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红囍字

(2011-01-30 14:39:35)
标签:

王安石

汴梁城

双喜字

走马灯

飞虎

婚礼

策划师

芭比

春节

万事如意

春运

分类: 婚礼日记

中国红向来就是国际时尚颜色,我们在婚礼中用到红色更是根正苗红。那些美丽的红囍字在婚礼中熠熠闪光,像最璀璨最喜庆的星装点着新人的喜悦心情。趁着春节临近的喜庆日子里,芭比奉上这最美好的囍字,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喜事连连、喜气洋洋、喜从天降、双喜临门!http://s5/middle/6bd7ca9dh9b0a93ca1e44&690

 

 http://s8/middle/6bd7ca9dh9b0a91587057&690

http://s9/middle/6bd7ca9dh9b0a91958dc8&690

http://s6/middle/6bd7ca9dh9b0a91d282a5&690

http://s12/middle/6bd7ca9dh9b0a921ee66b&690

http://s14/middle/6bd7ca9dh9b0a924c9dfd&690

http://s5/middle/6bd7ca9dh9b0a9289a344&690

http://s8/middle/6bd7ca9dh9b0a92e53297&690

http://s16/middle/6bd7ca9dh9b0a93222d0f&690

http://s12/middle/6bd7ca9dh9b0a938d074b&690

http://s5/middle/6bd7ca9dh9b0a93bace64&690



囍字的由来

 

中国人在结婚办喜事的时候,都要在门窗或者物件上贴上“喜喜”字,以表示婚姻吉祥如意,来渲染气氛。单“喜”字古就有之,那么这双“喜喜”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王安石年轻时因为进京赶考,来到汴梁城东舅父家住宿。路过镇上马员外家门口,见门
外悬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一幅: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的上联,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不禁拍手称好。此话被马员外的管家听到,回去禀报,老爷出来就要他对出下联,王安石苦思冥想也未能对出。次日,王安石应考,答卷十分出色,交了头卷。主考官见他聪明,就传来面试,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曰: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立即对出,主考官惊赞不己。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被管家看见,立即请到马员外家,再请他出下联,王安石信手写出主考官出的对子。不想走马灯上的对子是专为老爷的小姐择婿而出的。于是马员外执意要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日完婚。结婚那天,恰逢官差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王安石是喜上加喜,便拿笔在红纸上连写了两个大“喜”字,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自此以后许多人家办喜事都要贴大红“喜喜”字。男婚女嫁,成双成对,“喜喜”为两个喜字相合,含有夫妻恩爱、天长地久之意,当然受到人民的欢迎,“喜喜”字自然就成为喜事上的重要象征和吉祥含意。

很多书上都有这样传说记载,看来贴双喜字的习俗是始于宋代,并且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民间的能工巧匠和艺人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剪纸双喜字,把中国的这一民俗艺术发挥到了及至。即便是今天,年轻人结婚办喜事,仍然还要贴大红双喜字!这些充满民间乡土气息的双喜字图案,在浓郁的亲情之中展现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