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俗人,哪来那么多深度
(2013-07-12 18:49:59)分类: 小柔日记 |
关于深度,前些日子才与朋友讨论过。朋友的认为,一个人的深度在于:“气质好,有文化,有魅力,让人想了解,个人道德品质很有修养。”我颔首,这也正是我所想的。朋友话锋一转,朝我微微笑:“你不觉得这些跟你都符合吗?你是个很有深度的人!”我条件反射的说道:“一个天天说粗口的人,何来深度所言?”朋友却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粗口是习惯,也是真实性情,而深度是内在,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到达这个阶段的。”我朝朋友笑道:“活着不都是些凡夫俗子而已,只要朋友接受自己,那就是一件好事。”
很久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众口难平,做好自己》。那篇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想起昨日一友人的抱怨,大致有人说她变了,跟以前不同。她不高兴,总觉得让人的话让她难以下台,实际她不明白变与不变的道理。我劝说:“在这世界上,没有人不会变,包括你我,我们只是凡人。”我简短的话,让她释然。是啊!尘世间的事情,万物,试问有谁不变?只看那变化到了什么程度,外界能否接受。可接不接受又如何,人还是那么一个人。有时候是事物变了,人心没变。有时候事物没变,反倒是人心变了。变与不变,全在一线之间。而得失只一念,我们若是纠结于此,怕是想破头也得不出一个结论。不必复杂的咀嚼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众口难平,自己做好自己便可。
那篇文章的想法,也正是我今天想表达的意思。例如我写文,我做人,有没有深度,那又如何?有人阅读,是对作者的捧场,赞同与否,那是他们的思想。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有赞同的声音,也自然有反对的。但我认为,读者的要求是善意,却不可以是强迫。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性格,你若是喜欢看,那便看下去,不喜欢,那不看也就可以了。倘若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思路去走,那为什么你自己不去写?再者,别人愿意如何去做,如何去写,又与旁人何干。
这世上最没有意思的写作,便是随波逐流,跟随大众口味。那是商业化后顾及,必须考虑诸多。若只是兴趣爱好,又何必约束多多。身为写作的人,如果连自我都失去,连自己喜欢写的东西都抛弃,它的作品是空洞的,快餐式文化,可以让人产生激情与亢奋,却无法留驻心间。好的文字,是一眼清泉,文字间的意境彷如涌出的水,清澈甘甜,久久深思。写作更多的是自我修养,陶冶心性的一种表现。在没有牵扯商业化的情况下,里面不该包含半点杂质。我用文字忠实的记录生活,心情,一个人只要热爱生活那就够了,这样的写作又何需深度?况且作品好不好,真正欣赏的读者,心里明得就跟镜子似的,他们会从中读出感受,无须用赞美来表达。
前一篇:我有时候想把快递揍一顿
后一篇:文字是有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