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禹王中学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三备考工作汇报
(2012-03-13 18:24:30)
标签:
杂谈 |
担当才有价值
——安徽蚌埠禹王中学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三备考工作汇报
推行高效课堂,不应该绕过“升学率”的话题,素质教育不能“唯升学率”,但不是不要升学率。高效课堂更不会在升学率上吃败仗。“应试能力”也是重要的能力,高效课堂不仅要追求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上的“高效率”,而且要追求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高效益”。
年轻的禹王中学已走过十一年的风雨历程。十一年来,禹王人始终坚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细化管理,深化教研,优化服务。教学成绩连年攀升:2011年我校1336人参加中考,达市示范高中1160人。县教育局领导赞叹道:禹王中学是全县中考大户,收生质量并不好,而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这如同在贫瘠的土地上取得大面积的丰收。禹王人用辛勤和智慧的工作创造了怀远中考历史上的神话!
2011年8月,禹王中学参加中国教师报名校共同体,开始推行高效课堂,禹王人迎来了学校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现将我校在中考复习备考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向各位同仁汇报如下。
一、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考真题。
1、要求教师在研读《中考考纲说明》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近年的中考试卷,广泛搜集信息,明确中考各知识点的要求与往年的异同点,把握中考方向。
2、用好《中考考纲说明》和教材,明确要考的知识点及层次要求,知道各目标要求的真实内涵和外延以及中考命题的新变化。通过交流、研讨,减少复习备课的随意性,要统一步调,统一资料,对资料上的试题要严格对照《中考考纲说明》加以筛选,要注重解题的方法和解题规范化训练。
3、在各学科《中考考纲说明》中规定,基础知识题的比例占到70%,另外我校生源优生面较小,所以,教学上紧抓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追求难题、偏题、怪题的训练。一定要做到复习重心下移,复习教学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真正做到有数量才能有质量,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大面积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着力课堂,寻求管理高效
中考备考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因而我校着力加强对课堂的监督、评价,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们从“五课”入手,具体做法如下:
1、 巡课
学校分几个层面每天组织巡课——校验评组、学科组、年级验评组(值日年级主任制)、年级学科组(备课组)以及班主任,验评直指任课教师,实施网络化密集验评。
本学期学校“抄底进行”、刚性推进高效课堂,要求每一节课必须严格遵循高效课堂流程,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熟练运用高效课堂的技法。坚决拔掉课改“钉子户”,扫除课改死角。加大评价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发出警告,采取严格的惩戒措施:①扣分(扣除绩效奖金)②停课(减少任课量)③炒人(解聘)。
2、 听课
①推荐课:由各年级备课组推荐到校学科大组,由学科主任组织本学科教师共同听评。
②公开课:年级备课组每天一节课对外公开,由学科主任及其他年级教师代表听评。
③推门课:校级领导(包括年级组长和学科主任)随时走进课堂听课。
3、 晒课
学校每大周(两小周)安排一轮校级“晒课”,由五大学科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政史地组、理化生组)各推出一人参加。
晒课是由个人申请,备课组推荐,经学科主任辅导后,方可参加。晒课分别安排在5个晚上的自习时间进行,每次晒课18:45-19:30上课,19:40-21:30评课与培训。每一轮晒课后校验评组对各学科组评价打分。
例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轮“晒课”计划
序号 |
日期 |
时间 |
学科 |
授课教师 |
地点 |
1 |
5日周一 |
18:45~19:30 |
历史 |
李玉祥 |
初三(5)班 |
2 |
7日周三 |
18:45~19:30 |
外语 |
马静茹 |
初一(5)班 |
3 |
12日周一 |
18:45~19:30 |
数学 |
席天庆 |
初一(7)班 |
4 |
13日周二 |
18:45~19:30 |
化学 |
张晓文 |
初三(12)班 |
5 |
14日周三 |
18:45~19:30 |
语文 |
闫建平 |
高一理(4)班 |
4、 研课
晒课后上课教师及听课教师都要写反思并张贴在学科组反馈栏内,另外学校多次组织课改论坛,对优秀反思及论文收集整理,编入校报《禹晨》和高效课堂践行录《在路上》。
5、 展课
组织教师外出送课,例如:我校2011年12月21日派出十位教师赴泗县灵童学校上交流课。学校多方搭建展课平台,在实战中迅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千方百计,提高学习效率
1、抓住零碎时间,采用“豆腐块”学习法。
对于记诵类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反复练习记忆。例如:我校是个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利用一日三餐吃饭排队的零散时间记诵英语单词。在高校课堂实施以来,每个班级可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每天学科班长布置一定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再利用课前几分钟,对背诵任务进行检查,反馈和督促。
2、教师帮扶学生预习,提高自学质量。
只有自学充分,课堂展示才能精彩。而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时间不长,学生自学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如果教师完全放手,学生预习质量难以保证,因而我校采取教师帮扶预习的方式。随时掌控学情,例如:课文的预习则放在晚自习,教师提前布置好预习任务,教师则在学生预习时深入小组进行指导,在学生独学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培训组长,使学生可以最大化的解决问题。
3、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应试能力。
平时就对学生进行训练。每一次不管一节课练习还是一章练习都要有时间要求。例如我们的新课导学案的独学。导学案编制合理,这时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有教师的监督。完成导学案的速度和正确度都要纳入评价中。这样逐步培训学生的时间观念,已达到学生做练习的速度。
4、精选精练,在导学案编制上做足文章。
练习的效益最大化还决定在练习题的选择上。这就要就老师在编制练习导学案时要根据中考考点和本校的校情选题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让学生通过一种题型的练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所以对老师选题的要求非常高。例如我校在复习阶段导学案的编制,首先每一个老师都要备有3到4本有质量的资料。老师先进行个备,然后本组所有老师做一遍个备的导学案。再通过集体备课对于导学案的题目进行研讨。遵循一章导学案选题精,题型不重复,题量适中原则。同时导学案上的部分题目还要来自于学生的纠错本。如果一种题型在学生的纠错本上出现的几率非常大,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这一种题型是有困惑的,收集在导学案上会大大提高练习的效益。
5、利用纠错本做到事半功倍
学生利用自己保存的纠错本并收集以往的练习和测试的试卷,将所有的差错分类,分析一下哪些是概念不清致误,哪些是粗心大意致误,哪些是由于新旧知识联系不当致误,哪些是不会由此及彼的迁移致误。还有哪些是因为判断、推理失误,哪些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总之,不是就事论事的对答案,而是在订正中强化意识,提高水平。
在进入高校课堂以后,我校一直在坚持运用纠错本和红笔。进入复习阶段后纠错本就是学生最好的复习资料。在我们进行专题训练的时候,初一初二老师收集本年级的导学案交给初三老师。初三老师把基础学段的导学案收集起来。再利用学生对于导学案上的错题进行收集分析。例如我们复习实数这个专题时就会让学生收集关于实数导学案上学生出现的错题,再收集初三学生自己错题本上关于实数这部分知识出现错误率最多的题目。然后学生自己专门出一张错题收集导学案,学生能过通过独学,展示,反馈错题导学案,完全再次搞懂这些错题。这样能提高初三的复习的效益。同时还需要继续培养学生运用纠错本的好习惯,让学生随时拿出来复习。
6、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要灵活。
对于班级的学生来说,不管什么样的班级都会由好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我们都知道对于班级的好生来说他们一定展示的信心多一些,这样获得的展示的机会就多一些。那么对于后进生来说对于知识本身就存在难度,再加上长期的成绩落后就会没有信心和勇气展示。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只要他们敢于站起来。那么评价的分数就可以提高。例如我班有一位同学,数学只考四十来分,每次班级大展示他都没有勇气站起来展示,即使组长安排他也不愿意,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说错了丢人。有一节课展示的题目他会,在质疑阶段站起来了。本来质疑一点加2分,这时候我灵机一动给他双倍加分。他特别高兴,而且本组同学也以他为骄傲,不再认为他是拖后腿的了,反而把他当做宝了。以后的数学课上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针对这一个特殊的例子。我对我们班C、D层学生参与展示的分值比其他同学都要高,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后进生的参与度提高额,他们的信心也曾强了。成绩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当然有了评价的机制,评价标准。这些都是纲性的评价,其实还有一种无形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哪就是老师随时随地的语言的激励。还有就是同学之间相互的鼓励也能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7、营造氛围,激励减压
①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班级文化建设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中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站,每位同学都应该合理定位,保持适度紧张。
②为了增强学生信心,给学生心理减负,学校倡导“喊一喊”:各班制定符合班情学情、短小活泼、振奋人心的口号。如:“努力不留遗憾,拼搏无悔于心”、“我要奋起,我是精英”、“我奋斗,我快乐”等。每天晨练时、课前课后,让学生喊一喊,鼓舞士气,增强信心。
担当才有价值,行动就是智慧。今年中考在即,我校目前的备考状态良好。禹王人有信心肩负起推进高效课堂的伟大使命,努力追求绿色升学率。我们会和共同体成员一道,用优异的成绩彰显高效课堂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