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

(2011-03-30 17:13:10)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者无涯(演讲集)

知识改变命运的十条箴言(7)

----在北川一所中学中央平台上所作的公益报告

第七句话、自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

知识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知识也是公开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知识。在学校里,我们可以获得的知识,只是最基本的一些内容,所以,我们把小学和中学教育,叫做基础教育。一个人在社会上谋生,想回报社会,仅仅靠在基础教育中获得的那些知识往往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年代里。那么,更多的知识从何获得呢?自学,是一辈子的学习方法,也是一辈子的生活方法。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过“自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给你们听的第七句话。为什么是最好的方法?我的理解,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是:自学是一种自主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学习的方式方法有许多种,但自学首先是一种自己需要的学习,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时间和确定内容的学习,可以突出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我们就有了选择权,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去学习,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快速浏览,而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可以多次反复地学习,直到把这些内容弄懂为止。因为是主动的学习,因此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学习过程就是感觉知识乐趣的过程。

第二点是:自学是学习的有效方法,高效的方法。自学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记忆的方式和思维的节奏,或快或慢地安排学习内容,对于自己感觉重要和感到重视的内容,就会花更多时间去理解、记忆和体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在目标的追求下,自学就变成了一种高效的学习,不再像在课堂里的学习,即使自己已经掌握,由于教师要兼顾其他同学的学习程度,会不断重复那么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使得自己不得不被动地跟着大部分人的学习节奏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其效率就会降低。

第三点是:自学可以是永远的学习,持久的学习。在学校里读书时,同学们就要有自觉的习惯和方法,自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必要补充。但是,一旦我们离开学校,没有了教学过程,自学就成为了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法。我们一生都在学习,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自觉的,还是被逼的,自学始终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善于自学的人,就是真正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有的人学历不高,但学习能力特别强,主要就是靠自学掌握一些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结果比那些高学历的人还取得更多的成就。

科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总是自学的时间多。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在学校学习,其实就是在学习一种学习能力,而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就是自学能力,因为自学将伴随我们可以愉快地度过一生。为了掌握更多知识,我们需要自学;为了获得竞争能力,我们必须自学;为了快乐生活,我们唯有自学。所以,自学的能力,与我们五官的能力一样,是不能缺少的,缺少了就变成了残疾。

通过自学,可以帮助我们听到自己的耳朵听不到的声音,看到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体会到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到的许多事物。通过自学,我们学习到的一切,可以让我们知道得更多,可以感觉到我们亲历亲为都无法感知的一切。一个人知识多了,能力强了,体会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延长了我们的寿命,别人活一世经历的事物很少,你却可以感受许多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等于比别人又多活了一世,甚至好多世。

生命的长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总体上都是在一百年之内,所以我们说等我百年之后,就意味着等我去世之后。寿长命短,也就是几十年之间的差别,过年帝王将相都想万寿无疆,其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但是,生命的宽度和高度,却各不相同。我们把一个人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比作为宽度,把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成就和贡献比作为高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会很大。有的人生命长度很短,只活了二三十岁,但他们的宽度和高度很高,我们都记住了他,例如唐代诗人王勃活了26岁,另一位唐代诗人李贺活了27岁,英国诗人雪莱活了30岁,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活了35岁,荷兰画家梵高活了37岁,俄国诗人普希金活了38岁,他们虽然都英年早逝,但却让后人千古缅怀。

反过来,许多人的生活长度很长,却可能像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很快就被别人、被后人忘记了,而且忘记得干干净净。这种被遗忘的结果,其实是非常惨酷的,不论是与自己无关的人,还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果他们的生命缺少高度,就很快被人遗忘。就以我们作为嫡系的子孙身份来说,有几个可以记得自己的曾祖父母的名字,以及他们曾经做过一些什么事。如果被我们忘记了,说明他们的生前对社会、对家族的贡献还不足以大到可以让我们千古缅怀,但是有成就的人就不一样,这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享受到祖先的庇荫,就如孔子的后代,诸葛亮的后代,等待。

说自学的话题,为什么说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上了呢?因为有些道理,在课本上不会讲,只有通过自学习,甚至通过探索性的思考,你才会得到一些道理,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人的寿命不算太长,甚至比不上一些动物的寿命,但人与动物的显著差别之一,人具有自学能力,而动物只有模仿能力,人的自学能力不仅来自于感性的、具体的社会实践,还来自于理性的、抽象的书本知识,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学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属性,与动物差别不大了。

人的寿命的有限性,更要求我们快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处于不败之地。你们想一想:在当今知识总量飞速增长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已经不能再把一个人的生命机械地划分为青年时代的受教育期和成年时代的劳动期,而必须进行终身学习。据统计分析,人们在职前接受到的知识,其中只有10%左右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得到应用,90%的知识需要在学校外不断学习中得到。这就要求第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对此,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那为什么一些学历低的人也可以取得较大的成就。这个问题问得好,但不应该问倒那些真正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我认为,低学历的人也能够成功,这是基于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一是他们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天才”,一般认为,在同年龄人中最高端20%的人是精英,最顶尖的4%人是“天才”。这些“天才”,不论他们放到哪里都能脱颖而出,是真正的英雄和与领袖,包括政治领袖与商业领袖,在战争年代他们就可能是大将军,在和平年代他们就可能是政治家或大企业家,这也证明了有些富翁学历不高,但成就出众的原因。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正在于他们的聪明,而他们的聪明正表现在对于事物的高度感知力,除非你是百分之百的天才,否则更多地读书只能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

    二是他们有非凡的学习能力,善于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机会,学到的知识都是些活的知识,而不是书呆子掌握的都是些书本上的过时的知识。尽管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没有在学校环境中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但他们一直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吸取各种有用的知识,并且只学习有用的知识,他们的学习是有效和高效的学习,这要比盲目地、被动地学习强一百倍。学历,只是在学校里学习的经历。另外一个概念,是音同字不同,但对一个人的发展作用更大,那就是“学力”,如同生产力和能力中的“力”一样,它才是一个人最应该掌握有的本领。

我们可以举两个人的例子,来看看没有学历,但有学力的人的威力。华人首富李嘉诚年轻时获得的学历并不高,但他在经营上取得的成就不比任何一个经济学博士差,后来他成功之后还获得了许多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头衔,说明没有学历,但有学力的人,更受到大家的钦佩。金庸是现代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本也没有大学毕业,但他的小说是在世作家中发行量最大的,他是靠写作成为最富有的作家。进入老年之年,他为了圆自己的博士梦,才在八十六的高龄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请注意,金庸获得的不是荣誉博士学位,而是名符其实的真正的博士学位。想一想,他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写作这些受欢迎的作品吗?能够成为中国大学中的文学博士们研究的对象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