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对范蠡的事迹记述不少,感觉太史公对怹特别抬爱,因而赞许有加。
我对范蠡先生这位历史上大才一直钦佩不已。这钦佩不仅是因为怹属于天纵之英才,治军从政经商,无一不大功告成。更有另外两个方面,一是清醒;二是德行。
有一段历史叙述,似乎很可以发人深思:范蠡先生助勾践成得大功之后,急流勇退,自越迁齐(这是清醒)。此后,怹“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结果,没多少日子就“致产数十万”。更厉害的是化名“鸱夷子皮”的范先生还被任命为“齐相”。要是换成别人,估计早就飘飘欲仙啦,可范蠡先生的睿智中包含着十分的清醒、冷静,怹告诫自己:“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怹挂印散财,悄然离去,三迁于陶(今日的山东定陶
),平安着陆,泰然一生。
我反复读了这一段话,这样的警示似乎对今儿个也没过时。所以,我也一直告诫自己“知进则荣;知退不辱;才不及人,进须适度;识未得远,退必及时。”
范先生的德行更该为后人称道,怹没有为富不仁。相反,其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不仅“能择人而任时”,更能仗义疏财,施惠与众,“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再,多次)。所以太史公评价说:“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所以,“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被后人尊为文财神,自有所本!
有人夸赞范蠡是智者,然若此等清醒、德行之属,非唯智所能者。范公者,大善大德之人、大彻大悟之人也!
由此而生问:范公乐善好施,当仿当效者,仅仅是成富成贵者乎?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正史中,有越王勾践派文中带着美女宝器贿赂吴相伯嚭之事,但没有关于西施的记载,尽管人们都希望范蠡和西施能有一段绝美的缘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