回正题。”我一直都认为,说话是门艺术,这点在当初指点凯哥时我就讲过,劝说别人也好,教育别人也好,该直言不讳时就要直接,该委婉时就必须滴水不漏,这样自己说的话,别人才能听得进去。
层叠法是我在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最快速的分析出问题,然后套用层层叠叠将人拉进我的世界。举个例子,当初凯哥在空间写作时,经常需要我的意见。最初时他写的东西,运用大量的网络符号表情,看完后章乱繁琐。我第一句就对他说:“写得真好!”之后两人闲聊几句,我再说:“文采可以,写作本来就是一种坚持,能写得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连写都写不出。”
说了半天,我还没说见不惯他的表情符号,聊了很多废话后,我才适时的加插重点:“整篇文章都很好,如果能把表情符号去掉,文章会更完美。你仔细看看,现在的文章就像一本书,那些表情符号好像有人在书上标记做记录,虽然无关大雅,但总体破坏了。”他若有所思的回顾,忽然回过神回答:“对啊!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我再把场面圆了,说道:“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没有理由被这些破坏的。”
从那次之后,凯哥的文章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些问题,而且他在许许多多这种类似的谈话事件中,不知不觉中,被我影响了很多,包括思想。其实,当别人希望你提意见时,潜意识是渴望被赞同的,但下意识却希望你能指出他的不足。但人的惯性,却无法接受一开始就被你批评得一无是处,所以如何迂回又不留痕迹的说出意见,这是说话的一种圆滑。
而圆滑是不能被人看到的,真正的圆滑是隐藏在光芒里。试想,一个人被人说过于圆滑,说话分不清楚真假,这样的人会被灌上不真诚的标签。以前,有个朋友开始学做菜,叫上我们好几个老友去试菜给意见。每个人吃完后,惯用一向的方式,告诉她这个菜太咸,那个菜炒得太老,一大堆真实的问题。只有我在一旁门不吭声,最后学做菜的朋友问我:“你倒是说说话啊!给点意见!”
我慢条斯理的看着她:“你比我好多了呢!至少你还肯学,一个初学者能做到你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桌菜要是给我的话,肯定做得压根都吃不下去。况且,我根本就不会做菜,你能做成这样,我还有什么意见?慢慢来,别急,没有谁天生会拿筷子的。”做菜的朋友听完,很高兴,但是她听了半天,还是没到我的意见,是咸是淡,还是不好吃,我既没否认,也没承认。往后的日子,她试菜只叫了我一个,不管好不好吃,我还是没坑过声,但不得不提,她现在的烹饪水准已经一流了。
不是骂人和指责就能点出一个人问题的。鼓励和层叠法的交流方式,反而会更让人心悦诚服。谁都爱听好话,这是人的本性。有时候好话不代表是奉承,更不代表是拍马匹。我也会一针见血把人家的问题说出来,然后再站在别人的角度告诉他,我理解,我懂得,不过问题所在,一一分析后,再把别人哄得开开心心的听进去。所以说,说话不仅是门艺术,更要贯穿人性,心理,摸透人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可以轻易把人的心房打开,卸下防备,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找我说心事的缘故,套用他们的话:“只有你懂……”
前一篇:不要让爱你的人先把你放弃
后一篇:老宁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