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代拉师弟”

(2025-01-11 10:59:06)
     “代拉师弟”是曲艺界传统文化现象。作为外行,我不知这一情况的定义,只大概了解,是师父仙逝后,其徒弟(是不是得按师兄弟排序)有权“拉一把”将某没叩过师父的优秀同行正式列入自己师门。
这形式挺特殊,在历史上也对行业传承、定序、“专业性”起着特殊作用吧。
       但我想,当年这一“代拉入门”绝不是随随便便,谁想拉谁就拉,想拉谁就拉谁吧?
我揣摩着,可能行内有个未成章成规的共识:拉人的,那必须是艺术德行都被当行人公认钦佩的;被拉人也必定品端技湛,令同行点首心服(未必口服)者。这样的“代拉”,得助同行优秀者有了某种“归宿”正名,才华大展,事业高翔,更能使本门本派“光宗耀祖”(起码不辱师门)。
       这一行当的历史上(也包括当代)传为佳话的“成功案例”见眼耳闻的的确不少。
可也备不住,这一传统一点点儿也会出现异化。也是哈,谁说的,谁定的,只能是德高望重艺湛技深的艺人才能代师拉徒?谁说……?是吧。
       可能,也就是行内还比较重视辈份、门头(弄得辈分高的天花板级的真正大师都不敢开山收徒,这不也是一种暴殄天物,耽误材料吗?!)有些很不错的演员舌头弹出的是不在乎“出处”,但心里恨不得立马攀上高枝。这,咱都得理解,这行当里就这样,不贴上标签,谁拿你当正品呀。
但,其实现在不管是观众、听众,甚或是打酱的、路过瞧热闹的,已经不太关注演员的出身门楣啦,海青又怎么样?场下照样有兜四角的隆隆炸雷!人家就看你手上的“活儿”,听你嘴上的“贯儿”,审你抖开的“包袱皮儿”!
       唉!感叹一句吧,
       正是:附凤攀龙实何益,技湛德薰品自高!
话说“代拉师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退休后的理念
后一篇:冬日苇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