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石国家农业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2017-11-29 04:35:26)
标签:

黄土高原明珠

离石国家农业公园

石洲

永宁州

离石邑

分类: 发展建议.战略研究
打造黄土高原明珠,构建国家农业公园
——离石国家农业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编写人员:  韩国彪    研究员
                    杜增生    高级农艺师
                           2017年11月


1、项目提出的依据
    项目提出的依据是,当前,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规模不断增大,农村旅游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农村旅游的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一些省市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极力打造国家农业公园,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国家农业公园旅游活动。因此,国家农业公园这一新生事物越来越被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重视。后来受到国家农业部的重视,2008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国家农业公园。因此,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极打造和建设国家农业公园。
1.1、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念及定义
    国家农业公园的基本概念是“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点及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田园采摘、农村生活体验以及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它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来说,它是以村为基点,以原住居民生活区域为核心,以广大农田及四荒地为基地,进行点面结合规模化多乡村整体开发。面积较大的涉及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乡镇集中连片,面积较小的也有几个村连片开发。从构建的形式上看,它的基本模式为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能体现生态环境美好,浪漫色彩浓厚,生活朴素简约,发展模式先进,集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览、学习、体验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1.2、国家农业公园的缘起
    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相继出现了密集化、大型化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规模,小到一村一庄,大到一乡一镇。较大规模的有,几个乡镇连片建设乡村旅游带。基于此,农业部于2008年制定了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相关标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根据该标准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优美、规划设计协调等评价指数,共计100分。经申报评审等程序,达到条件者,批准其为“中国农业公园”。
1.3、国家农业公园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打造和发展国家农业公园,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发展较快,山西仅阳城县一家申报。国内目前建设的较好的有4家。一是山东省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二是河南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三是海南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四是阳城国家农业公园。现将四家国家农业公园开发现状叙述如下。
(1)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位于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总规划面积62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50万亩。2012年6月,国家批复山东兰陵试点建设国家农业公园项目,2013年9月,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农业公园试点项目,是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项目包括十个功能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等十个功能区。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现已完成了农展馆、农展广场、游客中心、现代农业展示区、有机蔬菜推广和采摘体验区等项目建设,知青文化园、郁金香博览园、兰花苑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景区旅游元素正逐步丰富完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已先后改造提升了5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农展馆、农耕文化广场、华夏菜园、锦绣兰陵、农科蔬苑、湿地公园、热带雨林馆、沂蒙山农耕博物馆、竹林水岸、新天地游乐场等多个项目,已经对外开放。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现代化水平较高,景区内外环境采用远程监控、智能室温、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种植技术。区内种植作物大多是高档蔬菜及瓜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使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例如:番茄树,来自法国的品种,生长周期2年以上,单株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可连续结果1.2万多个;茄子树,单株生长冠幅25平方米,累计结果2000多个,1年产量300公斤左右。此外,还有甜椒树、地瓜树、巨型南瓜等,这些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体验其中乐趣。
(2)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主要涉及雁鸣湖镇的东漳东村、韩寨、朱固3个村,北至运粮河,东南至丁村沟,西接中东路,三面环水一面为路,占地面积100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一座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共分为6个功能区,即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区、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示范区。它的重点开发项目有公园水系工程。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水系工程前身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北部先导区水系工程,是中牟县都市区现代水城8个建设内容之一。园区水系规划范围为5.3平方公里,通过对区域内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质保护等工程建设,构建“水景观、水文化、水生态”相互协调和有机组合的水生态环境系统,使园区呈现一派“水流岸绿、水清景秀、鸟语花香”的诱人景象。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建成后,将和园区外的5000亩水面、雁鸣湖风景区、静泊山庄等交相呼应,形成一个群体效应,为郑州的旅游景点再添一景
(3)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又名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是琼海市的“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项目开发中本着“不占田、不砍树、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原则,将之打造为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形成“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其开发优势为:
   一是农田基础设施好。龙寿洋自流灌溉面积大,农田灌溉基本解决,农田整治项目已建设田间道路46条,生产道路19条,村道26条,修建排灌渠道36条,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
   二是乡村景观美,生态环境好。龙寿洋重视生态文明村建设,乡村农民注重居家环境整治、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花花卉和风景树、一年四季花儿飘香。
   三是农业景观别具特色,田野阡陌纵横。龙寿洋周边农民善于利用季节安排田园农业、坡地种植橡胶、胡椒、槟榔、益智等南药和热带水果,田园种植水稻及反季节瓜菜,田野一年四季一片绿油油。
   四是乡村建筑和民俗文化独特,开发观赏潜力大。龙寿洋乡村建筑既有中原文化的痕迹,亦具有南洋文化的特色,况且民间传说,民间工艺众多、婚嫁风俗、生育风俗、喜庆风俗、传统节日很有特色。
   五是地处博鳌和潭门渔港必由之路。龙寿洋地处博鳌和潭门港必由之路,凭借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盛会品牌、形成温泉——博鳌——嘉积组团的主要片区,规划龙寿洋产业发展,营造田园景观,充分发挥加积效区位优势是十分有利的。它的主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有: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规划有龙舟广场、儒家文化广场、大棚瓜菜基地、兰花基地、草莓基地、垂钓区、莲藕基地、槟榔谷、蔬菜基地、农家乐等17个建设项目,蔬菜基地重点打造城市游客的私家菜地。农业基地、农家乐等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山西省阳城国家农业公园开发现状
    阳城县是山西省的一个发达县,是山西省10强县之一,也是中国10大旅县之一。目前阳城县旅游经济发达,有5A级景点一处,4A级景点两处。近年来依托旅游优势,打造国家农业公园。公园范围涉及演礼、固隆、次营3个乡镇,63个行政村,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公园以营造都市人生活的第三空间、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4.0时代为目的。规划集“节令文化展示、大农业养生、蚕桑文化交流,自驾骑游徒步、乡村田园慢生活”功能于一体,建设“景村互融,农旅互依,城乡互动”的晋东南“农耕文化实景体验馆”,打造国家4A级景区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项目建设理由
2、1、弘扬历史文化,建设文化名城的需要
2.1.1、历史探源
    古老的离石,开发较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热土上居住、生息、繁衍。
古老的离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早已在战国时期就在此建城,千百年来,曾经有过许多的辉煌和沧桑,城市不大,但她是一座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城市。她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据离石县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城邑。县志载,【离石县战国为赵之离石邑】。中国词典解释“邑,城市、城池”,就是说离石早在2400多年前就是城市,属赵国的领地。可见其建城史多么古老悠久。我们再将离石历史进行量化研究,不难发现离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极其重要、繁荣而辉煌的地方,早已是县级或县以上州、郡行政建置治所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现将离石历代行政建置统计情况列表2-1。

    表2-1   离石历代行政建制统计年表

 朝代                  年间                      年数            行政建制             治所地名        属地   
战国                前476-前221           255              离石邑                离石              赵国   
秦                    前221-前207            14               离石邑                离石              西河郡     
三国                221-265                   44               离石县                离石              西河郡     
西晋                265-316                    51               西河国                离石              西河国     
十六国            317-492                  175              永石郡                 离石              后赵   
北朝                493-581                    88               离石县                离石             离石郡   
随                   581-618                   37                离石州、郡         离石              离石郡   
唐                   618-906                  288              石州                    石州              昌化郡   
五代十国         923-950                    27              石州                    石州             昌化郡   
北宋                951-1126                 175             石州                    石州             太原路   
金                  1126-1234                108              石州                    石州             太原路   
元                   1234-1368               134              石州                    石州             太原府   
明                   1368-1644               276              永宁州                永宁             太原府   
清                   1644-1911               267              永宁州                永宁             汾州府   
中华民国        1912-1949                37               离石县                离石             山西省   
合计               前476-1949             2403  
 
     表2-1可以看出,离石公元前476年开始建城,叫离石邑,到现在已经2471年历史。秦仍叫离石邑,从战国到秦历经269年。西汉置离石县,历经347年。东汉永和5年(140年)开始,西河郡移至离石,离石为郡治所(郡政府所在地)。三国时期沿东汉建置,两个时期郡治所共124年。西晋改西河国,治所离石,共51年。十六国时期,建置永石郡,治所离石,历经175年。北朝时期,历经88年,先后置怀政郡、离石郡,郡治所离石。隋朝时期历经37年,行政建置为州、郡,其中离石州置26年,离石郡置11年,治所离石。唐朝时期历经288年,行政建置为州,离石郡改石洲。五代十国历经27年,仍建置石洲,治所离石。北宋时期历经175年,建置石洲,治所离石。金代历经108年,建置石洲,治所离石。元代历经134年,建置石洲,治所离石。明代历经276年,建置石洲、永宁州。其中石洲199年,永宁州77年,治所离石。清代历经267年,行政建置永宁州,治所离石。中华民国历经37年,废州为县,治所离石。
从战国前476年开始到民国1949年算起,共经历了2403年。将历史不同时期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离石在各历史主要时期行政建置所占的比重为以下情况。
离石的城邑级建置从战国到秦历经269年,占总历史年表的11.1%。
   县级行政建置从西汉开始到东汉永和5年置离石县,历经347年,加上中华民国的37年共384年,占总年数的16%。
   郡级行政建置从东汉永和5年开始,到随代共经历398年。其中离石郡223年,永石郡175年,治所离石,占历史年表总年数的16.6%。
   国级建置历经51年,治所离石,占总年数的2.1%。
   州级建置随26年,唐288年,五代十国27年,北宋175年,金108年,元代134年,明代276年,清代267年。总共历经1301年,占中国历史年表总年数的54.1%。其中石洲957年,占历史年表总年数的39.8%;永宁州344年,占总年数的的14.3%。
   各主要时代的离石建置治所所在地均在离石。
   以上的数学统计分析,离石的州级行政建置占历史年表总年数的53.6;排名第一位。第二位是郡级行政建置,占16.4%。第三是县级行政建置占15.8%。第四是城邑级建置占11%。第五是国级,占2.1%。
如果把国级、郡级、州级、城邑级加到一起,共2019年,占总年数的83.3%,县级只占到15.8%。说明离石向来是一个大行政区,早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区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2.1.2、时代变迁
    通过对离石的历史研究,为什么离石历史上那样重要,那样辉煌,那样响亮,而近代则越来越暗淡,笔者认为这可能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有关。清代中叶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中西部的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直到清朝后期,西方的入侵,沿海的开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向东移,原来作为首都圈屏障的离石越来越失去了它的首都圈防护作用。
   千百年来,由于离石地处汉人与北方少数民作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朝廷往往在此设防重兵守护,所以将此设为郡、州之地。明统一北方少数民族后,离石的这种战略地位不在彰显,生产力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清以后离石的区位优势更加弱化,只是保留名义上的散州,没有大洲职能,变成不领县的单例州。加之离石地处中国内陆的吕梁山深处,经济发展条件较差,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发展较慢,不受人们关注,慢慢就把这一历史深处走来的城市给忘掉。民国时期这一趋势已经凸显,没有为充当区域中心城市打好基础。解放以后,虽然它地处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但因交通不便,资源开发较慢,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城市化水平低,没有充当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只好把它忘掉,再下放到县级行政建置。
    好在后来成立吕梁地区时,由于离石的区位优势,和响亮的品牌,才又把行政公署设在离石。撤地建市时,没有注重离石的历史文化,没有重新把历史上伟大、光荣、辉煌的离石、石洲、甚至永宁州的品牌打出来,而是用了一个地域名“吕梁”,一下子使吕梁地区没有了历史文化。今天山西有两个市不知道是哪里,一是吕梁,二是晋中。人们心目中认为,离石市可能就是吕梁市,榆次市可能就是晋中市。但是,离石市就是吕梁市名不正言不顺,今天离石不是一个市,已经贬成一个区,还不如一个县。曾经伟大的离石越来越渺小,由伟大、响亮、辉煌的离石邑、离石郡、西河国、石洲、永宁州变成一个区区小区,实在令后人惋惜。
2.1.3、再铸辉煌
   上述研究表明,离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她曾经拥有过伟大、光荣、辉煌的历史,是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城市。然而今天她的历史文化地位被暗淡了,没有发挥她应有的作用和历史地位。她的名字越来越不响亮,职位也越来越低,曾经赫赫有名的邑、国、郡、洲、县等丢了个尽,我们应当再度挖掘历史,打造离石,推销离石,塑造历史的城市名片,使伟大、光荣、辉煌的离石重见光明,再铸辉煌。今天,我们应该保护离石这块风水宝地和伟大的历史品牌,让她在中国再强大起来,再响亮起来,将其打造成土高原明珠,同巍巍的吕梁山一样屹立在祖国的北方。
   诚然,挖掘历史,重塑品牌,打造城市名片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我们认为建设离石国家农业公园不失是一个极好的复新途径之一,可以快速提高离石的地位和知名度。因此,离石建设国家农业公园非常必要。
2.2、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各省的地级市,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城市,经济地理学叫区域中心城市,充当区域经济中心,起带动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的作用。比如,长治市城区就是长治市行政区的中心城市,大同市城区就是大同市行政区的中心城市。但是吕梁行政区却没有区域中心城市,人们不知道是离石还是孝义,或者是汾阳。因为离石虽然是地区所在地,但她是一个区,不是一个市,不能充当区域中心城市。汾阳、孝义虽然是县、市级编制,但吕梁市政府又不在那里,也不能担任。这样吕梁只能是没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级市。为了把离石培养成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对其加强城市建设和品牌打造。如果我们把离石建设成国家农业公园,迅速扩大知名度,将其培养成黄土高原明珠,那么人们就会越来越关注离石。久而久之,离石自然而然就成为吕梁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从这一角度讲,离石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也非常必要。
2.3、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抓旅游经济的建设,山西和全国一样把旅游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吕梁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缓慢,旅游景点少,规模小,全区只有方山的北武当和交城的玄中寺、卦山,以及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若大的吕梁及整个晋西黄土高原没有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旅游景区,旅游经济非常落后。人们只好把大把大把的钱财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外地,外地的旅游费用却吸引不进来,形成旅游收入逆差,严重影响吕梁的经济发展。为了加强吕梁及离石的旅游经济发展,打造黄土高原明珠,建设离石国家农业公园项目非常必要。
2.4、农村城市化、生态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中国新时代的到来,全国各地都在大抓农村城市化和乡村生态建设。比如山西阳城处处都在大搞农村城市化生态化建设,到处建设乡村绿道和森林公园。阳城南部山区集中连片建设50公里长的乡村生态旅游带;西部丘陵区三个乡镇集中连片建设“中国农业公园”;中北部生产力发达地区集中连片建设农村现代化小城镇和现代化工业区。在城市建设方面,阳城县把原来城关、西河、八角口三个乡镇连在一起,建设成一个大美山城,十分壮观。离石是吕梁市的市政府所在地,在农村城市化、生态化建设方面远不如阳城一个县。阳城县已把城郊的广大地区,建成现代化工业区、农业区、生态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建设十分优美。而今天的离石,广大的城乡结合部还大量种植玉米,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生态建设。比如离石南郊张家庄村,距市区仅几百米,虽然也种了一些瓜果蔬菜,发展采摘农业,但这里的许多沟沟里、坡坡上还大量种植玉米,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地处龙山最高峰的台面上已经被冲刷了一个洞,如不加以治理,台面将会被冲刷的越来越小。如果我们在这里大力建设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农业公园等,离石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生态化建设的步伐将会加快,生态环境会更加美好。由此可见,离石打造黄土高原明珠,建设离石国家农业公园非常必要。

3、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离石市位于吕梁地区中部,距汾阳市81公里,距文水县城112公里,交城县城131公里;向北经北川直通方山,距方山县城47公里;西北经北川向西达临县,距临县城65公里;西南经西川直通柳林县,距柳林县城30公里;东南经南川直通中阳县,距中阳县城26公里。历来是吕梁山区及晋西黄土高原的中心城市,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所以千百年来这里就是晋西高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晋陕高原的历史文化名城。
3.1.2、地形地貌
   离石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后至交口街道办合南川河而后出境注入黄河。最高点为区东北骨脊山,海拔2535米,最底点为交口镇,三川河河谷,海拔889米。境内东部是高寒山地,面积26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是境内主要林区。宜发展林牧业和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业。城东北为连绵不断的梁峁土石山区,面积39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城西马头山、王老婆山俯伏南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 6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相加占全区总面积的80%,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干旱少雨,但发展生产潜能很大,是境内杂粮生产区。中部是以北川和东川为主的河谷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是境内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
     境东南部至东北部的边沿,吕梁山纵贯南北,主要为“关帝山穹状隆起”的山地地貌。该区北起骨脊山,南至薛   公岭和与中阳县相接的独风坡山,长约80公里,皆为吕梁山之支脉或余脉。主要支脉有骨脊山支脉、尖山支脉、北海山支脉和起云山支脉等。
骨脊山支脉横亘小神头东北境,为东西偏北走向,向西延伸至信义、阳坡北境,长约30公里。为区内主要森林山。
   尖山支脉,为小神头、信义南部诸山,东西走向。东起宋喉峁,向西延伸至王营庄,长约30公里,隔北海沟与南部的北海山相对。其东部为森林植被,西部为疏林密灌等。
北海山支脉,东西偏北走向,位于陈家塔、王治庄沟(吴城断层)以西,向西南延伸至油房坪北岭,隔北海沟与尖山支脉相对,长约15公里,有森林密灌及灌木草丛植被。
起云山支脉,为大东川以南诸山,东西走向。东起薛公岭,向西南延伸至王营庄洞沟西南汝天山,南与中阳为界,长约35公里。多为疏密灌或灌草丛植被。
   境内中北部城北街道办境北,有玉林山、双山山脉,为南北走向,向北伸至方山县。境内西北部有马头山脉,为南北偏西走向,向北延伸至方山县,向南延伸至枣林境内的神仙山。西部与柳林县交界处有王老婆山、乌同严山,皆为南北偏东走向。
3.1.3、农业生产条件
(1)气候条件
  离石地处中纬度偏南的晋西黄土高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10——170天。年平均气温 8.9℃,最低为-25.5℃(1971年1月22日),最高为38.9℃(1966年6月21日)。年日照时数为2633.8小时,平均日照率为60%,有效积温达3298℃,年蒸发量为1850.8毫米。最大风速3.1米/秒。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50毫米。据1954~1990年统计: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占8.3%,300~400毫米占30.6%,500~600毫米占13.9%,600毫米以上占27.8%,年内季节雨量分配:春季少雨干旱,夏季多雨湿润,1—6月份占全年雨量的23.4%,7—9月份占全年雨量的62.3%。
(2)水利条件
   境内地表水属黄河水系。除西部马头山以西地区属湫水河支流。东部西华镇一带属汾河三道川支流外,其余都属三川河一级支流。由于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东北高而西南低,大东川、小东川、北川三道大川成扇形分布,沟谷成树枝状发育。在大自然的切割下,浅小者为沟为渠,深大者成谷成川,水系发育,水网密布,形成群山连绵、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川谷有序的自然景观。1公里以上的沟道有387条,其中3公里以下的有307条,3—5公里的有43条,10公里的有28条,10公里以上的有9条。三川河流域面积占全区总流域面积的71%,达946.6平方公里。
   全区小于2升/秒的小泉水有61处,主要分布是:坪头乡11处、枣林乡8处,西属巴街道办4处,城北街道办6处,莲花街道办1处、红眼川乡2处、交口街道办2处、信义镇21处、吴城镇6处。大于2升/秒的泉水有7处,其具体分是:吴城石窟泉:位于吴城村西,最大涌水量可达1立方米/秒。油房坪泉:位于王营庄乡油房坪村河滩。莲花池泉:位于旧城区西南角城墙脚下,旧称温泉。马茂庄泉:位于马茂庄村西南塌崖湾,属上升泉。香水岩泉:位于刘家湾沟大土河村,从路口地面石壁中泻出,味美甘冽。北海山泉:位于北海山山顶,从石孔中涌出,口粗如杯口,水从山上泻下,清澈醇美,实为临近罕见之景观。人谓泉通北海,因以为名。龙山泉:亦名华君井,在南关旧石桥(灵济桥)东南二十余米处,公路侧沟畔。
(3)土壤条件
   根据1980年进行的土壤普查,全区土壤总面积187.37万亩,可分为5个土类、13个亚类、44个土属、93个土种。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本区东北部海拔2200米以上的南云顶山,四十里跑马土焉的山顶平台和缓坡处,总面积1700亩。该土类在本区只有一个亚类,根据母质类型划分为一个土属和一个典型土种,即石灰岩质亚高山草甸土。
   棕壤广泛分布于骨脊山、北海山、云顶山等山地上,海拔大致在1800~1850米以上,阳坡处出现部位略高,沟谷和阴坡外部位较低,总面积96500亩。该土类在本区划分为3个亚类,12个土属,12个土种。黄绵土分布遍及全县黄土丘陵及部分低山与川谷地区,海拔大致在800~1800米左右,为本区重要的农业土壤。该土类划分为3个亚类,24个土属,60个土种,总面积1747650亩。
褐土在本区小面积分布于吕梁脊以东的西华镇、庙底、庄儿上一带,海拔约1690~1850米之间,呈复域分布着淋溶褐土和草灌褐土两个亚类,只有两个典型土属,划分为3个土种,总面积6630亩。
草甸土分布于东、北川河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是区优良的农业土壤。本土类划分为黄绵化草甸土、浅色甸草土、盐化浅色草甸土等3个亚类、5个土属、17个土种,总面积21190亩。
3.1.4、资源条件
(1)植物资源
   区境内地表植被,受地形、气候、水文、海拔高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貌单元差异很大,植被群落分布较为复杂。东北部植被良好,中西部植被不良,全区植被覆盖率不及30%。
   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境东北部的基岩山区,以骨脊山、云顶山、尖山、北海山等山脉为主,大部在信义、吴城、乡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29.6%,是全县植被最好的地方,面积26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为全区的主要林区及林业基地。海拔1800米以上,主要为针叶林覆盖,1400~1800米,为针、阔混交林,以及密灌草丛植被。
    灌木草丛植被主要分布区境中西部土石山区的除马头山、神仙山、玉林山、双山、乌严山及东南部的起云山等石质山区,其余在馒头形、浑圆状起伏梁峁上。灌丛大部分为荆条、醋柳、胡枝子、达乌里等;草丛为旱生类杂草,有蒿类、芦苇、白羊草、狗尾草等。
   零星草灌植被主要分布在区内占总面积一半的黄土陵及川谷地带,为全区重点农田耕作区。主要有蒿类、沙蓬、狗尾草、芦苇、白羊草、苋草、苍耳等。悬崖、沟畔、地陵常见灌丛有荆条、枸杞、酸枣、木瓜、胡枝子等。植被覆盖度较小,一般在5~10%之间,最高可达20%。
(2)野生资源
   区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乔木、灌木、花卉、药用植物、真菌植物等五大类,其中可供大量采集的中草药就达300余种,有药用和食用的真菌主要有:木耳、蘑菇、地耳(地谷垒),猪苓、马勃等。云顶山有时偶尔可见到珍贵的猴头。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禽类、爬灰、小生动物、昆虫等五大类。
(3)土地资源
   全区国土总面积共1324平方公里,折合198.6万亩。其中林地261416亩,占总面积的13.16%;牧草牧地27131亩,占总面积的1.37%;交通、河流、村庄等特用地68794亩占总面积的3.46%;陡崖、石壁、岩石等暂有用地173024亩,占总面积的8.71%;荒山荒坡859100亩(内有省直国营林场和各乡镇宜林地51.62万亩),占总面积的43.26%;农耕地596532亩,占总面积的30.04%;其中水浇地28620亩,占耕地的4.8%;沟坝地17370亩,占耕地的2.9%;梯田79120亩,占耕地的13.2%;15°以下的坡耕地244280亩,占耕地的40.9%;15°~25°的坡耕地188670亩,占耕地的31.7%;26°以上的坡耕地38300亩,占耕地的6.5%。1990年,全区人均占有耕地3.38亩。全区人均占有地土地8.92亩(不包括省直林场占地)为吕梁市人均土地11.61亩的75%,为全省人均土地8.92亩的97%;为全国人均土地14.4亩的60%。
(4)矿产资源
   区境内地质特征有利于各种矿产的形成,目前初步发现和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铁矿、铝锌矿、铜矿、锗、稀土及石灰岩、白云岩、萤石、石棉、钾长石、石膏、石墨、高铝粘土等十几种。已探明含煤面积300平方公里,占离柳矿区的38.2%,地质储量为31亿吨,占矿区总储量的40.26%,其中焦煤6.48亿吨。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可采煤层有3#、4#、5#、6#、8#、9#、10#,其中4#为焦煤,原煤灰份在10%以下,含硫0.6%以下,是国内国际市场的紧缺品种,被中外专家誉为“国宝”。白云岩储量22.5亿吨;大理石储存面积30平方公里,厚度达250米~300米;石英储量200多万吨;石灰石、石棉、沸石、白长石、萤石、云母、水晶石储量可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5)森林草地资源
   全区天然林占地共77.76万亩(内含林草混生地),占全区总面积的39.24%。其中成林37.72万亩,疏林4.2万亩,灌木林29.41万亩,未成林6.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6%。其中省属4个林场(吴城林场、南海滩林场、千年林场、严村林场)占有林地约43.5万亩,有成林25.37万亩,疏林1.69万亩,灌木林14.12万亩,未成林2.32万亩。区属国营林场占有林地30万亩,有成林10.52万亩,疏林6.25万亩,灌木林7.78万亩,未成林5.89万亩。除省属林场外,本区林木蓄积量达25.8万立方米。
   全区共有天然草场60块,总面积71.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6.3%。东北部山区占83.3%,中部及沿川占10.4%,西部山区占6.3%。草地质量平均为3.7等,4.8级属中下等草场。基本没有优等草场,良等草场仅一块即四十里跑马土焉牧场,其面积23344亩,属亚高山平苔草地,海拔2200米。主要生长着苔草类及老鸽地榆等。全区平均载畜量为11.8亩/年羊。
   根据省天然地类型及划分标准,可分为五类:山地草原类、灌木草丛类、山地灌丛类、山地草甸类、疏林类五种类型。
3.2、社会经济条件
3.2.1、人口状况
   2016年底,全区总人口共有464800 人(含流动人口约1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32400人;城镇居民432400人。根据统计局抽样调查(2016年)统计,全年出生人口3421人,出生率14.38‰,死亡1154人,死亡率4.85‰,全年净增人口226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53‰。
3.2.2、经济状况
    目前离石区经济发展水平良好,2016年全区实现国民总产值 70.45 亿元,财政总收入8.01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57亿元,社会消费品林寿总额67.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474元。
3.2.3、交通状况
    区内交通条件良好,高速公路有青宁高速、吕梁环城高速,有307国道和209国道。境内的铁路主要有太中卫铁路。吕梁机场距市区15公里。全区实现了乡镇通油路,村村、户户通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3.2.4、通讯
   本区的通讯条件十分便捷,实现网络全县覆盖,通讯现代化水平较高。

4、现有工作基础
4.1、城市建设现状
   离石城区景色秀丽,风光美好。从大地形看,三山相会,三河交合,是一个山川秀丽,风景迷人的风水宝地。现在离石城区的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高楼林立,道路纵横,街道宽敞 。城区现有面积30多平方公里,主要街道长278公里,大型公园有6个,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城边上有龙山、虎山、凤山三大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近两年来正在建设田家会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河流东川河、北川河、及南川河已得到治理,建设成滨河公园,景色别致。全城绿化面积达10平方公里,尚已建成了晋西黄土高原现代化美丽的生态城市。
 4.2、乡村旅游建设现状
   目前离石的乡村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市区以东的信义镇和吴城镇。现在建成的不同类型的乡村旅点有8个村,加上原来的6个村共14个村。目前这些景点已开始进行各种旅游观光活动,主要有采摘、垂钓、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旅游、廉政文化旅游等项目,并且取得了一些良好旅游经济效果。区政府围绕建设乡村旅游经济带,建成乡村旅游公路3条,共130公里。这些为离石建设国家农业公园打下了良好基础。



5、项目建设方案
5.1、城区旅游景点建设规划
   为了积极配合和推进离石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必须搞好城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可以考虑充分发挥离石的古老的历史文化,围绕“文城古郡老离石”的文化基调来布置和策划开发重点,以迅速提升离石的旅游资源品位,拓宽客源市场。历史文化景点开发可以考虑建设战国文化城“离石邑”;隋唐文化城“石州州府”。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来离石旅游。可以使游者认为没有白来一趟离石,大有“穿越隋唐逛州城,梦回战国探古邑”之感觉。
    在旅游景点的建设上,继续加强安国寺、白马仙洞、桃花洞、西华镇高山草甸、宝峰山、千年湖、骨脊山等名胜及风光景点和高家沟红色旅游景点等建设。在这些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旅游景点的建设中要挖掘历史,渗透进文学故事和美好的传说,对景点进行点缀,加厚景点的立体感和文化层面。这样就能进一步扩大离石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并且随着离石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可以带动吕梁地区的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可以同北武当山、玄中寺、卦山、庞泉沟等旅游景点组成一个大型旅游区,有利于提升吕梁旅游区的档次。
5.2、农业公园建设规划
5.2.1、农业公园建设地点及范围
    根据离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离石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地点初步拟定在离石城区以东的田家会街道办、信义镇、和吴城镇三个乡镇,占地面积共1004平方公里,折合100400公顷。其中,信义424平方公里(42400公顷)、吴城373平方公里(37300公顷)、田家会207平方公里(20700公顷)。
5.2.2、景区建设粗线条规划
   景区建设总体规划列表5-1 。
         
    表5-1  农业公园景区建设规划表
   
乡镇        村   庄       建设面积         建设项目
               (个)       (公顷)      (观光项目)
   田         田家会         1000           森林公园  
   家         上楼桥          600            森林公园
   会         义 居            400             森林公园
               车家湾          200             美丽乡村
  小计         4             2200                      
               背石村          133             美丽乡村
               阳石村          133             美丽乡村
               后石村          200             美丽乡村
  信         砖窑沟          120             美丽乡村
              信义村          133              美丽乡村
              回龙塔            80              美丽乡村
              丰义村          100              美丽乡村
              阳坡村          200               美丽乡村
  义        岔上村          200               美丽乡村
              任家沟          200               美丽乡村
              磨湾村          167               美丽乡村
              德岗村          100               美丽乡村
              王村             133               美丽乡村
  镇         严村            167                美丽乡村
              永红村         200               美丽乡村
              归化村          133              美丽乡村
              小神头          133              美丽乡村
             吴家庄           100              美丽乡村       
             崖窑塔           100              美丽乡村 
             千年村           133              美丽乡村
             新山湾           200              美丽乡村
             康家岭           200              美丽乡村
             西华镇           267              美丽乡村    
小计          23           3532   
            上丰村            333              美丽乡村
吴         陈家塔            333             美丽乡村        
            街上村            200              美丽乡村
            李家湾            133              美丽乡村                                 
城        李家沟            133              美丽乡村
            马家塔            133              美丽乡村
            上四皓            240              美丽乡村
镇         南海滩            120             美丽乡村       
            任家塔            200              美丽乡村
            油房坪            267              美丽乡村
            上王营庄        133              美丽乡村
            兔坪               187             美丽乡村
小计         12            2412             美丽乡村
合计         39            8144         

   上表统计表明,离石国家农业公园主要景点建设,主要包括三个乡镇39个村庄,景点建设总面积8144公顷,折合81.44平方公里。其中田家会街道办涉及4个村,建设面积2200公顷;信义镇包括23个村,建设面积3532公顷;吴城镇包括12个村,建设面积2412公顷。主要建设项目为森林公园和美丽乡村。
5.3、道路建设规划
(1)旅游干线建设规划
   现已建成乡村旅游公路3条,共130公里。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在原有的旅游公路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吴城至信义的东山环形旅游公路建设;完成五—米(五里铺——米家庄)旅游公路建设;完善城区至安国市旅游道路。在旅游公路的建设上要注重道路的美化和绿化。
(2)乡村绿道建设规划
   乡村绿道是近年来一些旅游产业搞的好的县新开发出来的一种供人民群众休闲和锻炼的山坡、田间高等级彩色公路,做的比较好的有阳城县。乡村绿道的建设方案是从县城向四周辐射,像一条条彩带一样,把县城周边的乡村连接起来,点缀的非常美丽。离石未来在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上也可以考虑建设乡村绿道。在国家农业公园区间内,可以围绕三条大干线旅游公路建设若干条乡村绿道,供人们锻炼身体和修身养性。
5.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坚持不拘形式,风格多样,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化。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布局中,重点考虑历史文化旅游,比如特色化强的历史民居的开发,生态旅游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特色农业开发包括采摘、垂钓,游乐休闲等,以及红色旅游等等。在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上既考虑专业化,又兼顾多样化。既可以搞一村一品,也可以综合开发。一般来说信义、吴城的河川农业区,以特种种植业为主。比如,大棚菜、大棚瓜果作物,高价值药用植物等。边远山区可以考虑布置特种经济林开发和特种养殖产业开发等。

6、项目建设措施
6.1、组织措施
   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才能够项目申报成功和实施好。为了能够使得离石国家农业公园项目尽快申报成功,需要政府出面成立项目领导组积极组织申报。申报成功后组织有关方面搞好项目的实施。
6.2、技术措施
   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技术含量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设计等技术工作。在农业公园具体的开发和建设中要请进各路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要大力培养农村科技人员,使其快速掌握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6.3、资金措施
    国家农业公园建设需要有巨大的资金支持,一般建设一个国家农业公园需投资几亿到几十亿元。我们可以采用多渠道融资。一般来说除各级财政支持外,还需要动员社会资金和各种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
6.4、宣传措施
    为了极力打造和宣扬古老离石,文化离石,生态离石、大美离石,必须做好大力宣传和推销工作。各级政府要动用各种渠道,如采用新闻媒体、各种广告等加强宣传。可以开新闻发布会大力造舆论,使天下人都知道,离石不只是吕梁的一个区区小区,而是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老牌城市。通过大力宣传和打造,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建立起原来离石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大州郡”的概念。她不仅是一个区域中心城市,而是黄土高原的一颗灿烂明珠。

7、项目建设效益
7.1、城市品牌效益
   项目建设可以收到巨大的品牌效益。通过实施国家农业公园建设这个重大项目,可以迅速提高历史的知名度,建立起离石的城市名片,使人们重新认识离石和关注离石。通过不断地打造和建设,逐步使人们觉得离石历史上就是黄土高原明珠,就是吕梁地区的中心城市,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深处走来的城市。随着品牌效益的不断提升,促进离石的旅游经济发展。
7.2、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可以收到极大地经济效益。本项目建设可以大大加强离石的旅游业的发展。在城市旅游方面,城区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收入将会大大增加。初步估算,每年各种门票总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市域老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约在2000万以上。间接旅游收入可达2亿元以上。国家农业公园旅游收入,初步估算每年可达1亿元以上。其中美丽乡村旅游景点门票收入每年每个人村庄平均按30万元计,39个村总收入可达1170万元。并且通过开办农家乐、采摘垂钓、休闲游乐、健康养身、以及三产服务等,间接经济效益可达5000万元以上。
    另一方面,离石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进离石的地方经济发展。此外,可以设想,随着离石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旅游业不断发展,可以同离石原有的老景点和吕梁其它县的旅游景点组成规模较大的旅游区,扩大了吕梁旅游经济的规模,加大吸引游客的能力,扩大客源市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为带动和推进全区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做贡献。
7.3、项目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可以大幅度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项目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游乐场所,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项目实施可以为人们生产又多又好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品。可见,离石建设国家农业公园可以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
7.4、项目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可以产生巨大地生态效益。本项目的任务是建设国家农业公园,要最大努力的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美化和绿化,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荒山绿化,农田整治,道路建设,可以促进离石的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使离石的未来更美好。总之,项目建设可以获取巨大的生态效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