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盐城的红色印记

(2025-08-05 20:34:3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

盐城的红色印记

天,朦朦胧胧,没亮透。我沿着建军路匆匆前行,去看一座纪念塔。纪念塔位于繁华的建军路与解放路交汇处,天亮后,那里的人流车流会川流不息。

纪念塔是盐城的地标,盐城人口耳相传的“大铜马”。盐城是曾经的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这纪念塔是它的红色印记,1986年9月建成。今天说来,它也算是老建筑了。如我一样特地赶来看它的人,大概很少很少了。

厚重的底座之上,耸立着一位骑着战马的新四军战士。战马头朝东方,前蹄高昂,奔腾向前的姿态。战士紧握缰绳,背着大刀,策马奔赴的神色。底座正面,镌刻着“新四军重建纪念塔”八个金色大字,为张爱萍将军题写。

盐城的红色印记

这是一位新四军战士的铜铸塑象,英武气场挺振奋人。我想,这其实是一众战士的英姿,是一支军队的缩影,是英雄铁军的一段恢弘叙事。1941年1月,蒙受奇冤、经历皖南重创的新四军,重整旗鼓,在盐城浴火重生。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根据地,投身抗战,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浓缩一众一段之大事于一人之形象,这是锻铸的艺术。

顺着纪念塔上的马头所向,我来到新四军纪念馆。

盐城的红色印记

这里,庄严肃穆。每一寸建筑、每一样设计、每一件陈列,都在默默叙述着一段峥嵘岁月。这里,破旧的粗布军装、草鞋,大刀、长矛,图片、文字与现代声光技术一起,再现了一幕幕意义深远的历史瞬间,记录了一个个精巧智慧的运筹帷幄,演绎着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战火惨烈,展现出一个个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馆内陈列了老区人民支援新四军抗战的许多史料。“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你为人民死,人民得你生”。艰难的日子里,老区人与新四军倾情相助,演绎了许许多多动人心魄的故事。

一座纪念馆就是一部生动的新四军军史,一座鲜亮的红色丰碑。在时光的长河里,它倾情值守,诉说过往,映照未来。

盐城的红色印记

纪念塔西边,有座泰山庙。那里,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那里,是当年重建了军部的新四军指挥部。在那里,新四军首长亲自指挥过一场场抗战。

我知道,在盐城,不只有纪念塔、纪念馆和军部旧址,还有多处遗址遗迹、多件历史文物,它们串联起先辈浴血奋战的红色轨迹,为这座英雄的城市烙下了鲜明的红色印记,也为这座城市铸入了厚重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之魂。

多年来,以我们一辈人一贯的情感认知,对英烈和红色有一种持久的执念。这执念,已深深地植根于文化的血脉之中。盐城的这抹红色,是先烈父老们用生命的鲜血染就,它是一代人刻骨铭心的一种颜色,是后人永远不会也不应忘却的生命之色。八十多年过去了,历史早已翻开崭新的一页。我想,无论社会生态、社会思潮、时代情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红色印记,总会凝炼成一种不竭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励你我,激励一代一代的后来人。

我为来盐城所见而欣幸。盐城的红色印记,是一段沉重历史的深情叙说,是一代光荣英烈的生命传记,它似乎向我们一代一代后来者发问:幸福,不是无源之水,你真懂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送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