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果的施肥技术


标签:
钙果施肥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平衡配方施肥 |
分类: 农业科技推广 |
1、基肥的施用
施基肥多在春秋两季,结合土壤耕翻进行。一般以施农家肥为主,辅以一定量的氮肥和磷肥。其中每亩施用农家肥3~5T,尿素20~30kg,过磷酸钙100~200kg。或者每亩施用氮、磷复合肥30~50kg。各种肥料的具体用量应根据具体的生产状况来定。
基肥肥效期长,容易保证树体的营养平衡,是果树施肥的主要方式。基肥最好在秋季采果后及早施人。秋季施基肥的好处在于使有机营养有较长的时间进行分解而利于作物吸收,为翌年的生长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有机物的分解可提高地温,防止根部冻害。
传统施肥方法一般在落叶后开始施基肥,在树冠投影部位挖坑施人肥料,冬前未施人的春季也要补施。这种做法容易使根系遭到破坏,而短期内又难以恢复。如逢春旱无雨,肥料不能充分溶解,树体所需营养难以得到满足。到7~8月份雨季来临后,所施肥料才能够被吸收利用一部分,但因施的太深,深层根系能够吸收,而浅层毛细根则难以吸收,对此期花芽的形成和果实品质的提高起不到作用。因此,为使所施基肥得到充分的利用,应推广使用浅层施肥法。
浅层施肥的做法来源于日本,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土壤管理技术。有人认为这种施肥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国,其理由是我国北方年降水量少,而且多分布在秋末,春季多干旱,浅施肥效果得不到发挥。确实,在近几年推广应用中也出现过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有些地面覆盖的果园追肥时;将肥料撒在地表,也不及时浇水,致使氮肥中的氨气挥发,叶子灼焦;②施基肥也撒于地表,使大量优质鸡粪、圈肥长期裸露地表,加之春旱,基肥不仅长期发挥不了应有的肥效,而且臭气熏天,果树枝梢不长,叶片边缘焦枯,呈现出半死状况。这两个问题,都是不正确使用肥料造成的。正确的施肥方法是,结合果园覆盖,秋季施基肥或追肥时,幼龄树可口深施,成龄果园应当从树冠外围开10~15cm的浅沟,将肥料施人并埋土;或者是将有机肥撒在地表,然后耕翻 15cm深。水是肥料的载体,无水则无肥效,施肥后一定要浇水,既不伤根,又能保证浅层根系吸收到肥料,使肥料不会流失。这样,秋末肥料就能够被吸收一部分,翌年春季肥料大部分会被吸收利用。
新近生产的“免深耕土壤调理剂”(简称“免耕剂”)配合浅层施肥法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免耕剂的作用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的表面张力,使肥水很快下渗;具有极性,可使微土粒之间、微土粒与有机质之间胶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水稳性团粒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土壤对肥料、水分的吸收能力;能使地表以下1m左右的深层土壤逐步转变为团粒结构,彻底打破土壤板结,使耕作层深度增加;使肥料的土壤吸附量、土壤的含水量增加,从而达到保肥水、松土层的作用。
免耕剂使用方法简单,首次使用时,可将表土浅锄,撒入有机肥,每667㎡用免耕剂200g,加水100L,喷湿地表,或在雨前喷施效果更好。若土壤过度板结,可适当增加用量。必须注意的是,免耕剂一定要在土壤充分湿润的前提下使用,因为水是它的活性载体,没有水就不能激活它。喷施后,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这样可使其有效成分常处在活跃状态,加快疏松土壤的速度。当然,如果天旱无水,也不必担心药剂失效,因为它是一种生物化学制剂,土壤里一旦有水就会被激活,开始对板结土壤发挥疏松作用。另外,它不能代替肥料,增施有机肥对改良土壤更有利。免耕剂与浅层施肥法的配合应用,可为果树优质丰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平衡配方施肥
传统的施肥方法主要依据经验进行,由于缺乏可靠的依据,常常造成施肥不足或肥料浪费,难以发挥肥料应有的作用。平衡配方施肥,是人为控制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各种肥料的肥力,实现果树营养平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施肥方法。平衡配方施肥使用步骤是:按秋施基肥量、结合常用基肥中氮、磷、钾百分比含量,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等参数,计算各种肥料的使用比例。
果树吸收营养元素量一土壤供肥量 |
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 |
钙果在秋季和花前最好要补充钙肥,果实膨大期应注意施钾肥,对容易缺锌的果园,生长前期应施锌肥。由于钙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尚未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施肥量和氮磷钾配合比例可借鉴李树进行。即每公顷产量为9850kg,需吸收氮33.9kg,磷10.2kg,钾43.5kg,钙47.0kg;叶片氮磷钾的适宜含量,氮为3%,磷为0.6%,钾为1.72%。
表6
名称 |
氮(N) |
磷(P2O5) |
钾(K2O) |
|
|
人粪尿 |
0.65 |
0.30 |
0.25 |
猪粪 |
0.56 |
0.40 |
0.44 |
|
马粪 |
0.55 |
0.30 |
0.24 |
|
牛粪 |
0.32 |
0.25 |
0.15 |
|
羊粪 |
0.65 |
0.50 |
0.25 |
|
鸡粪 |
1.63 |
1.54 |
0.85 |
|
|
大豆饼 |
7.0 |
1.32 |
2.13 |
棉籽饼 |
3.41 |
1.63 |
0.97 |
|
花生饼 |
6.32 |
1.17 |
1.34 |
|
菜籽饼 |
4.50 |
2.48 |
1.40 |
|
|
苜蓿 |
0.56 |
0.18 |
0.31 |
红三叶 |
0.36 |
0.06 |
0.24 |
|
紫穗槐 |
0.88 |
0.41 |
0.88 |
|
毛叶苕子 |
0.50 |
0.10 |
0.45 |
|
绿豆 |
0.52 |
0.12 |
0.93 |
|
|
尿素 |
46 |
- |
- |
硫铵 |
20~21 |
- |
- |
|
过磷酸钙 |
- |
12~20 |
- |
|
钙镁磷肥 |
- |
12~20 |
- |
|
硫酸钾 |
- |
- |
50~52 |
|
磷酸二铵 |
18 |
46 |
- |
|
磷酸二氢钾 |
- |
24 |
27 |
3、追肥
果园全年施肥量的70%~80%应作为基肥在秋季施入,留20%~30%作为追肥施入。根据钙果开花、坐果、花芽分化、果实膨大等需要,可以分为3次进行追肥。
(1)发芽前和开花前追肥
(2)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追肥
(3)果实成熟前的迅速膨大期追肥
追肥方式有土壤追施和根外追肥两种:土壤追施是传统的追肥方式,也是主要的追肥方式。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即把肥料配制成低浓度溶液,喷到枝、叶、果上。此法经济简便,效果明显,是土壤追施的重要补充形式。根外施肥有以下5点好处。即:①省工、省肥,方法简单且容易操作;②同土壤施肥相比,不受土壤环境影响,肥料利用率达90%以上,而施入土壤中的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仅达30%~50%;③吸收快,增产效果显著,经济合算。据报道,在中等肥力的土地上采用叶面追肥,苹果单果增加10%~20%,投入产出比在1:10以上;④可以有针对性地防治缺素症,如防治小叶病、黄化病、缩果病等;⑤对根系损伤或扦插的植物,尤宜通过叶面追肥补充营养,以提高成活率和恢复树势。
根外追肥常与植保相结合进行,把肥料配到药液中混合使用,喷布叶面效果良好。另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土壤缺锌、硼和铁,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缺素症,应根据症状加以确诊,在适当时期喷施适量的相应元素。根外追肥常用肥料种类及使用浓度见表7。
表7
元素种类 |
肥料种类 |
水溶液浓度(%) |
氮 |
尿素 |
0.3~0.5 |
硫酸铵 |
0.1~0.3 |
|
硝酸侒 |
0.1~0.3 |
|
氮、磷 |
磷酸铵 |
0.3~0.5 |
磷 |
过磷酸钙 |
1~3(清液) |
磷、钾 |
磷酸二氢钾 |
0.2~0.3 |
钾 |
草木灰 |
1~6(清液) |
硫酸钾 |
0.2~0.4 |
|
硝酸钾 |
0.3~0.5 |
|
锌 |
硫酸锌 |
0.1~0.4 |
硼 |
硼酸 |
0.1~0.5 |
硼砂 |
0.1~0.25 |
|
铁 |
硫酸亚铁 |
0.1~0.4 |
螯合铁 |
0.05~0.10 |
|
鎂 |
硫酸镁 |
1.0 |
氯化镁 |
1.0~2.0 |
|
钼 |
钼酸铵 |
0.1~0.2 |
铜 |
硫酸铜 |
0.05~0.1 |
叶面喷肥的技术要点如下:①喷肥时间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以减慢蒸发速度,增加叶片吸收时间,避免发生肥害;②按喷药容器算出用药量后,应过秤后加入,杜绝凭感觉估计用量,以防止浓度过大而产生药害;③桶内肥料应充分搅匀,以免桶底沉淀而浓度过大,喷施时发生肥害;剩余药液宁可倒在树下,也不可对最后几株树增加用量而产生药害。几种肥料混合喷时应降低浓度;④喷肥时喷头应朝上,以喷叶片背面为主,因叶片背面气孔多,吸收量大;⑤对较难溶于水的肥料,如草木灰、过磷酸钙等应先用少量水浸泡12个小时,然后除去渣子,用澄清液加水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