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教学 |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
(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难点与关键:利用“
(a≥0)”解决具体问题.
教法:1、引导发现法: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悟新知,建立分式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参与问题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
2、讲练结合法: 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平方根进行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学法:1、类比的方法 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感悟二次根式的模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体验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分组讨论法 将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换,达到取长补短,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4、练习法 采用不同的练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进行自检,小组内进行他检,提高学生的素质。
媒体设计:PPT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问题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C=90°,那么AB边的长是__________.
问题1:横、纵坐标相等,即x=y,所以x2=3.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x=
,所以所求点的坐标(
,
).
二、探索新知
、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有意义吗?
、
、
、
(x>0)、
、
、-
、
、
(x≥0,y≥0).
”;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
、
(x>0)、
、-
、
(x≥0,y≥0);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
、
、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才能有意义.
当x≥
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应用拓展
例3.当x是多少时,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要使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
中的≥0和
中的x+1≠0.
且x≠-1时,
+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 +
+5,求
的值.(答案:2)
(2)若 +
=0,求a2004+b2004的值.(答案:
)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五、布置作业
+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有意义,则
=_______.
4.使式子
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
5.已知a、b为实数,且
+2
=b+4,求a、b的值.
答案:
(a≥0)
.
2.依题意得:
,
∴当x>-
且x≠0时,
+x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
3.
板书设计:
§16.1.1.二次根式(1)
情境引入
二次根式的定义
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