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的花儿,学名是啥我不知道,就知道她叫叫“大麦熟”。
人们给这花起了这么个既很接地气又洋溢喜气的小名儿,应该是艳艳的她恰恰就盛开在麦子丰收的时节吧?
不知咋地,看见小区里的大麦熟,就想起了下乡的时候。
三年间,我种过棒子,种过稻子,种过菜,可偏偏在收获的时候,我都没赶上!(啥原因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借调到六处宣传队排练演出去了吧?)
我干活儿是很卖傻力气的,但就是不学“农艺”(也没人教),直到今儿个,在小院里种瓜菜啥的,都没丁点儿技术含量。
估计,我等在这一点上的做派,还是暗合了孔老夫子的意啦。信不?
我说这话那是有根有据嗒。
《论语.子路篇》就有这么一段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为学圃。曰:‘吾不如老圃。‘。”
这段儿的大意是,樊迟想学种庄稼种菜,夫子很不痛快地把他给倔了回去:我没粮农、菜农那本事!
这还不算完,樊迟刚一出去,老夫子就恨恨地来了一句:“小人哉,樊迟也!”
看看看看,就因为人家樊迟想干农业,就被孔圣人把他给钉上了小人簿上啦!
咋样?我说的是真的吧?
不过,不只是老夫子看不起农人,人家农人也没拿孔夫子当回事儿。
《论语.微子》篇也有记录。一往叫长沮的正在地里忙着农活呢,正赶上孔夫子打这路过。夫子就叫子路去问问长沮,到渡口怎么走。
长沮问子路:那赶马车的是哪位?子路回答:是孔丘。长沮再问: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答是。
这位长沮够损的,跟子路说:那他就该知道渡口在哪了(他不是无所不知的大学问家吗?)。
对,还有位跟长沮一块儿干农活儿约桀溺,甚至劝子路,别跟着孔丘啦,跟着我们一块儿种地吧。
对老夫子这态度还是轻的呢。
有一位“以杖荷蓧(用拐杖挑着锄草工具)”的老丈,当着子路的面直斥孔圣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话忒刺耳了吧:他嘛活儿都不干,嘛庄稼都分不清,算啥夫子呀?!
(杨伯峻先生解释为,这话的前半句是说子路不懂事,后半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不晓得谁是子路的老师。显然,这是先生怕伤着老夫子的面子,为圣人缓颊呢。)
这当然都是圣人和隐士以及夫子学生之间的事儿啦,与我们无关。我尊夫子,也敬农人,不是两不得罪,而是人家都值得尊敬。
唉哟嗬,说着说着大麦熟咋又扯这么远去啦?
不早啦。再着几段儿新闻,就歇了吧。
丰收时节 拍摄于小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