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景剧《课改前后》

(2012-05-25 11:34:34)
标签:

杂谈

    区教育局要求各校用十分钟展示新课改十年的成果。用尽心思,可能因为是理科老师的缘故,无论是创意还是文笔都很难达到要求,自己也不满意,只能勉强交差而已,其中两幕写的不错的片段是郭亚峰老师执笔的。我校参加团队演出的老师都很优秀,如果结果领导不满意,都是我对不住他们,真的不知怎样在十分钟内表现出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下面是修改后,还没最后定稿的内容:

                                           第一幕

场景一、教室(马俊:播放快乐家庭音乐)

情景:六月骄阳似火,蝉鸣枯燥,已是下午第四节课后6点多了,同学们仍坐在教室中自习。(李宏星解说)

钟:(打个哈欠)李思雨,昨晚作业写到几点?

李:(强打精神)十一点四十吧。

(李思雨同学趴下睡着了。)

王:(望着前桌的背影,懒懒的)你还算快的,我可写到十二点二十!

钟:(困乏地)我也差不多,真是的!老师每天都布置那么多作业!

刘 :(放下手中的笔,托着腮)别这么说,孙老师就住在我家对面,我两点多起来上厕所,看见他还在台灯下备课呢。

两同学 :(小声齐呼)两点多!

刘 : (小声地)咻......请安静,孙老师来了。

(三同学安静下来,数学孙老师准备上。)

孙老师 :(走向班级,紧皱眉头哀叹,自言自语地)一朝把书教,十年睡不好,压力大、指标高,这不,毕业才五年,我都快变成小老头了。上课满堂教,放学还要争分夺秒,发一份数学试卷给他们考一考。)

 孙老师:李思宇同学!快醒醒,别睡了,考试了。同学们,一个小时时间,把试卷做齐。上次我们班的平均分比1班少了0.2分,下次考试,我们一定要把第一夺回来。

有没有信心?

四同学:有! 

孙老师: 好了,抓紧时间做吧!

四同学:(有气无力地齐声道)知道了,老师!

(四位同学下,孙长石走到台前,王慧拿话筒上,马俊播放轻音乐)

 

孙长石:刚才的一幕师生活动片段既是我校课改前教师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可能也是课改前大部分学校课堂的一个真实写照。

(马俊播放三十八中群星璀璨等文字,成果册前三项)

王  慧:沁人心脾的38中徽韵,源远流长的瑶海文明,浸润着每一个38中人。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支点,减轻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孙长石:“江平海正阔,风正好扬帆。”我校课改的第一把火是更新教师的新课改理念,全面打造教师的教育素养。

王  慧:我们根据学科设立了26个备课组,13个教研组。我们坚决落实每周两节的集体备课活动。(马俊播放教研活动图片)

孙长石:集体备课以课改为载体,以校本为依托,以科研为导向,以教研为保障,以上课为形式,以评课寻差距,使我校的新课改焕发出勃勃生机。(马俊播放教师公开课,有领导听课图片,超过一张)

王  慧:我们成立了教师学科氧吧,教师《论语》诵读学习社,白板骨干教师共同体、校本教材编写会、校本试卷开发组,建立了教师青蓝工作室和教师博客群。

        (马俊播放《论语》《和风》《心语》等校本教材以及教师青蓝工作室、博客群,学科氧吧活动,光善慧演讲等图片)

孙长石:相约星期二、相约月半和月末。我们在相约中坚守,在相约中改变,在相约中成长。

王  慧:我们以“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六项国家级重点课题为载体,全校教师人人有课题,让新课改理念在课题研究中创新改变。(播放课题结题证书图片四张)

孙长石:我们与韩国大山中学、嘉兴清河中学、唐山岔河中学、肥东杨塘中学、肥西高刘中心学校、合肥一中等形成了长期的结对联盟。(播放韩国、杨塘交流、张焱、演讲图片)

王  慧:我们每年多次聘请省市区乃至全国教育专家到校进行校本培训。我们的老师每年都有近百人次走上外省、外市或合肥市其它学校的讲坛。(播放陶继新、张斌利、申叔敏、外教等讲座图片)

孙长石:如今,我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教练员5人,市拔尖人才1人,省市教坛新星67人,优质课市级以上获奖135人,市区骨干教师人一百多人。(播放梁珀、王慧、马俊等获奖证书)

王  慧:2005年以来,我校教师的论文发表和教学比赛获奖累计两千多人次。

孙长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科研理念,努力谱写着新时期教育的凯歌。(播放教育教学成果册图片五张,学校编写的有效技能书籍图片三张)

       (孙长石、王慧下,郭亚峰、夏冬梅上)

郭亚峰:我校课改的第二把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刘海燕:我们建立了机器人活动室,开展了三个年级的机器人社团活动,2004年以来,我校学生近百人次获得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大奖.(播放机器人世界奖等现场获奖图片,市教育局慰问我校机器人,我校机器人室图片)

郭亚峰:我们建立了科技室,全面开展科技创新、科幻画、计算机编程、航模等活动,2006年以来,我校学生科技类获奖近千人次,每年包揽瑶海区团体一等奖。(播放市长奖领奖图片07年胡浩容和10年五位学生,航模、编程等图片)

刘海燕:我们成立了田径、乒乓球、击剑、游泳运动队,在省、市、区运动会中连创佳绩,2011年取得安徽省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的运动员累计获奖近两千人次。(播放体育获奖等照片)

郭亚峰:我们成立了校合唱团,我们的学生多次登上全国乃至国际的舞台。(播放校合唱团获奖等照片和证书,找李宏星)

刘海燕: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成立了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我们的经典诵读代表队在合肥市的古诗文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

        (播放经典诵读比赛获奖照片和证书,找光善慧)

郭亚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三十八中借助课改的春风,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景象。(播放学校一些奖牌)

刘海燕:“教师满堂教,学生睡不好”已经成为过去,“以活动促发展,以探究促提高,以合作促延伸”已经成为我校的常规课堂。

郭亚峰:如今的三十八中课堂又是怎样呢,下面请各位专家再次观看我校的课堂片段。

       (学生上,郭亚峰、刘海燕下,马俊轻音乐停)

 

                                       第二幕

情景:教室里传来同学们读《论语》的朗朗读书声,王老师匆匆上。

(马俊:播放快乐家庭音乐)

王老师:(自言自语地)实施课改就是好,班班通网用电脑。老师由主体变主导,学生负担减轻更高效。没事我可以看看书投投稿,瞧,我是不是年轻不少?

王老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视频播放《花的开放》)

王老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是花的开放,也就是花瓣等展开的现象。今天这堂课让我们对花的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XX页,并分组讨论大屏幕上的问题。

(四个同学进行讨论,李思雨在讨论的过程中,悄悄向老师示意)

王老师:讨论结束,李思雨同学刚刚悄悄告诉我,他昨晚对新课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手巧的他,亲手制作了一个花的模型,同学们,你们愿意给李思雨一个机会,让他向我们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吗?

三学生(一起):愿意

李:谢谢大家。李(拿着模型):我昨天在家里自己制作了一个桃花模型,大家可以看到,桃花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花瓣的部分,不但可以保护花蕊,还可以吸引昆虫来帮助传粉。花瓣下面的是花萼,在花没有开放之前保护花瓣。中间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刘:我想知道为什么花的柱头上总是亮晶晶的,手摸上去还黏黏的?

李:那是柱头为了粘住花粉。

钟:李思雨,你做的桃花模型里,子房中一个胚珠,我吃的桃子,里面也是一个种子。可是我们吃的西瓜,里面有好多好多种子,这到底是花里有许多的子房呢,还是子房里有许多的胚珠呢?

李:抓头,钟子扬,你难倒我了!眼神求助王老师

王老师:钟子扬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样我们先让同学们讨论下,看看有没有别的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老师,我夏天把一朵石榴花的子房用小刀切开过,发现子房里面有很多一颗一颗的结构,我想应该是胚珠,石榴和西瓜一样有很多的种子。所以我认为西瓜 有很多种子,是因为子房里有许多的胚珠。

王老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不但可以提出问题,还可以用生活经验去解她。相信这种探究能力会让你们终身受益的。(下课铃响)(王老师下)。

(下课后,同学们坐在位上聊天)

 刘:(大发感慨)实施课改就是好!可以看视频,听音乐,相互探讨,节省时间又高效!

钟:嗨!你们昨晚作业写到几点?

李:(美滋滋地)差不多九点吧,我还写了会博客,对了,我上次投稿的散文也发表了。!

钟:好厉害!我也学习了一会编程,准备参加学校的机器人训练班呢

李:(忽然想起什么)刘蕴飞,王老师最近忙吗?

刘:听说王老师在全国教学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王:孙老师更厉害,还到上海去作报告呢!

钟:他还出了好几本书。

三人齐呼:真的?太棒了!

 (校歌音乐起,四位老师上,和四位同学并列站立,准备谢幕)                           

 

                                          尾声

(李宏星朗读,边读边走到舞台前,面对观众)

十年来,合肥市38中一直走在课堂改革的前沿,回首这一路走来,从尴尬到矛盾到欣慰,数不尽的脚印烙在这条课改的路上。我们无法一一探知所有的脚印所诠释的含义,但是那一行行、一串串坚定、沉稳的脚印必将使我们的课程改革迎来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天。

(师生共唱: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三十八中人)

(放校歌,展示证书视频)

下面是修改前的内容,由郭亚峰老师撰稿:

 时间:初中

地点:教室  学生家中

人物:语文老师(王慧演)、数学孙老师兼班主任(孙长石演)、李思雨同学父母(郭、夏两老师演)、钟子杨同学、刘蕴飞同学、李思雨同学、王璀璨同学(以下用简称)

道具:黑板、五张课桌及椅子、电话、多媒体

 

                                        第一幕

场景一、教室

情景:六月骄阳似火,蝉鸣枯燥,已是下午第四节课后6点多了,同学们仍坐在教室中自习。

钟:(打个哈欠)李思雨,昨晚作业写到几点?

李:(强打精神)十一点四十吧。

(李思雨同学趴下睡着了。)

王:(望着前桌的背影,懒懒的)你还算快的,我可写到十二点二十!

钟:(困乏地)我也差不多,真是的!老师每天都布置那么多作业!

刘 :(放下手中的笔,托着腮)别这么说,孙老师就住在我家对面,我两点多起来上厕所,看见他还在台灯下备课呢。

两同学 :(小声齐呼)两点多!

刘 : (小声地)咻......请安静,孙老师来了。

(三同学安静下来,数学孙老师准备上。)

孙老师 :(走向班级,紧皱眉头哀叹,自言自语地)一朝把书教,十年睡不好,压力大、指标高,这不,毕业才五年,我都快变成小老头了。放学还要争分夺秒,发一份数学试卷给他们考一考。)

 孙老师:李思宇同学!快醒醒,别睡了,考试了。同学们,一个小时时间,把试卷做齐。上次我们班的平均分比1班少了0.2分,下次考试,我们一定要把第一夺回来。

有没有信心?

四同学:有! 

孙老师: 好了,抓紧时间做吧!

四同学:(有气无力地齐声道)知道了,老师!

                                            第二幕

场景二、学生李思雨家中

情景:李思雨房间/左: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把椅子、桌上堆满了书籍。客厅里/右,李爸爸在看报纸,李妈妈在收拾晚饭后的碗筷,李思雨正在埋头写作业。

李:(面向观众)哎,英语加语文,弄得我的小脑袋已经有点发疼,写完还有数学没完成,不是我笨,只是那些练习实在太深。瞧,这不是刚吃了晚饭,就得挑灯夜战。

(这时候电话铃声响,李妈妈把双手往围裙上拍拍。接电话。)

李妈妈:喂, 喔,是班主任孙老师啊,嗯,我是他妈妈。 什么?李思雨上课老打瞌睡啊,精神不好,喔。好的,谢谢你啊孙老师,我知道了。再见。(放下电话)

李妈妈:李思雨,李思雨,你出来下。

(李思雨无精打采地走出房门。)

李: 妈,什么事啊?(李妈妈上前,指着李思雨。)

李妈妈:(生气),瞧你这个没精打采的样子,你老师刚才来电话了,说你上课老走神,精神不集中,还,还打瞌睡。怎么回事啊?     (李思雨低着头解释。)

李(低声):妈,我……我作业太多了。

李妈妈:作业太多,作业太多,其他同学老师怎么都不说。就说你精神不好(激动),你给我讲清楚了!你说你数学考多少分,120,老师说你考89分。

(李思雨低头,不吭声。)

李妈妈:(生气,打了李思雨一巴掌)你倒好,考不好还撒谎。

李爸爸:冬梅!不要打孩子,你这样做多不好!

李妈妈:(向李爸爸)李涛,你也得管管啊,这样下去,我们还能指望他考一六八吗?

李:(压制不住)爸!妈!可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上课会精神不好,我困啊!每天那么多作业,吃完了饭就坐在书桌这里做作业。你们知道吗,我也累啊,我渴望好好的睡一觉,但是,一大早就得起来,匆匆忙忙赶去学校,我……我每天幻想没有那么多作业,没有那么多数学题,呜......。(音乐响起)

李爸爸:(摸摸孩子)思雨到房间去吧。

李思雨跑到书桌,坐下,埋头痛哭。

李爸爸:冬梅,孩子也不容易,放学那么晚,作业那么多,你可知道,思雨昨晚作业都做到12:30.

李妈妈:那也没办法啊!

李爸爸:唉!现在孩子负担太重了,看来教育不改革不行啦!

                                             第三幕

场景三、教室

情景: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课堂形式新颖了,容量增加了,孩子更感兴趣了。暑假过后,同学们纷纷走进教室,不禁眼前一亮,黑板变成推拉式,可移动黑板的后面,安装着一块白板。黑板前安放着一张崭新的讲台,内部嵌入一台电脑,用来操作白板。

王:(不可思议地)电脑?投影仪?这是什么?好高级啊!

刘:这是白板,白托。

(李思雨从室外跑来)

李:(气喘吁吁)告诉你们一件好事!

三人:(齐声地)什么好事?

李:班主任孙老师说,这学期我们学校将有大变化,以后我们可以少写很多的作业了。

钟:(不可置信地)真的?喔!......那......我的书包.......解放了?(把书包抛向空中)

四同学:(异口同声地)简直太好了!

(上课铃响,孙老师边走边说。)

孙老师:(自言自语地)实施课改就是好,班班通网用电脑。老师由主体变主导,学生负担减轻更高效。我还申请了一个新浪博客,没事我可以写写博客投投稿,瞧,我是不是年轻不少?

 (孙老师笑盈盈地来到班上。)

孙老师:同学们,我们38中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大家看,我们的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以后我们的老师就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了。下节课是什么课?透露一下,王老师的课件很精彩,大家今天就知道了。

(四人齐呼“好”,每个人都欣喜若狂。生物课,王老师上。)

王老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视频播放《花的开放》)

王老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是花的开放,也就是花瓣等展开的现象。花瓣只是花结构的一部分。今天这堂课让我们对花的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XX页,并分组讨论大屏幕上的问题。

(四个同学进行讨论,李思雨在讨论的过程中,悄悄向老师示意)

王老师:讨论结束,李思雨同学刚刚悄悄告诉我,他昨晚对新课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手巧的他,亲手制作了一个花的模型,同学们,你们愿意给李思雨一个机会,让他向我们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吗?

三学生(一起):愿意

李:谢谢大家,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下花的结构,一朵花一般是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等组成。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讲解对着大屏幕)

李(拿着模型):我昨天在家里自己制作了一个桃花模型,大家可以看到,桃花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花瓣的部分,不但可以保护花蕊,还可以吸引昆虫来帮助传粉。花瓣下面的是花萼,在花没有开放之前保护花瓣。中间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雌蕊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将来就发育成种子。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刘:我想知道为什么花的柱头上总是亮晶晶的,手摸上去还黏黏的?

李:那是柱头为了粘住花粉。还有别的问题吗?

钟:李思雨,你做的桃花模型里,子房中一个胚珠,我吃的桃子,里面也是一个种子。可是我们吃的西瓜,里面有好多好多种子,这到底是花里有许多的子房呢,还是子房里有许多的胚珠呢?

李:抓头,钟子扬,你难倒我了!眼神求助王老师

王老师:钟子扬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样我们先让同学们讨论下,看看有没有别的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老师,我夏天把一朵石榴花的子房用小刀切开过,发现子房里面有很多一颗一颗的结构,我想应该是胚珠,石榴和西瓜一样有很多的种子。所以我认为西瓜 有很多种子,是因为子房里有许多的胚珠。

王老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不但可以提出问题,还可以用生活经验去解她。相信这种探究能力会让你们终身受益的。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下课吧。

(下课后,同学们坐在位上聊天)

 刘:(大发感慨)实施课改就是好!可以看视频,听音乐,相互探讨,节省时间又高效!

钟:嗨!你们昨晚作业写到几点?

李:(美滋滋地)差不多九点吧,我还写了会博客,对了,我上次投稿的散文也发表了。!

钟:好厉害!我也学习了一会编程,准备参加学校的机器人训练班呢

李:(忽然想起什么)刘蕴飞,王老师最近忙吗?

刘:听说王老师在全国教学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王:孙老师更厉害,还到上海去作报告呢!

钟:他还出了好几本书。

三人齐呼:真的?太棒了!

                                        第四幕

场景四、教室

情景:教室里传来同学们读《论语》的朗朗读书声,班主任孙老师匆匆上。

孙老师:同学们,停一下。

(同学们放下课本,疑惑地看着老师)

孙老师:(激动地)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班的钟子杨、王璀璨、刘蕴飞三同学机器人在世界赛中荣获亚军!李思雨同学的科技论文《蚂蚁的负重能力》荣获市长奖!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这四位同学!

(掌声经久不息,四人神色激动)

孙老师:放学吧!

(放学后,四位同学背着书包一道去办公室看王老师,王老师正在电脑前写博客。)

四人:(面带羞涩)王老师好!

王老师:(高兴地拥抱他们)孩子们,我刚才在校园网上看到了你们获奖的消息,你们可真牛!

钟:(谦虚地笑笑)还不是“新课改”的功劳嘛!

刘:(一拍大腿)哎!王老师,你的文笔好,您就在博客上写篇反映新课改的话剧吧!

王老师:(眼睛一亮)好主意!咱们就以《课改前后》为题。

四同学:(齐声)耶!

(音乐响起来。)

                                          尾声

十年来,合肥市38中一直走在课堂改革的前沿,回首这一路走来,从尴尬到矛盾到欣慰,数不尽的脚印烙在这条课改的路上,其中浸透了无数老师的汗水和泪水。我们无法一一探知所有的脚印所诠释的含义,但是那一行行、一串串坚定、沉稳的脚印必将使我们的课程改革迎来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天。(展示学校教改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