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阅读三篇文章

(2012-05-28 00:0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柔日记

    很久没有推荐过林清玄的作品了,今夜偶然翻到,感觉简短文字里,再次流露出佛性以及小故事,大寓意。散文的深远影响并不在于字数,而在于精髓。一篇可以打动他人的文章必须具备两个字:“真情。”若是为了应付而写,那不过是虚幻的,若无真情,文章便没有了灵魂。小文章,大智慧,往往就在于有没有一两句画龙点睛的句子。

        有时候就是一段话,投射进了读者的心,久久无法回神。

        整理出来,推荐阅读林清玄三篇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
子走来走去。

    儿女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双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双的
呢?”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
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政客商人,却
有着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
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小有小的妙处,有时候却难以说得清,就好像故宫的国宝象牙球、翠玉白菜、
肉形石,都小得超乎我们的想像。

    当然,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   梦打破了》

    我买了五个手拉坯的瓷盘,是在路边看见,并不是什么名家的作品,它是宝蓝
色的底,上面写着白色的“风、花、雪、月、梦”,每盘各书一字。

    通常我特别喜欢的东西都不是很贵的,因为贵而喜欢是平常的心,廉而宝爱才
算特别。风、花、雪、月、梦的盘子,我每次看见,都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看
了就有喜欢的心情。

    我把它们拿来盛装茶点,招待朋友,就像连盘子也是最好的招待,每一回,吃
到物穷字现的时候,会有一声惊呼,如同暑中听风、沙漠开花、三月融雪、偶然见
月、得一好梦。

    有一天,我的孩子倒瓜子要招待客人,突然惊呼:“梦被打破了!”一室诧然,
才知道是打破了写着梦的盘子。失去梦,就只剩下风花雪月,真是令人惋惜。

    “没关系,我们顶去补一个梦。”我安慰孩子。

    后来我们再也没有找到梦的盘子,甚至卖风花雪月梦的摊子都找不到了,如梦
相似。

    如今我每次看“风花雪月”的盘子,就想到打破的梦。在实际的生活,梦是多
么重要,无梦的人生是多么枯寂的人生。

                                       《   命的馅 》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
一天只能吃一种。

    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作的选择。

    排队付账的时候,我想到,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

    我们要买一条土司容易,但选择面包的馅儿就难;我们要生活很容易,但生活
得有内容、有滋味就难。

    可以用钱买的面包都会难以选择,何况是那些无法用钱买的选择呢?

    为了充饥而买面包,是第一种层次;为了品味而买面包是第二种层次;又能充
饥又能品味,是第三种层次。

    人生的追求也是如此,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
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知道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物欲的追求与心灵的追求乃是天平的两端,一个有慧心的人自然可以找到既可
充饥又好吃的面包。

    走出面包店,我想明天再买花生面包吧!然后我就边走边吃刚出炉的奶酥面包,
热气腾腾的,滋味很好。

     后序——

       我虽然爱写作,却是个极少阅读的人,除了看自己写过的东西,剩下的便是林清玄的作品。自从几年前我几乎将他的文集翻来覆去的看,渐渐的发觉一个人的心静很重要。真的是读字如读人,读文如同见其人。一个人的性格脾性,会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他的文字里。

      友人知道我最近爱念珠,便求了一串108颗珠的手链寄给我,想必近日也该收到了。

      我在努力找一切有可能使我心境祥和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在找寻快乐,自我提升,我喜欢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